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三時。
與前真谛所立何異。
答。
真谛所立。
定約年月。
故為不可。
今所立者。
但可以義相從。
不同前後。
若談有義。
初時教收。
若談空義。
第二時攝。
雙彰空有。
即第三時故。
與前立其相懸别。
問。
今定教宗。
何故乃約二時已說。
答。
即以三時所說。
以為三宗。
所言時者。
非年月時。
合道理故。
名之為時。
但諸教中。
與實義合。
初時教收。
與空義合。
第二時攝。
若合中道。
即第三時。
由此不約年月為時故。
與真谛所立有異。
然解深密。
言初時等者。
此約教有淺深。
以立三時之異。
有教理淺。
故名初時。
餘二漸深。
說為中後。
以即同金光明經。
轉照持三種法輪也(乃至明修經三法輪相。
及明涅槃眼吼之譬雲。
如彼)此唯專約義類次第。
明三時相。
是故無有攝教不盡。
法相學者。
陳三時義。
異義多端。
或唯義類。
或義類為本。
兼收年月。
或亦返此。
或義類年月雙有。
異義區分。
一偏難定。
任學者意。
各得其宜。
問。
章今段文。
若約叙違。
既約義類。
何有不盡。
答。
深密三時。
正約年月。
以此攝教。
有不盡過。
前後乘違。
事不攝故。
章此上十家下。
第三述德結益。
亦二。
初歎德。
二結益。
初中亦二。
初總歎。
二隻如思禅師下。
别歎。
亦二。
初舉三人。
二指餘人。
今初。
言神威感通者。
是二事也。
神謂靈奇。
異謂異德。
以神力祥異。
事迹難測故。
感謂獲得。
通謂到達。
以冥衆歸宗。
來到交參故。
現身放光種種化等。
名曰神異。
天神影護緻供事等。
名曰感通。
梁唐宋朝三高僧傳。
各立十科。
攝僧德。
且續高僧傳十科者。
譯經·義解·習禅·明律·護法·感通·遺身·讀誦·興福·雜科也。
高僧之德。
雖有兼包。
而随增勝各司其德。
南嶽天台。
并習禅篇也。
今言神異感通。
此約兼通。
惠思禅師。
内心謂言。
吾往何方。
避難修道。
時冥空有聲曰。
若欲修定。
可往武當南嶽。
是入道之山。
古昔高僧。
皆住此山。
入道證法。
随此冥告。
遂往衡山。
此謂感通事也。
知宿命事。
大顯驗等。
此謂神威事也。
位居十信。
得六根淨。
備悟三千世界上下内外之事。
非是神威感通者何。
天台大師。
感得非一。
法花玄義之初。
灌頂大師。
歎天台德。
總舉十種。
始自自解佛乘。
終至晝夜流寫。
結雲唯我智者具諸功德(已上)此等德中。
即有神威感通之事。
不能具引。
又如本傳中具叙矣。
言迹參登位者。
南嶽大師。
命門下學士。
江陵智顗。
令代講金剛經。
至一心具萬行之處。
顗有疑焉。
思為釋曰。
汝向所疑。
此乃大品次第意耳。
未是法花圓頓旨也。
我昔夏中苦節思此。
後夜一念。
頓發諸法。
吾既身證。
不勞緻疑。
顗即咨受法華妙行。
乃咨。
師位即是十地。
思曰非也。
吾是十信鐵輪位耳。
時以事驗。
解行高明。
根識清徹。
相同初依。
能知秘藏。
又如仁王。
十善發心。
長别苦海。
位升十信。
圓教十信。
已斷見思塵沙二惑。
欲入初位。
即伏無明。
天台大師。
位居五品。
是觀行即。
十信方便。
大師臨終。
告門人曰。
吾不領衆。
必淨六根。
為他損己。
品是五品内位耳。
義苑雲。
迹參登位者。
信位九品。
将登初住位故(已上)信位是南嶽。
故将升初住位。
五品是天台。
居觀行即故。
應迹并爾。
本地大高。
言靈山聽法等者。
南嶽語天台之事也。
言諸餘神應廣如僧傳者。
聽法等外。
二師諸德。
具在續傳台衡二師傳中。
亦如天台别傳。
國清錄等。
略如上叙。
言如雲法師等者。
講經雨花等事。
略如前引。
具在續高僧傳第五。
即義解篇。
折薪雲。
又麥陵縣漁人。
于網中。
得經一卷。
是泥洹四法品。
末題雲。
宋元徽二年。
王寶勝敬造。
奉光宅寺雲法師。
以此勘之。
雲公年始十歲。
寺無光宅。
此乃靈瑞預顯也。
故今雲神迹等也(已上)即是神異微祥。
亦是感通獲益。
章其餘諸德等者二指餘人。
謂菩提流支。
在唐僧傳第一譯經篇焉。
淨影遠法師。
在唐傳第八義解篇中。
充統遵統。
并同傳第二十一明律篇上。
信行在内典錄第五。
玄奘在慈恩傳内典錄等。
指本傳等。
即如是等。
略如上叙。
自餘諸德。
不遑具檢。
章此等諸德下。
二結益。
義苑雲。
豈夫好異者。
言其不改異端。
觌斯異轸者。
各随己解。
發轸不同。
素隐群诠。
同明聖旨。
疑情水釋。
滞解朗然。
聖教偏圓。
大小殊緻。
随根獲益。
不混宗乘。
故雲其宜名契耳(已上)玄記舉十家已。
歎諸師德。
别歎台衡光宅。
總通諸德契宜。
大同今文。
故不别引。
彼次下雲。
問。
此十說。
誰是誰非。
答。
依成實論。
佛說内外中間之言。
遂即入定。
時有五百羅漢。
各釋此言。
佛出定後。
同問世尊。
誰當佛意。
佛言。
并非我意。
諸人同佛。
既不當佛意。
将無得罪。
佛言。
雖非我意。
各順正理。
堪為聖教。
有福無罪。
況此諸說。
各有少分聖教為證。
是故不可全非奇耳(已上)問。
玄記十家。
與今雲何。
答。
彼十家者。
流支·真谛·光統·大衍·護真·天台·元曉·吉藏·光宅·敏師是其十也。
彼中無此耆阇玄奘。
然彼真谛所立同誕。
此中無彼元曉吉藏。
餘之諸師。
彼此并同。
此之同異。
無别所以。
非互舉盡。
但玄奘宗旨。
在下西域及現傳中。
是故彼文。
不别舉也。
上來古今立教義竟。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十三(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