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起一卷
胎藏界供養方便會(供養會也)終至贊時(三身略贊。
次本尊贊)次贊歎畢當正念誦。
就此有二種念誦。
一者總念誦。
二者别念誦也。
一總念誦者。
三部四重十三大會諸尊之印契真言也。
約此總念誦亦有二。
一者表道場所得實得實本内證三菩提果印明(謂布字八印中台等印真言也。
此十三大會中初會也)二者表自受法樂并最後所現權迹印明(謂從遍智印至世天諸尊印契真言也。
此次十二大會也)今見軌文。
布字八印等印真言者雖有最後。
且私案義作次第生起故。
不依軌文次第矣。
故初先标獲得内證實得三菩提果竟後。
次示垂外現權迹之用。
故依此義便且先用标内證菩提果印明等耳(問。
軌文何布字八印等[圖文字1-置]最後耶。
答。
秘中之秘故後授之。
故最後[圖文字1-置]之耳雲雲)初四處輪布字。
次大真言王。
次八印。
次大日根本成身印真言等。
約此有二種。
一成大悲壇都法傳法阿阇梨身印真言(無所不至印真言也。
四字明也口授)此印标阿阇梨身器量。
謂覺悟秘密無礙身器。
其量等于大虛空界。
所含容多也。
故安然大和尚雲。
攝大儀軌成三菩提品中。
初以無所不至印真言。
為根本印真言。
是彼經中大悲胎藏壇傳法印真言也(雲雲)義釋雲。
解此三昧耶秘密曼荼羅。
入諸教之中諸壇得自在(雲雲)。
二成都法秘密壇傳法大日阿阇梨身印真言(瑜祇經八字印真言也。
口授)安然大和尚雲。
今準義釋。
五種三昧中第四三昧耶中。
雖得大悲胎藏傳法灌頂。
而若不入第五三昧耶中秘密曼荼羅。
而得傳法灌頂。
則秘密智不生(雲雲)(此印真言成四智心品。
謂覺悟心中本有金剛薩埵也)次都法大日阿阇梨身變為成佛母為他傳法。
先成金剛薩埵身印真言(瑜祇經金剛薩埵冒地心品印明也。
口授)付此金剛薩埵有三種矣。
慈覺大師口傳雲。
金剛薩埵有二種。
又有三種。
一者啰字。
二者鑁字。
三者阿字也。
胎藏界觀啰字三角赤。
從此啰字。
出生五百諸尊給。
金剛界觀鑁字圓白。
從此鑁字出生百八尊給。
兩界成阿字薩埵事後可決之(雲雲)金剛薩埵者。
我無始本覺心也。
此心無過去無現在。
先此心蓮台上觀佛。
次其上觀金剛薩埵。
若胎藏界。
若金剛界。
若明王。
若天等。
于此金剛薩埵上觀其種字。
我成彼尊彼天等觀念。
此極秘密也(此印真言覺悟四智即法界智。
法界智即一切智智也。
又為他傳法也)次都法大薩埵大阿阇梨身變成佛母身。
傳法阿阇梨三部深密一時頓證印真言(佛眼印真言也。
口授)安然大和尚雲。
金剛薩埵印真言。
佛眼印真言。
金剛胎藏兩部都法(雲雲)次三身印真言(口授。
私雲。
彼三種悉地者。
三身。
三部。
佛頂耳雲雲)次尊勝佛頂三種悉地印真言(口授)次百光遍照王印真言(智光圓滿内外明徹也)已上成胎藏界内證大菩提最極究竟之都法大阿阇梨身畢。
即是道場所得實本實證也。
次具萬德故。
方便業用内起自受法樂會外現利他權迹耳。
謂始自遍知印。
終至世天。
十二大會諸尊印真言也。
于是中第一重唯佛與佛自受法樂境界也。
餘皆是正最後所現利他權迹也。
又于此權迹化現中。
第二重他受用報身儀式也。
第三重應化等流身儀式也。
已上總念誦竟矣。
二别念誦者。
别念一尊為本尊也。
若作深秘釋者。
行者即本尊也。
此本尊普遍三部四重海會。
現一一之身竟。
次正為能化如來。
當轉法輪之義也。
是諸佛說法利生道機嘉會之時也。
就此亦有二。
一者三部四重諸尊之中以本緣尊可為本尊(投華之時得尊也。
或以意樂尊為本尊也)二者依秘密壇都法大阿阇梨行法者。
五百諸尊互為主伴。
但以最初正等覺尊可為本尊故也。
覺超僧都雲。
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