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十帖決卷第一

首頁
    大日鬘也。

    謂數珠鬘也。

     又師曰。

    旋機珠先取母珠邊。

    至念珠之半引之。

    即誦旋轉真言半。

    謂唵嚩日羅噳呬也惹波。

    次從念珠半至母珠邊引之。

    即誦旋轉明之未了。

    謂三磨曳吽。

    已上一旋轉。

    次如是亦一度旋轉。

    次亦一度旋轉。

    總真言三反。

    念珠三旋也。

     師曰。

    加持念珠随部改印。

    如念誦時取念珠印也。

    回轉三反即勸未證也。

    三轉法輪意也(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師曰。

    旋轉念珠随部改印。

    如念珠印(雲雲長久三年四月)。

     又雲。

    念珠二十一。

    小珠是人師意樂也。

    非本教之說曰。

     增加念誦等二十一反之後皆除句(雲雲)如之三七反用之。

    其數非一故。

    人意樂用此二十一數算耳。

    或人雲。

    持念尊勝陀羅尼二十一反。

    故用此小珠(雲雲)此說亦可爾也。

    但甚狹少也。

    非尊勝陀羅尼一。

    三七反事數多也。

    又雲。

    母珠是彌陀也。

    彌陀達磨是法門主故也。

    法部主故也。

     師曰。

    念珠二露珠表福智二嚴(雲雲)意者十珠者十度也。

    付十度分别福智。

    檀戒忍進禅之五福也。

    惠方願力智之五智也。

    故二珠各表福智也。

    又雲。

    旋轉念珠東寺一說。

    從五十四反轉之(雲雲)彼大師禦念珠五十四又又有母珠故也(雲雲)(長元年中決)。

     師曰。

    先薰香次千轉之樣未見之(雲雲)珠鬘(雲雲)。

     師曰。

    念誦中間勵聲念佛悲願等是專非增加之句耳。

    而世世增加者甚非也。

    隻是山卧之所口始也。

    念誦前入我我入觀用之。

    我身即本尊也。

    即我身其尊曼陀羅也。

    法界者有二義。

    一遍周法界故也。

    一法界即實相也。

    故不遍即法界實相身也。

    念誦間字道觀用之。

    謂本尊心月蓮真言字。

    一一分明字義。

    而我心月亦觀而念誦。

    即彼尊心月字從尊口入我頂連我心月。

    從我口出入尊足連心月。

    如之相續。

    而念誦畢時。

    真言字尊心月止。

    奉觀本尊也。

    或本尊右邊觀部母。

    納入其真言字(雲雲)凡真言行者數息觀成就人故。

    如之觀諸字。

     心無散亂也而瑜伽未熟之人如之分别諸字甚難故。

    胎藏先觀種子。

    次種子熟更加觀一字。

    次熟亦加一字。

    乃至盡一真言分明觀之。

    故胎藏諸尊真言之初安種子字也。

    或疏意雲。

    灌頂為善(雲雲)謂先本尊心月真言字觀之。

    其字即從尊口出灌我頂。

    即我身入納如之。

    從心月中先盡如瀉水無窮同。

    真言字百千萬相續出。

    灌我頂入我身即消罪垢(雲雲)我心不觀月輪。

    唯灌頂瀉入身也。

    初心人是佳矣。

    又唯種子尊心月觀。

    如前字道從尊口入我頂住我心月。

    從我口出入尊足觀(雲雲)。

     又義釋有字輪句輪。

    字輪者唯一字觀之。

    輪者或一字本尊瑜祇輪轉也。

    或隻不輪轉于尊心月觀之。

    而輪者輪摧破義也。

    破業障也。

    句輪者如前字道觀是也。

    念誦之後修三摩地念誦。

    于我心月蓮居真言一一觀字義也。

    順逆觀之(雲雲)。

     或唯種子一字觀之(雲雲)(長久四年九月九日)。

     又雲。

    灌頂為善有二說。

    一于本尊心月布真言字。

    于我心唯有月。

    我念誦之時。

    即本尊之心月字一一出尊口灌我頂。

    順布我心月。

    即從我口出入尊足布心月。

    如之旋轉也。

    如疏文可見之又說。

    于本尊心月布真言字。

    我念誦之時。

    彼字出尊口灌我頂。

    如之無盡也。

    入留我身心也(或文有之。

    可見之)。

     (寬德二年六月九日) 又雲。

    入我我入者。

    先觀我身本尊不二也。

    謂本尊住曼陀羅。

    我亦成本尊身雲。

    從我身顯現曼陀羅。

    于吾八方如本位安布諸尊。

    而本尊入我。

    我入本尊也。

    謂如明鏡浮影像。

    互顯現無障礙也。

     (同日) 師曰。

    本尊觀時。

    本尊坐曼陀羅。

    謂諸尊圍繞。

    又我坐曼陀羅諸尊。

    如曼陀羅之位。

    我四方圍繞也。

    本尊随方光出生諸尊。

    我随方光亦出生我四方諸尊也(東寺正念誦後。

    如常結根本印等了後散。

    念誦任意千萬等念誦遍數滿之。

    如世人常念誦也。

    如淳内供如意輪說等耳永承三年壬正月二十三日)。

     師曰。

    字道正念誦時。

    誦咒心月布字即誦真言。

    口出入本尊心月。

    即出本尊口灌我頂。

    然本尊不念誦。

    我隻念誦(雲雲)或又隻一字旋轉。

    此字分明成又加一字。

    如此諸字觀之(雲雲)而後三摩地念誦。

    于心月上布字。

    一一觀字義也。

    諸字皆觀不可得義。

    此即●本不生義也。

    即中道實相義也。

    謂字皆帶●聲故。

    于諸字皆不可得義也(雲雲)或隻種子字觀之。

    入我我入者入我我入也(長久三年四月上旬長元年中決。

    字道觀念誦之間想之雲雲。

    裡書也)。

     (寬德二年十月十九日說) 師曰。

    兩界念誦前三摩地重不成身。

    隻觀我身如本尊同坐曼陀羅也。

    謂胎界先已成大日身已。

    又更将念誦之時。

    四處輪布字用之故。

    又即大日成身也。

    故入三摩地時。

    重無安種子等成身也。

    金界亦五相成身先已了故重不用也。

    或又用入我我入觀(如常)但此入三摩地并入我我入觀。

    大法不雲之。

    本文不出之。

    但是人師意樂也。

    又是為初行者所用也。

    或行随行法或别尊法修者為所用也。

    但正念誦之間。

    字道觀是所最要也。

    故大法阿阇梨供養法諸會等畢後。

    直加持念珠入正念誦耳。

    又别結根本印明。

    是為初行者所用也。

    為修别尊法者也。

    為修随行者也。

    故大法阿阇梨前諸會中大日印明既結故。

    重不用大日根本印明。

    直入正念誦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