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曼荼羅圖尊分
一。
大日尊别壇(名正等覺曼荼羅。
亦名毗盧遮曼荼羅亦名最初悲生壇)最初等正覺敷置曼荼羅
密中之秘密大悲胎藏生
及無量世間出世曼荼羅
彼所有圖像次第說當聽
四方普周匝一門及通道
金剛印遍嚴中羯磨金剛
其上妙蓮華開敷含果實
于彼大蓮印大空點莊嚴
八葉悉圓整善好具鬓蕊
十二支生句普遍華台中
其上兩足尊導師成正覺
以入曼荼羅眷屬自圍繞
當知此最初悲生曼荼羅
從此流諸壇各如其本教
事業形悉地安置諸佛子
釋雲。
其作法先作四方曼荼羅。
其界唯用羯磨金剛智印周匝相連以為其道。
唯安一門。
其中又作十字金剛印。
亦如前作之。
但以十字為異耳。
其十字金剛印上畫作蓮華。
仰而半敷。
合此十字如華之莖也。
其華上又安八葉之華即如前五佛四菩薩方位也。
當以心想而置九點。
即是台及八葉各想一點也。
此點即是大空之證。
此成正覺義也。
于此八葉及中當作方圓曼荼羅而畫本尊之像。
佛方壇菩薩圓也。
此但是行人自為己作。
不合示人。
若作法時自在壇門而坐自作灌頂等法。
然後得作一切法事也。
此事尤秘。
但心存之。
不可形于翰墨也。
又其台上當想如上十二字真言王令其字一一分明置于壇上也(更問。
連環置耶。
以何為次第耶。
又雲。
華中安子者謂畫蓮子或十。
或過減亦無在咎。
雲雲)
又四菩薩者。
普賢巽。
文殊坤。
慈氏幹。
觀音艮。
是其位也。
前緣起列衆中或以除蓋障替觀音。
或以除一切惡趣替文殊。
其義各異課用一事亦得也。
此中用觀音為正也
已上毗盧遮那曼荼羅竟
私雲。
亦如前作之。
且以十字為異耳者。
前世間成就品說世間微小成就四種念誦法
次悉地出現品說出世大成就法。
無所不至真言四種念誦法中第四成就法中經雲
一切金剛色嚴淨同金剛
彼中諸障者攝伏心迷亂
四方相周匝一門及通道
金剛互連屬金剛結相應
門門二守護不可越相向
拟手而上指朱目奮怒形
殷勤畫隅角輸羅焰光印
中妙金剛座方位正相直
其上大蓮華八葉蕊須敷
當結金剛手金剛之慧印
造漫荼羅初第一重周匝畫金剛。
此壇三重作皆以金剛為界。
其方神諸佛菩薩等在後有說處。
此中未分也。
此中布列諸尊總同前位。
但以金剛相連結為異耳。
所畫金剛周匝為界。
畫此皆令清淨令無過。
作之。
無過謂圓整端妙也。
其金剛相周匝如此悉皆黃色。
即是金剛色也。
此有三事同于金剛。
色同金剛體同金剛名同金剛也。
嚴淨同金剛。
即是淨妙同金剛。
以此三事同于金剛無有能破壞者無能勝者無能降伏者。
若作此金剛界已令諸為障悉皆迷惑無敢娆者。
既得離障則所成藥物易得成辨也。
雲四方角者。
此有二義。
謂壇正四方作。
又金剛印亦四方作。
亦正當四方面也。
雲金剛結者如上。
周匝安金剛皆股股相連。
即是金剛結義也。
安門一并緣(緣即是如上所論開一路空處為外緣也)相應者謂此随事相應也。
上成就門向東。
中成就向北及西。
下成就令門向南也。
其界金剛相連亦是金剛義。
二守門者為作成就之物最須守護。
以此守門為要。
即是上所說威光難視及相向守門者也。
皆豎指為印(印在下說)二俱赤白作極忿怒之形。
角置輸羅并焰即是獨股金剛。
但有角處皆置之也(有焰)中金剛安同喜座四方處相對者。
于曼荼羅最中置十字羯磨金剛令正四方(正當四方面也)于彼上作大蓮八葉并蕊(在金剛上作也)此即同于金剛之座故言金剛同也。
結金剛印即是結金剛手五股印。
故雲金剛智者金剛印也(雲雲)此文雲此壇三重作。
亦雲布列諸尊總同前位。
但以金剛相連結為異耳者。
前大悲藏嘉會壇中台三重都有四重。
故此成就壇亦有中台。
此秘密壇亦有中台三重。
故今文雲亦如前作之。
但以十字為異耳。
可謂大悲壇五色為界道。
成就壇五?為界道。
秘密壇十字為界道。
此二壇中有列諸尊同前大悲壇中台三重。
何以知之。
義釋次文。
八葉諸尊乃至二乘諸天閻摩王等互安中台。
是從中台乃至超取第三重。
經下文雲。
不動曼荼羅風輪與火俱。
依涅哩底方。
大日如來下。
釋雲。
在泥哩底方者。
故毗盧遮那之西南方作也。
又經以四菩薩立四方名。
釋雲。
此是大壇第二重諸菩薩位也(雲雲)故知此秘密壇亦有四重。
中有九類。
一大日。
二佛部。
三蓮華部。
四金剛部。
五二明王。
六佛眼。
七諸菩薩。
八釋迦。
九四菩薩。
以為大壇。
互以諸尊安中台也。
是大阿阇梨秘密行法不可辄示第三三昧耶人
若作大日大壇了時。
若随五事作餘尊法者不改大壇。
直以所樂之尊入中台位。
故義釋雲。
凡作餘佛壇如作彌陀壇即移彌陀入中其日佛移就彌陀位。
若是二乘諸天等即不合坐八葉華當去之。
但于方壇中坐其本座。
八葉上佛菩薩各移稍近外。
各依方所也。
其大日佛當與寶幢并在一處。
左右無在也。
然亦須在中台院内耳。
如以閻摩入中者其外院本位。
但表地印而供養之也。
此作扇底迦等。
增益亦同之。
用線法當中置橛旋繞之。
亦置空中及下綖二種也。
又雲。
初在中持綖弟子繞之半月如字作也(五種壇線法已如上釋之)又九類尊若随所樂作别壇者。
義釋上下都有三例。
一九類中各以主為内院。
眷屬為次院。
八部為外院。
二九類中各以所樂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