羯磨輪普遍成焰鬘。
誦下真言王方作曼荼羅。
自肘雙為量。
異此非吉祥。
乞地偈如經(雲雲)
建立法雲。
善住瑜伽者先以淨法界
安立器世間觀妙菩提心
身同于薩埵色如碧頗梨
住于羯磨輪以大真言王
遍滿身支分暗字在于頂
欠暗右左耳在額名為惡
糁索在兩肩唅鶴作咽心
嚂?為臍腰鑁嚩為髀足
三處弟壇師如法以加持
普遍成焰鬘(雲雲)(私謂。
器身前後宜依義釋真言王法宜用建立雲雲)
次義釋雲。
次當說偈警發地神也。
如釋迦佛初坐道場時。
與魔王較其優劣。
菩薩時申右手指地說真實言。
我本此地行菩薩道地神證知。
此指地即是身密印也。
地神踴出魔軍退散。
今阿阇梨欲令弟子紹如來位。
故以此印警發地神。
觀念令護我等。
我等應護(雲雲)彼誦偈時。
應長跪。
兩膝着地。
申智慧手舒其五輪平掌按地。
方誦此阿利沙偈七度印之。
加持七遍(雲雲)所說阿利沙偈名為自然成就真言。
若作法時當誦梵本今具錄之也(雲雲)
私謂。
此中宜用義釋及大儀軌所出梵本(雲雲)
義釋雲。
非但警發而已又當以種種香華燈明等供養十方諸佛及地神也。
以此功德回施弟子助成佛因。
若用莊嚴此金剛道場。
即是以法供養十方世界一切諸佛。
供養已複應歸命一切如來。
例解可知也(雲雲)
私謂。
此中宜用瞿醯擇時中雲作法之時塗香及華。
燒香。
飲食。
燈明。
護摩如此六種縱不獲得自餘等物必不應阙此六種物(雲雲)警發地神法竟。
二者治地。
經雲。
然後治地如其次第當具衆德(雲雲)義釋雲。
凡欲造曼荼羅。
先須作如是法。
方乃掘地擇治。
亦兼三種地義淺秘兩釋。
乃至如經所說。
次第具諸支分故雲當具衆德也(雲雲)建立法雲。
灑以淨香水然後治其地。
地神持次第真言曰。
唵部(引入)欠。
金剛縛開掌仰按習三七
覆按亦複然即成堅牢地
掃灑及塗拭(先七日前)日暮持香華
獨入置壇處面東執香爐
誦啟請地神偈。
諸佛慈愍有情者唯願存念于我等
我今請白諸賢聖堅牢地天并眷屬
一切如來及佛子不舍悲願悉降臨
我授此地求成就為作證明加護我
殷勤奉請已聖衆普雲集
大日清淨身周遍于法界
十方佛亦然三業至誠禮
雙膝而長跪定持金剛杵
當心直豎之慧手舒五輪
平掌按于地如前警地神
每誦已每按習于本真言(百八)
應至誠啟告仰啟請如來
諸大菩薩衆聲聞及緣覺
天龍并八部此處祇靈等
我某申(随求事告白之)依持明藏教
持某尊真言為求無上道
欲于此地中建立曼荼羅
精修于念誦願尊憶本誓
許我此建立護助我勿令
天魔惡鬼神惱亂作障難
釋迦坐道樹降伏衆魔怨
我今亦複然若有諸障難
願諸佛菩薩當示我先相
勿令于鬼神詐現于诳惑
若無障難者願見吉祥相
寂默以安坐持本真言明
一千一百等當離諸思想
數畢已安眠專住菩提心
月輪如意珠内外極明徹
成就不成就悉于心鏡現
不善強作者恐招于自損
義釋雲。
又凡欲擇治地時。
自觀心蓮華上如意寶珠内外明徹。
彼谛觀察時所有善惡之相悉于中現。
阿阇梨即當以慧方便而擇治之。
令得堅固平正。
觀弟子心亦如是。
此中深秘之趣可以意得耳(雲雲)建立法雲。
先相善建立置壇處當中
頓方各一肘掘之去瓦石
卻填築平正驗其虛實相
若堪建立者不動母捺羅
(二合。
母捺羅者印也)百八護其地
然後應總掘鍬印金剛縛
禅智進力豎
真言曰。
唵你怯那嚩蘇(上)提娑嚩(二合)賀(引)
選去諸穢惡不堪淨土替
重重灑香水平實如淨鏡
義釋雲。
警發已即用不動真言加持之。
然後掘地如法擇治。
彼應先掘中心一肘量擇畢還複填之。
若盈滿有餘為上地。
如舊為中。
不滿者為下。
如是次第除諸過已細治所掘之土稍稍填之。
潤以牛液築令堅固正正猶如手掌。
次用瞿摩夷瞿摸怛羅和合塗之(雲雲)又雲。
經雲。
彼簡擇地除去礫石。
碎瓦。
破器。
髑髅。
毛發。
糠糟。
灰炭。
刺骨。
朽木等。
及蟲蟻。
蜣螂。
螫毒之類者次明治地支分。
謂于前所擇地中簡取置壇之處掘深一肘以來于其土中。
一一精撰有諸不任用物及蟲等皆當去之。
若有此者能生衆難于法有障也。
其石及沙礫少可擇者當撰去之。
若沙石衆多此處聚積彼處複有不簡治令淨者當舍棄更求餘處也。
然大石平整有聖教說可于上立曼荼羅。
但土中雜者應除去耳。
西方俗法多于瓦器中食。
食竟辄便棄之。
謂為穢觸不可複受用。
如是比及餘種種破壞器物并髑體。
雜骨。
種種爪發。
皮毛。
糠糟。
穢草及諸灰炭。
刺橛。
朽木。
以要言之種種不任用物非本淨土者皆擇出之。
若多不可擇亦應舍棄更求餘處故雲等也。
經雲。
離如是諸過者此例衆多。
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