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4回 古刹谒老僧前塵頓憶征途逢響馬詭計堪驚

首頁
    着。

     店小二走進來時,玉琴問他昨夜對面房裡住的什麼人。

    店小二答道:“兩位男子和一位貌美的姑娘,都是這裡的老鄉,帶了不少行李,今天東方初白時,他們便匆匆地趕路去了,也許是到天津去采辦貨物的客人吧。

    ”玉琴聽了,也不說什麼。

    吃畢早餐,添購了一些幹糧以防急需。

    于是劍秋取出銀子付去了店帳,四人一齊上馬動身。

    行了一天,路上安然無事,仍在一個客店裡歇下。

     次日再向前趕路,慕蘭忽然要求玉琴和劍秋暫緩回天津,先和他們到衛輝府去,盤桓數天,見她的老父,消失前嫌。

    程遠也再三固請。

    琴、劍二人見他們一片誠意,隻得應允,慕蘭、程遠都是不勝之喜。

     這天天氣陰霾,刮起大風來,黃沙撲面。

    上午他們行在官道上,見前面樹林隐隐,有一座高大的山峰如牛首一般,矗起在雲端裡,途中不見行人過去。

    将近德州了,四人想趕到那裡歇宿,然後取道往衛輝府,所以縱馬疾馳。

    忽見對面塵土飛揚,有兩騎正向這邊馳騁而至。

    劍秋的馬在先,遂回頭和三人說道:“仔細着,響馬來了!” 正說話時,那兩騎已如旋風般跑到近身。

    四人留神瞧看,當先馬上乃是一個瘦長的少年,穿着一件青布長衣,手握一枝槟鐵長槍,腰懸弓矢;背後一個碩大的漢子,滿臉疙瘩,相貌奇醜,穿着一身黑衣,腰裡配着一對蘸金斧。

    各跨駿馬,騰躍而過,一刹那間,已望不見蹤影。

     玉琴道:“好馬!我們的花驢、龍駒可惜都不在此,不然倒可和他們馳騁一下。

    ”程遠道:“這兩個很象綠林好漢,不知到哪裡去的。

    ” 劍秋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由他們去吧。

    ”大家說着,慕蘭将手向後面一指道:“你們試看,又來了。

    ”劍秋瞧一眼說道:“這不是好意吧?我們快快預備。

    ”一邊拔出驚鲵寶劍。

    這時候,兩騎倏又從後面到臨,那青衣少年舉起手中長槍向四人喝道:“你們這夥人,就是荒江女俠等臭丫頭嗎?不要走,吃俺一槍!”說畢,呼的一槍,已向玉琴面門刺來。

     劍秋早已躍馬上前,将劍架住,那個疙瘩臉的漢子已抽出雙斧殺上前來。

    玉琴正要抵敵,程遠已掣出百裡劍搶上前接住便鬥。

    四人四騎,便在大道上樹林外邊捉對厮殺起來。

     玉琴和慕蘭都拔出兵刃在旁觀戰,見那青衣少年使開長槍,上下左右都是槍花,如怪蟒翻江,十分骁勇,幸虧劍秋的劍術不比尋常,化作一團青光,足夠抵擋得住。

    還有那個黑衣漢子的雙斧,也是十分了得的,真是棋逢勁敵,殺得難解難分。

    玉琴覺得這少年槍法精妙,有良将之材,卻在綠林中為盜,埋沒天才,未免有些可惜了。

     彼此鬥了九十餘合,那少年見劍秋的劍術無懈可擊,心裡暗暗佩服。

    劍秋一心想要取勝,得個隙,乘少年一槍刺入時,把驚鲵劍迎着他的槍杆隻一削,隻聽嗆的一聲,那少年的槍已被寶劍削作兩截,手中拿着剩下的半段槍杆,遂說一聲:“果然厲害!”将馬一拎,跳出圈子,回頭便走。

     那使斧的漢子也殺不過程遠,跟着退下。

    劍秋和程遠追上去時,那少年已把槍杆丢了,從腰際抽弓拈矢,回身觑準劍秋,一箭射來。

    劍秋把劍一擊,一枝箭早已撲的堕落馬前。

    接着弓弦響處,第二枝箭又來,劍秋把頭一偏,讓過那箭,第三枝箭又到。

    這是少年擅射的連珠神箭,饒劍秋避得快,而馬腹上已中一箭,那馬直跳起來,把劍秋掀落于地。

     玉琴大驚,慌忙上前援救。

    劍秋早站起來,說道:“不要緊,我中了他的暗算,幸沒有傷。

    ” 玉琴已着了惱,挺着寶劍向少年追去,嬌聲說道:“你不要放箭射人,敢和我荒江女俠鬥三百合嗎?” 在這時,前面塵土又起,又有兩騎飛奔而來。

    慕蘭暗想,必是盜黨來了,遂揚着雙刀來迎。

    劍秋也挺着寶劍,一同上前。

    隻見前面來的兩人就是前晚在旅店裡所見的那個少年和瘦子。

    劍秋喝問道:“你們是何方的響馬?膽敢白晝行劫!須知我們不是好欺的。

    ” 那少年早跳下馬來,向劍秋一揖道:“足下就是昆侖門下的俠士嶽劍秋嗎?還有這位荒江女俠,俺們都是久仰大名的。

    今日相見,三生有幸。

    俺們怎敢來劫奪呢?”劍秋聽這少年吐語溫和,不象是來尋厮殺的,便問道:“你們怎樣認識我等?方才交手的,是否你們的同黨?你們若不想劫奪行人,為什麼半途尋釁?” 少年笑道:“這是弟兄們誤會,請嶽爺莫怪!俺姓譚,排行第二,因俺善使鐵棍,人家都稱俺鐵棍譚二,一向在此牛頭山八裡堡安居,他們都是俺知己的弟兄,聚在一起。

    雖然是隐身草莽,但也不是不仁不義的盜寇。

    前日俺們自他處回鄉,在旅店中逢見諸位俠士,俺常聽人傳說荒江女俠和嶽爺等如何狀貌,便疑是嶽爺等了。

     又見店中水牌上寫着姓嶽、姓方等貴姓,但尚不敢冒昧趨谒。

    又因急欲回鄉,所以清晨動身便走,回到八裡堡。

    大家談起,深悔那晚沒有進見,遂先請兩位弟兄騎快馬相迎,我們随後也趕至。

    不料他們不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