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下。
有黑月顯。
有光明故。
此是第二重隐顯義相也。
大疏鈔中。
舉八日月。
具明二重隐顯之相。
章故此經雲于此方入正受他方三昧起者。
賢首品中。
廣說其相。
如有一人。
東方入定。
而于西方。
即三昧起。
言正受者。
即是定也。
如觀經言。
教我思惟。
教我正受。
皆是三昧定之名也。
能觀之心。
領所緣法。
專注一境。
不令***。
昏掉并離。
等持止觀。
能所相應。
定境現前。
證見境界。
能所不二。
是名正受。
入定起定。
東方入定為顯了時。
西方入定。
即成秘密。
西方起定為顯了時。
東方起定。
即成隐密。
東方入定。
有其起隐。
西方起定。
有其入隐。
并是同時。
故雲俱成。
章眼根入正受色塵三昧起者。
如有一人。
緣觀眼根無性即空。
入三昧時。
即緣色塵似有境相。
從三昧起。
觀眼入定為顯了時。
色定為隐。
色起為顯。
眼起為隐。
眼入為顯。
眼起成隐。
色起為顯。
色入成隐。
如是男身及女身。
一塵多塵。
一毛多毛。
一切境界。
此隐彼顯。
彼顯此顯。
同時俱成。
無有前後。
行相皆爾。
第七諸藏純雜具德門。
章此上諸義或純或雜等者。
純以專一為義。
專純一相。
不雜餘故。
所攝諸法。
于法法處。
有純有雜。
所攝多故。
名為諸藏。
于一一法。
絕見一門。
純專所見一門法中。
有無量法。
異類差别。
互不相雜。
此純雜中。
具有諸義。
此諸義門。
皆是遮那一一功德。
純雜自在。
雜不離純。
于純門中。
方法異類。
在純中故。
純不離雜。
雜門諸法。
各成随事種種純故。
第八十世隔法異成門。
章此上諸義遍十世中同時别異等者。
十世相貌。
非是前後。
同時森列。
而不改轉十世本相。
過去已滅。
未來未至。
現在現起。
暫時有用。
故雲隔法。
以隔法故。
别異成立。
事不相濫。
故雲異成。
章以時與法不相離故者。
此明時劫镕融所以。
依種種法。
其上有時若無法法。
不可有時。
以有法故。
亦有時分。
時是能依。
法是所依。
能所不離。
必随所。
所依法體。
既互融即。
是故能依時分。
随所自在無礙。
時是非色非心不相應行所攝。
二十四不相應之一。
非是實法。
非種子生。
依他種子。
所生。
色心諸法之上。
于彼位。
假立名時。
章然此九世疊相即入等者。
一念既是總相本時。
此一念者。
現起一念。
待已謝故。
現暫有用。
待未生故。
亦立現用。
故此一念。
即成總句。
六相中總相事義。
開總成别。
總外無别。
依總成别不離總故。
是故九世唯是一念。
一念别開。
遍通九世。
總别圓融。
和合成十。
章此十世具足别異同時顯現等者。
十時各别。
故雲别異。
而是俱時。
無有前後。
是故亦雲同時顯現。
此十世中。
随舉一世。
即九世現。
以是緣起一世。
非自性等世故。
以現即過。
名為現在。
現非過者。
即非現故。
以過即現。
名為過去。
過非現者。
即非過故。
以現即未。
名為現在。
現非未者。
即非現故。
以未即現。
名為未來。
未非現者。
即非未故。
過去未來。
相望亦爾。
此是大途三世相望。
三世之中。
各有三世。
三種三世。
各各相望。
緣起相生。
義途皆爾。
别三世者。
不離總三。
同總三世。
成别三故。
于十世中。
随舉一世。
緣起相由。
镕融如是。
相即相入行相亦爾。
同時具足。
因陀羅等。
行相皆爾。
此即不異過去之現在故。
現在即過去。
不異現在之過去故。
過去即現在。
現在未來。
相望亦爾。
過去未來。
相望亦爾。
三世各三。
各各相望。
互是不異。
是故九世互相即入。
總别圓融。
無量自在。
又法性融通。
事事無礙。
攬理成世。
三世九世。
及一念等。
無不攬理全理緣起也。
理是一味。
遍一切時。
橫遍法界。
無不周滿。
在現不動現在。
遍通過未過未之理。
在現亦爾三世各三遍通亦爾。
是故十世長短自在。
圓融無礙。
相即相入。
章故此經雲或以長劫入短劫短入長劫等者。
梵雲劫波羅。
此翻雲時。
時通長短。
乃至俱離阿僧祇劫。
皆無不時。
今長劫者。
以八十增減。
為一大劫。
即是成住壞空四劫。
四劫各有二十減增。
一增一減。
為一中劫。
或是一增。
或是一減。
為一小劫。
亦有晝夜月時年歲。
為一小劫。
今數大劫。
以唯一增。
為一小劫。
亦有六十如轉大劫。
積七火一水等事故。
乃至阿僧祇等。
十大數多劫量。
此長劫者。
取一大劫已上等量。
言短劫者。
取晝夜月時年已上。
又小劫。
大劫一切時分相望。
以論長劫短劫。
一念亦是短劫所攝。
一刹那者。
即短時故。
刹那翻念。
是時極短。
第九唯心回轉善成門。
章此上諸義唯是一如來藏自性清淨心轉者。
如來藏性。
是本覺性。
無始法性常恒湛寂。
是自正性虛融無礙。
此淨真心。
随緣轉變。
成立一切事事諸法。
既全理心。
成此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