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此是非有為。
非無為法也。
後九義并法者。
諸法有暫住亦有刹那滅。
諸法若離補特伽羅。
無從前世博至後世。
依補特伽羅。
可說有移轉。
亦有外道能得五通。
五識無染。
亦非離染。
若斷欲界修道所斷結。
不為離欲。
非見所斷。
即忍。
名相世第一法。
名能趣入正性離生。
若已得入正性離生。
十二心頃。
說名行向。
第十三心。
說名住果。
如是諸義。
彼犢子部所立所成。
本宗同義。
其後從彼。
分出四部。
亦同建立此等諸義。
是故我法俱有宗中一類。
即有此四部等。
章又立五法藏下。
二五法藏。
言一通過去二未來三現在者。
此三世中所攝法者。
并是有為。
三世遷流。
要有為故。
就三聚中。
有為開之。
宗輪論雲。
諸行有暫住。
亦有刹那滅(已上)慈恩疏。
釋此二句雲。
即正量部計。
從此流出。
心心所法。
焰鈴聲。
念念滅。
色法中。
如大地經動。
命根等。
皆随一生長。
猶有生滅等(已上)諸法生已。
一刹那間。
有暫住義。
而即速滅。
入過去中。
念念如是。
暫住速滅。
從未來世。
來現在世。
名之為生時才住。
是名暫住。
問。
諸法生滅。
依何而成。
又不依事物而生滅耶。
答。
宗輪雲。
諸法若離補特伽羅。
無從前世轉至後世。
依補特伽羅。
可說有移轉(已上)慈恩釋雲。
諸法若離等者。
此中意說。
法無移轉。
可說命根滅時。
法亦随滅。
然由我不滅故。
能從前世至後世。
法不離我。
亦可說有移轉(已上)是故随我。
法有生滅。
此我非是非即離我。
應是即蘊所立假我。
如是立三世藏。
明法生滅相。
言四無為者。
無為不堕三世。
故三世外立之。
言五不可說等者。
宗輪論文。
并慈恩釋。
指事具引。
如下引之。
此所立我。
名非即非離我。
亦名非有為非無為我。
不可說名。
即此義也。
問。
犢子部宗。
有為無為及我。
三種何勝何劣。
答。
有為生滅。
定是劣法。
無為及我。
即是勝法。
非即非離即非前二。
亦是勝法。
非可斷法。
與無為法。
應是等同。
問。
犢子立五藏者。
何故刊定一雲犢子部師。
亦立四藏。
于三藏外。
立咒藏故(已上)今言五藏。
是雲何通。
答。
四藏五藏。
所立門别。
五藏攝法數。
此中攝盡有為無為非二法故。
其四藏門。
攝能诠教。
故三藏外。
别立咒藏。
咒藏即是陀羅尼藏。
小乘亦有陀羅尼故。
如薩婆多。
立五聚法。
攝七十五法。
攝能诠教。
即立三。
是薩婆多。
如來滅後。
四百年時。
五百羅漢。
于迦濕彌羅國。
集會一處。
一味共同。
釋三藏法。
經律論藏釋。
此各有十萬偈文。
總合三十萬偈論文。
玄奘三藏。
皆赍歸唐。
今所翻譯毗婆沙論二百此者。
釋論藏之毗婆沙。
言解論者。
釋發知論。
自餘二藏。
未翻譯焉。
建立三藏。
攝能诠教。
是故彼此不相違也。
問。
此三聚五藏法。
此宗所攝諸部。
皆立之耶。
亦不爾耶。
答。
折薪雲。
此上五全一少分。
同立三聚五法藏。
我法俱有也(已上)法上等四。
從犢子出。
本來同義故。
所立同此意。
本經亦同立也。
問。
何以得知本經部宗。
亦立三聚五藏之法。
如攝能诠教。
刊定記雲。
又經量部。
唯立經律二藏。
經诠惠處。
是對法故(已上)攝能诠教。
即異犢子。
何必法數與彼同耶。
答。
經部既立有我。
是故與犢子等。
法數所立。
應是一同。
此即以義成此道理。
但攝能诠教不同者。
縱使能诠。
不妨法數一同。
如法勝雜心四聚攝法。
成實四聚攝法。
此亦如是。
攝能诠法。
二四雖異所诠法數。
彼此是同。
有何妨乎。
問。
犢子部我。
與本經部所計之我。
為同。
異答。
犢子部我。
非即非離。
本經我者。
宗輪說彼部我雲。
執有勝義補犢伽羅(已上)彼言非二。
不言勝義。
此言勝義。
不言非二。
然慈恩師。
宗輪疏。
判經部我雲。
但是微細。
難可施設。
即實我也。
不同正量等非即蘊離蘊蘊外調然。
有别體故(已上)此釋本論執有勝義補特伽羅之文。
正量等者。
等取犢子法上賢胄密林山部。
此五部乘。
同一計故。
彼諸部計非即非離。
而是蘊外。
有其别體。
此經部宗。
取極微細。
難可施設。
故名勝義。
問。
非即非離。
何雲蘊外。
答。
雖非即離。
既有别體。
有别體故。
強雲蘊外。
非是離蘊。
名言蘊外。
唯識疏一末。
叙犢子部我雲。
彼宗計我。
與所依蘊。
不即不離。
然則有體。
非常無常(已上)演秘一雲。
然則有體者。
問。
若爾如何不是離蘊。
複與瑜伽第四類我。
而有何别。
答。
雖别有體。
體與其蘊。
非即非離。
彼第四計。
雖言在蘊。
蘊與其我。
而即有異。
故不同也(已上)故彼宗我。
調然有體。
本經部我。
最極微細。
不言别體。
有此差别。
問。
本經部我。
即蘊離蘊等。
三纏我中何一切我相。
三種攝故。
答。
述記判雲。
經部本計我亦非離蘊(已上)此解釋意。
是即蘊我。
言非離蘊故。
若爾何故唯識論中。
破即蘊我。
疏主不言兼破小乘。
小乘唯第三故。
是故是故疏意。
經部本計。
即是非即非離之我。
是故疏中。
有亦言也。
非唯犢子。
亦本經部。
計有非即非離我故。
若爾何故。
不言非即。
唯言非離。
雖言非離。
唯兼非即。
語略故爾。
實是二非。
是故神泰判本經部所計我。
言非即非離。
問。
若爾何故宗輪論疏陳二部别。
言不同後。
答。
彼不同者。
微細難說。
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