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二十六

首頁
    無故他即自者。

    自體既有。

    有外無他。

    他既無故。

    他即成自。

    他若不無。

    此他非自。

    自外有他。

    不同自有。

    應俱有故。

    今既無他。

    故即成自。

     章由他無性以自作故者。

    存此法似有時。

    他必是無自性。

    顯此法似有。

    隐他似有故。

    他似有門。

    即成自有。

    自無性門。

    即讓他故。

     章由自若空時他必是有故自即他等者。

    反上他即自門故爾。

    此法中。

    有似有無性。

    彼法無有似有無性。

    此自若空。

    隐其似有。

    顯他似有。

    他似有義。

    即隐不彰。

    自既無性。

    故自即他。

    自彰無性成他有故。

    自即是他。

    他非無故。

    自全成他。

    無有自故。

     章以二有二空各不俱故等者。

    自有他有。

    名為二有。

    此空彼空。

    名為二空。

    自他俱有。

    各礙并立。

    非相即故。

    彼此俱空。

    無可即故。

    此已似有。

    彼亦似有。

    二有既并。

    不相即故。

    彼此俱無。

    總無法故。

     章有無無有無二故等者。

    自有他無。

    名為有無。

    自無他有。

    名為無有。

    自有他無故。

    他即自。

    自無他有故。

    自即他。

    自有則他無故。

    無二并。

    是名無二。

    若二并立。

    非無二故。

    不可相即。

    自無即他有故。

    無二并。

    名之無二。

    若二并立。

    非無二故。

    不可相即。

    一有一無。

    成一即故。

    一無一有。

    成一則故。

    此即有無無有。

    各成無二。

    非謂有無與無有。

    名為無二。

     章若不爾者緣起不成等者。

    若非有無無有無二者。

    緣起不成。

    雲何不成。

    有恒有不無故。

    無成無。

    無常無。

    不有故。

    無成有。

    無成無故。

    不同有。

    無成有故。

    不同無。

    是故即成自性之有。

    自性之無。

    排撥緣起有無故。

    成斷過。

    既不随緣。

    自性有無。

    是故即成常過失也。

    故雲自性等過也。

     章自有全力所以能攝他等者。

    前明諸法體狀空有。

    自他相即。

    今明體上勢能力用。

    有交徹事。

    成互相入。

    自有力者。

    攝他有力。

    自勢強勝。

    奪他勢故。

    他之勢力。

    為自所攝。

    是故此自即攝餘法。

    餘法無力。

    即入自中。

    言反上可知者。

    他有全力。

    所以能攝自。

    自全無力故。

    所以能入他也。

     章不據自體故非相即等者。

    此釋相即相入差别。

    令此二别。

    不有相濫。

    即應問言。

    相即相入。

    是一具法。

    諸法皆有。

    是有何異。

    答據體空有。

    是名相即。

    據力用有無。

    是故成相即。

    今此相入。

    唯據力用交徹有無。

    不據法體彼此有無。

    故是相入。

    不濫相即。

     章二有力二無力各不俱等者。

    自他俱有力。

    二力既并起。

    故無交徹。

    不能相入。

    自是有力。

    他即無力。

    他無力故。

    能入自中。

    自有力他無力。

    名有力無力。

    自是無力。

    他即有力。

    他有力故。

    能入他中。

    自無力他有力。

    名無力有力。

    彼此相望。

    二力不并。

    一有力時一無力。

    故名無二。

    有力無力。

    無力有力。

    各無二故。

    二互相入。

     章以用收體等者。

    此明體用即入有無。

    即應問言。

    用相入時。

    體在何處。

    體相即時。

    用在何處。

    今即答言。

    若用相入。

    以相攝體。

    力用顯現。

    體相不現。

    若體相即。

    以體攝用。

    體相顯現。

    力用不現。

    用外無别體。

    以用為表故。

    體外無别用。

    以體為表故。

     章此依因六義内準之者。

    今明力用有無交徹。

    成相入義。

    法體有無。

    成相即門。

    此即全如因六義中。

    第三句數門。

    彼據體空有。

    依力用有無。

    如次成立相即相入。

    是故此中指同彼門。

    又由三有三空。

    成相即義。

    由四有力二無力。

    成相入義。

    彼四待緣。

    二不待緣。

    唯成異體同體二門。

    同異體上。

    亦有相即相入二門。

    能起種子。

    有如是義。

    是故所起諸法之上。

    得有如是相即相入。

     章初向上數十門一者一是本數等者。

    從一向十。

    名為向上。

    言本數者。

    以一為本。

    二等為末。

    言緣成者。

    此中一者。

    成二之一。

    成三之一。

    成四之一。

    乃至成十之一。

    二之一。

    三之一。

    乃至十之一故。

    若本二三乃至十者。

    非是一故。

    成諸一故。

    名因緣一。

    若具言之。

    二者。

    一中二。

    若無一者。

    二不成故。

    一有全力。

    故攝于二。

    仍二非一。

    若見所攝二之時。

    唯有二數無一。

    一是能攝。

    非所攝故。

    既見一中二故。

    二非一也。

    三者。

    一中三。

    若無一者。

    三不成故。

    一有全力。

    故攝于三。

    仍三非一。

    四者。

    一中四。

    若無一者。

    四不成故等。

    準前作之。

    五者。

    一中五。

    準前。

    六者。

    一中六。

    準前。

    七者。

    一中七。

    準前。

    八者。

    一中八。

    準前。

    九者。

    一中九。

    準前。

    十者。

    一中十。

    何以故。

    緣成故。

    此一成十之一。

    故雲緣成故。

    若無一者。

    即十不成故。

    既有此一。

    故成此十。

    即一有全力。

    攝于十。

    仍十非一矣。

    一中見十。

    顯所攝十。

    故所攝門。

    唯見有十。

    不見其一。

    一是能攝。

    成十之一故。

    問何故不言一中之一。

    答一是本數。

    此一成乃至十故。

    既是能攝。

    能生。

    能成根本之數故。

    不須言一中之一。

    若言爾者。

    不成能攝故。

     章餘九門亦如是一一皆有十者。

    此明二三乃至十數。

    一一攝十。

    一一行相。

    如一數中。

    故言亦如是。

    若具作之。

    一者二是本數。

    此是二之門。

    能攝一三四等諸數。

    故以二為本數。

    何以故。

    緣成故。

    成一三四等之一故。

    雲緣成。

    二者二中一。

    何以故。

    緣成故。

    若無二者。

    即一不成故。

    即二有全力。

    攝于一也。

    仍一非二矣。

    三者二中三。

    準前。

    四者二中四。

    準前。

    五者二中五。

    準前。

    六者二中六。

    準前。

    七者二中七。

    準前。

    八者二中八。

    準前。

    九者二中九。

    準前。

    十者二中十。

    何以故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