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章

首頁
    心蘿正式擔任趙雲的小厮。

     白天她在他的主帥營帳内随時待命,認真的為趙雲打點一切衣食起居,晚上則回到屬于她自己的小篷内休息。

     話說那天晚上趙雲刻意讓出營帳給心蘿休息,而他自己則帶兵出去巡邏,隔天早上趙雲便命人在他的營帳隔壁搭起一座小篷,特别給心蘿專用。

     對心蘿而言,以後不必再戰戰兢兢、充滿戒備的蜷縮在營帳内一角,與夥夫們保持着距離睡覺,更不用眼令她緊張的趙雲共處一室,這一切都美妙得宛如天堂,她高興得晚上都會笑着入眠。

     之前在廚房工作時,每天雞啼聲響起便要晨起工作一直到月上樹梢,碗盤全洗幹淨了才能休息,這也是為什麼那群夥夫常是碰到床倒頭就熟睡的原因,畢竟要準備一千人的餐飲可不是件簡單的事,而現在隻要伺候趙雲一個人,相形之下小厮的工作實在是涼太多了。

     就像此刻,趙雲正伏案揮毫,練寫書法。

    而她就像個小書僮一般在旁幫着磨墨,她以前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會做這種寫意風雅的工作,而讓她更訝異的是,趙雲一介武夫,竟然也喜歡舞文弄墨。

     “這是草書嗎?”心蘿在一旁好奇問道。

    他的運筆獨立,不連寫,有草書的寫法,卻沒有今日草書筆勢的牽連相通。

     他驚訝的揚起眉瞧了她一眼。

     “你也識得?”漢代女子識字不多,還能說出書體更不容易。

    “這稱之為‘章草’,保留隸書寫法的一種草書。

    ” “你對這方面有研究?”她擡眼看他。

     “我練書法是用來磨性子。

    ”趙雲扯起一邊唇角輕笑道。

     “那成效如何呢?”她磨着石硯繼續問道。

     “你以為呢?”他反問。

     “我看這字寫得挺好的呀。

    ”她瞧了瞧他的書法後偷觀他一眼,大膽道:“性子嘛,磨得夠深沉了。

    ” 結果他的反應隻是揚起淡淡的唇角。

     心蘿望着他的臉,不知道他現在是幾歲呢?想也沒想她就直接問出口。

     趙雲想了一下。

    “二十有七。

    ” 咦?居然和阿玺一樣大耶。

     “那你成親了沒呢?”她不禁好奇問道。

    古代的男子在這個年齡早已娶妻生子,甚至妻妾成群。

     “功業未竟,如何成家?”他凝視她一眼後說道。

     “先成家後立業也未嘗不可啊。

    ”憑他俊朗的外貌以及高超的武藝,應該有不少姑娘家喜歡吧? “你呢?”他不答反問,挑起眉望向她好一會後補充問道:“幾歲了?成親了嗎?” 心蘿搖了搖頭。

    “我二十四。

    ” “你也是功業未竟嗎?”他眼中浮起一抹淺笑。

     “我還沒遇到合适的人。

    ”面對他難得帶笑的眼神,她有些心慌。

     “怎樣是合适?”他不疾不徐問。

     她匆匆瞄了他一眼又低下頭磨墨,好半天才斟酌着開口。

     “等我遇到了就知道。

    ”她說了一個模拟兩可的答案。

     趙雲曾經是她喜歡了好幾年的男人,但遇見他之後,她花了好長一段時間重新定位他。

    趙雲現在隻是她的上司,除此之外,她什麼也不願多想,畢竟她現在隻求能在古代安然度過,未來的變化誰也不能預料。

     “你在寫什麼呢?”不待他回應,她技巧的轉移話題。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返。

    ”他寫完最後一字後,放下筆逐字念出。

     “這是很有名的易水歌。

    ”她說道。

    用他沉穩的聲音念出這兩句話,别有一股滄涼激昂的味道。

     “你知道這首短歌?”他顯得有些訝異。

     “這是荊轲奉命入秦刺殺秦始皇前,燕太子丹與賓客送行至易水邊,在好友高漸離的擊築聲中,他引吭高歌了這一曲短歌。

    因為這首歌有情有景,雖然他最後未成事被殺,但這首短歌卻廣為後代所傳頌。

    ”她以前的國文老師曾經在課堂上高歌一曲,慷慨激昂的語調令她印象非常深刻,至今她仍記得那旋律呢。

     說着,心蘿憑着腦中的記憶不禁高唱了起來。

     她一唱罷,趙雲卻出乎她意料之外的也同樣唱了起來。

     他低沉渾厚的嗓音唱起這首歌,頗能把荊轲那種慷慨悲壯的英雄本色與義無反顧的獻身精神表達的淋漓盡緻。

     一曲聽完,心蘿又驚又喜的用力拍拍手。

     “你唱的真是棒極了,果真還是男人的聲音才能夠唱出味道來!”她一高興便沖口而出,等她說完才發現自己嚴重的語病。

     心蘿驚惶的看向趙雲,但他似乎沒察覺,正凝神看着剛完成的字。

     “我可以體會他慷慨就義之情,那是一種以死效國的堅貞忠心,願以一己之力救民于水深火熱中,因此他才能置死生于度外。

    ”他無限崇敬的說道。

     心蘿偷偷地松了口氣。

     “如果是你,你也會毫不猶豫去做嗎?”她問道。

     他淡淡一笑。

     “以天下為己任,焉能不往?”天下所有愛國志士都會有相同的舉動。

     “即使明知不成功便成仁!”她佩服荊轲的義舉,但這并不代表她認同他的做法。

     “不試過焉知不成功?”他反問。

     “如果成功機會隻有萬分之一呢?” “仍值得一試。

    ”他肯定說道。

     心蘿突然很好奇,在感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