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随要記卷下

首頁
    吒那(開也)怛缽啰(專也)嗢伽吒(别本雲嗢陀伽吒)野提(今開也)薩婆阿具毹(山幹反金剛眼) 阿耨怛啰(無上也) 即誦見真言。

     系嚩曰啰波舍(呼彼令觀壇場) 論曰。

    金剛薩埵。

    親自專為汝開五眼及無上金剛眼。

     次呼弟子遍示壇中諸部事相。

    由此法故。

    為一切如來之所護念。

    金剛薩埵常住其心(别本雲。

    常住汝身心)随彼所求。

    乃至執金剛身。

    無不獲得。

    漸當得入一切如來體性法中。

    次即于道場授與所得部尊密語。

    而令坐一處誦之。

     次引餘弟子。

    其法則同前(已上二事準胎藏界出之) 次引入蓮台(依師傳。

    先引入之前移五瓶。

    若依文意者。

    于此處可移之) 先于花台上想有婀字(義如别文)于婀字上想一圓點(真如圓寂法身涅槃義) 私雲。

    準胎藏。

    凡欲灌頂時。

    用辨事真言。

    加持座物。

    安置蓮花台上。

    阿阇梨複為弟子如法護身。

    先以不動明王用除諸障。

     次即引灌頂弟子入帝釋方門。

    坐蓮花台(以右足踏花門。

    右足踏蓮花台上)令結所得部契(先以寶冠令着之) 次先阿阇梨。

    往于大壇供十二尊(問次第) 次還到灌頂壇。

    向蓮台前花機而坐。

     次供阏伽。

    次塗香。

    次花鬘。

    次燒香。

    次飲食。

    次燈明(各誦其明詠音。

    私謂依此界意者。

    香花燈塗依次供養。

    然後供養飲食) 次阿阇梨。

    自持新淨白傘以覆其上(私謂。

    以左手取蓋葉) 次阿阇梨。

    自手執持白拂。

    拂弟子身。

    阿阇梨自唱吉慶伽陀唐音。

    每句終以白拂三返順排受者肩。

     次誦說其訓耳語受者。

    贊曰。

     諸佛睹史下生時釋梵龍神随侍衛 種種勝妙吉祥事願汝今時盡能得 迦毗羅衛誕釋宮龍王澍沐甘露水 諸天供養吉祥事顔汝灌頂亦如是 金剛座上為群生後夜降魔成正覺 現諸希有吉祥事願汝此座悉能成 波羅奈苑河莊嚴為五仙人開妙法 成就無量吉祥事願汝今時盡獲得 諸佛大悲方便海普利法界衆生界 盡未來際無疲惓四無礙智汝當得 次阿阇梨。

    置白拂至佛前。

    頂禮曼荼羅一切尊。

    然後合掌起立壇前。

    啟白諸尊雲。

    今與受者(某甲)将授五瓶灌頂。

    仰願諸尊海會。

    特垂加悲愍聽許之。

     次擎水灌繞壇。

     阿阇梨取中台瓶捧之三匝順回壇。

    次東方。

    次南方。

    次西方。

    次北方。

    次第取之。

    各繞壇三匝。

    若阿阇梨不得自捧。

    令他人捧。

    阿阇梨在後回耳。

    但受者尚可坐蓮座也。

     次繞了複當更如法加持(已上三種事依胎藏出) 灌頂儀此次雲。

    次令弟子結成本尊契。

    次阿阇梨自結同印。

    誦彼真言。

    加持弟子頂上。

    次結四佛契。

    一一加持之(心額喉頂)次令結五仙契。

    置頂而一一灌頂。

    次以四佛鬘真言。

    鱗次布弟子頭冠之上(已上花山本文)私今依此文者。

    灌頂之前可作五佛加持。

     先佛部加持。

    先合金剛掌。

    便成金剛縛。

    忍願如劍形。

    進力附于背(經名金剛界自在契)誦此密語(記置心上) 唵薩嚩怛他哦多(引)避三冒地涅裡(二合)荼嚩曰啰(二合)底瑟?(二合。

    經無此真言) 次金剛部加持。

    結金剛縛。

    豎忍願度如針是也。

    以印置于心上。

    誦此密語。

     唵跋折啰薩埵阿地瑟吒娑婆摩唅(二合)吽。

     次寶部加持。

    結金剛縛。

    以智定度面。

    相撚稍令曲屈。

    忍願度中分面相撚。

    偃曲如寶是也。

    以印置于額上誦此密語。

     唵跋折啰阿怛那阿地瑟吒娑摩含(二合)怛啰。

     次蓮花部加持。

    結金剛縛。

    豎忍願度稍曲相柱。

    如蓮花葉是也。

    以印置玉枕下誦此密語。

     唵跋折啰波頭摩阿地瑟吒薩縛(亡可反)摩含(二合)颉利。

     次羯磨部加持。

    結金剛縛。

    以忍願度屈入掌中。

    以檀慧智定等如針是也。

    以印置于頂上誦此密語。

     唵跋折羅羯磨阿地瑟吒薩縛(亡可反)摩含(二合)婀。

     已上五佛加持。

    皆令弟子結印。

    随部置心額喉頂。

    各誦其真言。

    阿阇梨又結同印。

    随部加持四處誦真言。

    具支灌頂等不用之。

     次應與其灌頂。

    先想弟子頂有●字。

    上有圓點。

    義同前釋。

    字放光焰。

    熾然赫奕。

    又想。

    弟子心中有月輪相。

    内有八葉蓮花。

    台上亦有●字。

    若得金剛部。

    于婀字門。

    想有跋折羅。

    得寶部者有寶珠。

    蓮花部有蓮花。

    羯磨部有羯磨跋折羅。

    毗盧遮那部想窣堵波。

    師應想。

    己身如毗盧遮那像(自結彼所得部本尊契誦密語而印弟子頂上)執弟子所得部瓶。

    各想其部。

    物體在瓶水内。

    各令結其所得部契。

    置其頂上。

    誦其部密語七遍。

    而用灌之。

     私謂。

    前觀想之間用定印。

    若作阿阇梨灌頂得餘尊者。

    先作本尊灌頂。

    然後次令結五佛契。

    置頂而一一灌頂。

     次應灌頂佛部。

    結三摩耶刀契置于頂上誦此密語。

     唵薩嚩怛他(引)孽戴(引)涅嚩(二合)哩也(引二合)毗灑迦吽(引) 次金剛部結上金剛薩埵契。

    置于頂前誦此密語。

     唵跋折啰薩怛婆阿毗诜者摩含(二合)吽。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