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五教章通路記卷第四十一

首頁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自下第四修行時分。

     章上已陳述五教行位。

    一一位中。

    修所行行。

    修行之間。

    必有時節。

    須于一一教。

    明其修行時。

    故次前門此章來也。

     章若依小乘自有三人下文中為二。

    初總明三根人修時。

    二别明修得二身時。

    初中亦二。

    初标分。

    愚法小乘。

    雖唯明二乘。

    而教中具說三乘修行果等相。

    故亦陳述菩薩修時。

    二下根者下。

    随釋。

    亦三。

    即下中上三根異故。

    此三乘人。

    即名三根。

    今初。

    下根修時。

    言極疾三生得阿羅漢果等者。

    此出俱舍第二十三。

    故彼文雲。

    順決擇分。

    今生起者。

    必亦前生起順解脫分。

    諸有創殖順解脫分。

    極速三生。

    方得解脫。

    謂初生起順解脫分。

    第二生起順決擇分。

    第三生入聖。

    乃至得解脫。

    譬如下種苗成結實三位不同。

    身入法性。

    成就解脫三位亦爾(已上)婆娑。

    雜心。

    順正理等。

    薩婆多宗。

    諸論藏等。

    聲聞藏心修行得果。

    所說皆爾。

    緣覺時分。

    所說亦爾。

    蓋夫下種前順解脫分。

    苗成是前順決擇分。

    結實是前得阿羅漢果。

    飾宗第二雲。

    此言三生。

    據極速者說。

    據極遲者。

    即六十劫。

    非遲非速中間可知(已上)言中間者。

    或有四生五生。

    十生。

    百生等。

    入聖得果。

    或有五十劫。

    四十劫。

    五劫。

    二劫。

    一劫等。

    修行得果。

    五生十生等。

    唯是言疾。

    而非極疾。

    五十劫等。

    唯言遲者。

    而非極遲。

    自餘百生。

    千生。

    二千生等。

    三劫。

    二劫。

    一劫半等。

    并是非遲非速所攝。

    正理六十一。

    說三生相雲。

    初生殖順解脫分。

    次生成就。

    第三起順決擇分。

    即入聖道(已上)俱舍。

    第二生起順決擇。

    而不别言順解脫分成就時分。

    二論所說。

    如是不同。

    飾宗會雲。

    不同俱舍者。

    正理據依根本地。

    起順決擇分。

    必此生中。

    即能入聖藏。

    論據依未至以起聖道。

    此生未能入聖。

    以未至地劣故(已上)正理論師。

    破俱舍師三生行相。

    光師引行。

    即依俱舍師意救之。

    故光師疏第二十三雲正理六十一破雲。

    極疾三生。

    方得解脫。

    謂初生殖順解分。

    次生成就。

    第三生起順決擇分。

    即入聖道。

    若謂第二生起順決擇分。

    第三生入聖。

    至得解脫。

    彼言便與前說相違。

    謂依根本地。

    起暖等者。

    彼必于此生。

    得入見谛。

    或彼應許極速二生。

    謂第二生。

    依根本地。

    起暖等者。

    彼于現生。

    必入聖道。

    得解脫故。

    俱舍救雲。

    若依根本。

    起暖等者。

    必于前生。

    已起暖等故。

    不與彼前文相違。

    亦複無有減三生失(已上)正理破中。

    與前說相違者。

    俱舍師前言極疾三生。

    與此相違。

    所以然者。

    若依根本地。

    起暖等者。

    即于此生。

    生入見谛故。

    若如是者。

    即成二生入聖得果。

    即違汝前言三生。

    語。

    應言極疾二生得果。

    難意如是。

    光師救意雲。

    若俱舍師言。

    依根本地。

    起暖等者。

    實應有二生之失。

    汝既言依根本地起暖等者。

    必于此生。

    得入見谛。

    俱舍即言第三生入決擇分。

    即入聖道。

    明知。

    俱舍于第三生。

    依根本起暖等故。

    即入見谛。

    由此義故。

    俱舍第二生。

    起順決擇者。

    明知。

    依未至地。

    起暖等善。

    故第三生。

    入見谛道。

    而不言第二生。

    依根本地。

    起暖等善。

    決定爾故。

    言不與前文不違者。

    第三生。

    依根本地。

    起暖等者。

    必于前生。

    依未至地。

    起暖等善故。

    第二生。

    順決擇者。

    是依未至地。

    起暖等善。

    是故反知。

    第三生入見谛。

    即此生中。

    依根本地。

    入暖等故。

    先生即依未至地。

    起順決擇。

    是故無有二生之過。

    趣聲聞道者。

    極速三生。

    極遲六十劫。

    無有增于六十劫。

    減三生者故。

    問三生六十劫。

    何利何鈍根。

    答光師疏。

    明三乘利鈍中。

    具陳此義。

    故彼第二十三。

    釋俱舍三生義已雲。

    此據聲聞。

    極疾三生修加行。

    極遲六十劫修加行。

    若據獨覺。

    極疾四生修加行。

    極遲百劫修加行。

    若據佛乘。

    極疾三無數劫。

    及餘九十一劫。

    修加行。

    若極遲者。

    三無數劫。

    修加行。

    此據修者。

    餘即不定。

    或有殖已經一劫。

    或無量劫。

    不能入聖。

    佛時長故。

    其根最利。

    聲聞三生。

    獨覺四生。

    非要利根。

    亦通鈍根。

    若極利者。

    要經六十。

    要經百劫。

    故婆娑三十一雲。

    非如聲聞極利者。

    經六十劫。

    非如獨覺極利根者。

    唯經百劫(已上)此中意說。

    鈍者時節速疾。

    故三生及四生。

    利時即久。

    故經六十劫百劫。

    佛唯極利無利鈍别。

    二乘各通利鈍二根。

    故有三生六十等異。

    言非要利根亦通鈍根者。

    釋上聲聞三生。

    獨覺四生之所以也。

    所以三生及四生者。

    二乘不必鈍一利根。

    機性差殊。

    亦有鈍者。

    是故鈍者。

    如應即經三生四生。

    言極利者等者。

    即還舉前所言利二乘經劫分齊相也。

    故此段文。

    總成三生四生是鈍。

    六十百劫是利之義。

    若依南山律師解釋。

    利鈍時分。

    與前相反。

    故業疏四下雲。

    故論說雲。

    一生種解脫分善根。

    第二生修。

    第三生證。

    斯利根也。

    若有鈍者乃至六十劫(已上)所引論者。

    舊俱舍文。

    論唯舉三生相。

    不判利鈍。

    南山以義判利鈍也。

    道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