回去。
”舟子當然答應,便先上岸去。
不多時候,領了一個洞庭山上的土人前來,約有三十多歲,是個很老實的鄉農。
玉琴向他問問山上的風景,他都能回報得出。
玉琴道:“很好,那麼有煩你引導我作一日之遊吧。
”
又吩咐舟子道:“今天我回來時,你們必須代我雇定一艘船,不可有誤。
舟金多少,我決不計較的。
”
舟子道:“姑娘放心,我們總代你出力雇定就是了。
”
玉琴遂跟着鄉農走到岸上去,見那邊居民都很樸實,非耕即漁。
又有許多人家,都有園地種植果樹。
山上最高的是缥缈峰,玉琴登峰一望,洞庭諸山盡在其下。
湖波浩瀚,水天一色,不由喝聲彩。
又去遊著名的林屋洞,石壁上題有“林屋洞天”四字,洞口隻有一人高,而深不可測。
洞前積水盈膝,人不能進去。
3
鄉農便告訴她說:“以前,在春秋吳國時候,吳王特請靈岩丈人入洞搜尋,洞中十分黑暗,丈人晝夜秉燭,走了七十多天,還沒有走完,隻得回了出來。
說裡面有石床、石幾、石硯、石枕、金庭、玉柱、石鐘、石鼓等物。
後來吳王再叫人進去,隔了二十天,回來報告說,洞中有奇怪的蟲豸,有和鳥一般大的蝙蝠,地上有許多人馬的足迹,進去不得。
所以,一直便沒有人敢入内探尋了。
五、六年以前,洞中出過一條大蟒蛇,益發無人敢冒險相近。
”
鄉農又說,這洞可通到湖南省洞庭湖中的君山。
可惜世人不能走此長途,犯此奇險。
玉琴聽了,半信半疑,瞧瞧洞口的情形,确乎長久無人入内了。
想要自己進洞一探,繼想也沒有多大意味,況且一個人鼓不出興來,便一笑而罷。
又去遊過石麼洞,走得那鄉農也有些喘氣,他見玉琴雖是女子,卻是步履矯健,一些不覺疲倦,心中大大奇異,便說道:“姑娘到底是北方女子,不比我們蘇州的小姐,一向嬌生慣養的。
金蓮窄窄,走不上半裡路,哪裡會爬山呢?”
玉琴笑笑。
他們的午飯是在一處僧寺裡吃的。
此刻時已近傍晚,鄉農便引着玉琴回轉,玉琴瞧見他有些疲倦的樣子,忽然想起了什麼事來,瞧見前邊有個涼亭,走到亭前,玉琴便對鄉農說道:“你走得吃力了嗎?不如在那亭裡坐一會吧。
”
鄉農點點頭道:“姑娘,你也坐一刻可好?”玉琴道:“好的。
”于是走入歇涼亭。
亭中有幾隻破舊的椅子,二人遂對面坐了下來。
恰巧有一擔賣豆腐漿的經過亭前,玉琴買了十文錢的一碗豆腐漿,請那鄉農吃,鄉農連連稱謝。
玉琴自己并不要喝這東西,瞧着鄉農很快地把一碗豆腐漿喝完了,便對他說道:“你在這裡住了多年,山上的事情可都知道嗎?”鄉農聽了,便将大拇指一翹,答道:“不瞞姑娘說,我的别名喚作老百曉,就是不論什麼大小事情,沒有不知道的,所以我敢引導姑娘遊玩。
在這西山團團一百多裡地方,隻要你有什麼問我,都可回答你的。
”
玉琴笑道:“老百曉,我就問你一個人,你可知道?”
鄉農道:“可是山上關帝廟裡的老和尚,還是大财主張善人,還是鎮夏市的王秀才?”
玉琴笑道:“都不是。
我要問你的是一個漁哥兒,有人稱他是史大哥的。
昨夜他在水裡和許多同夥大鬧,人家說他搶錢。
後來被他的妻子拖回家去的。
你可知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鄉農道:“原來是史大哥史興,我知道的。
他确是西山的一個奇人。
說來話長,待我詳細講給姑娘聽吧。
”
玉琴道:“很好。
”鄉農遂取過旱煙袋,就火刀石上打出一點火星來,燒着了煙,又慢慢地吸了兩口,于是他一邊吸煙,一邊告訴給玉琴聽。
他說道:“史興是山上人,自幼便沒有父母,跟着他的叔父打魚為生。
隻因沒有讀過書,所以一字不識。
不過他的臂力很大,在小時候就跟着一個姓陸的老僧練拳。
那陸老僧就是我方才說的關帝廟内的老和尚了。
刀槍棍棒,無一不精。
卓錫廟中,好多年月,大家不知道他的來曆。
初見他秉性溫存,若無所能,也不注意。
那廟破敗了,老和尚也不向人化緣。
後來有一次,山上來了一夥強盜,搶劫鄉民趙姓、彭姓等家。
關帝廟适在鄰近,衆盜打開廟門,也想進去搶劫。
不料,那個老和尚提了一根棍棒,從黑暗裡跑出來,掄起手中棍棒,左劈右掃,把一夥強盜打得落花流水,大半受了傷,狼狽而逃。
連搶劫下的東西,也都亂抛在地,不及攜去,仍是物歸原主。
從此,山上人都知道老和尚能武藝,是個了不得的人,一齊敬服。
趙姓、彭姓等家,對他更是感激,聚資重修關帝廟,報答老和尚相助之恩。
從此,山上也太太平平,盜匪們不再敢來打劫了。
”
“史興在那時候,常常到關帝廟内去閑玩。
庭院中有一個一百多斤重的石香爐,史興有一天高興,竟雙手把那石香爐舉了起來。
恰被老和尚瞧見,他就歡歡喜喜地喚史興進去,問了他一回,知史興是孤兒,卻有這樣好的力氣,便願意把武藝教授史興。
從此,史興常跟老和尚學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