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随要記卷下

首頁
    次寶部結上寶三摩耶契。

    置于頂右誦此密語。

     唵跋折啰阿啰怛那阿毗诜者摩含怛羅。

     次蓮花部結上蓮花三摩耶契。

    置于頂後誦此密語。

     唵跋折啰缽頭摩阿毗诜者摩含颉唎。

     次羯磨部結上羯磨三昧耶契。

    置于頂左誦此密語。

     唵跋折啰羯磨阿毗诜者摩含婀。

     次于彼額上想有●攞字。

    色相如金。

    想兩目上各有●啰字。

    其色如火。

    上生光焰。

    其二足間。

    想種種色為法輪相。

    八輪莊嚴。

    别本雲。

    師複應須入三昧地(雲雲) 私謂别本雲。

    須入三摩地故。

    前觀想之間可用定印。

     次誦薩埵金剛心密語。

    加塗香已塗彼胸前。

    所以作是加持者。

    為令弟子成金剛薩埵故。

    密語曰。

     三摩耶薩怛鑁。

     次系鬘。

     先佛部系鬘。

    文雲。

    複結毗盧遮那契誦本密語(别本有契字)置于彼心上。

    次喉(别本無次喉字)次頂上已即應谛想。

    一切如來秘密勝上頭冠加彼頭上。

    五相文雲。

    結金剛縛契。

    已申忍願度。

    少屈相柱。

    以進力度置忍願度初分外傍已(私謂。

    如上文印三處已然)後于額前以進力度第三結之。

    如系鬘法頂後亦爾。

    結已從頂上兩邊至肚起于檀慧度次第散解之。

    而說此密語。

     唵薩婆怛他揭多鼻三菩提跋折羅阿毗诜遮摩含鑁(乎) 次想。

    自身以為一切如來寶冠莊飾已(私依然和尚意用之) 次四部系鬘。

    各依本部契如上分止觀羽存本契勢。

    于己頭上系灌頂鬘額上頂後如前三繞。

    他皆仿此。

     次金剛部系鬘。

    分本契已想。

    以金剛饨寶所成鬘系其頭上誦此密語。

     唵跋折啰薩埵摩啰阿毗诜者摩含鑁(乎) 次寶部系鬘。

    分本契已以諸寶所成鬘系之誦此密語。

     唵跋折啰阿啰怛那摩隸阿毗诜者摩含鑁(乎) 次蓮花部系鬘。

    分本契已想。

    以一切法所成鬘系之誦此密語。

     唵跋折啰達摩摩隸阿毗诜者摩含鑁。

     次羯磨部系鬘。

    分本契已想。

    以一切羯磨所成鬘系之誦此密語。

     唵跋折啰羯磨磨隸阿毗诜者摩含鑁(乎) 若作阿阇梨灌頂法者。

    應次第如上法應用五瓶。

    以四種鬘鱗次以系其額。

    若随得五部随用一種。

    次如是作已引出壇外換去濕服别着淨衣。

    若是刹利居士著本衣。

    即于壇上置下小床以儭其濕衣(若依胎藏者。

    有種種莊嚴。

    若用之者可依彼文) 次引入坐已。

    師以觀羽執五股拔折羅授其雙手。

    應以種種方便言詞開誘安慰為說頌曰。

     諸佛舍利灌頂儀汝已如法灌頂竟 為成如來體性故汝應受此金剛杵 誦此偈已說密語曰。

     唵跋折啰祢缽提(尊主)微(已桂反體性也)怛鑁(于汝)阿鞞诜者弭(我今灌頂)底[玨/女]吒(住)跋折啰三摩曳薩怛鑁(汝為三摩耶也) 論曰。

    汝已灌頂獲得金剛尊主竟。

    此拔折啰常住。

    汝所為三摩耶。

    複次收取金剛杵。

    若是寶部者。

    又于跋折羅上想有寶珠。

    餘部仿此。

    誦前偈時應改。

    初金剛字為寶珠字。

    諸部準此改之。

     次于弟子本名上加金剛字作名呼之(以本所得部為名号)應誦此密語。

     唵跋折啰薩怛鑁摩含(二合汝也)阿毗诜者冥(我灌頂也)跋折啰娜莽(八名号也)毗曬迦多(灌頂)系(呼聲)跋折啰那莽(某甲) 論曰。

    我與汝灌頂訖。

    以金剛名号與汝作字。

    汝名金剛某甲。

    若是餘部。

    或加寶珠蓮花等作字呼之。

     次又以香花種種供具供養所灌頂者。

    私謂。

    阿阇梨對坐捧供先塗香。

    次花鬘。

    次燒香。

    次飲食。

    次燈明(私謂。

    依此界意者。

    香花燈塗依次供養。

    然後供養飲食。

    又是安然和尚口傳也) 次贊(僧贊也)次贊衆同音四智贊等如供佛(此間受者。

    随所得尊結其印。

    若傳法灌頂人可結大日智拳印)次阏伽。

    次阿阇梨先用●字加持金錍(加命)●瞞字加持明鏡(加命●吽)法輪真言加持于輪。

    法螺真言加持商佉(私雲。

    可有各個印具有師傳) 次師應執小金剛杵。

    子如治眼病法拭其兩目(先右目後左目)便授弟子雙手而告之言。

    善男子。

    世間醫王能治眼翳。

    諸佛如來。

    今日為汝開無明翳亦複如是。

    為令汝等生智惠眼見法實相故。

     說此語竟收取金剛杵(經鏡後收取之) 次複執鏡令其觀照為說說諸法性說此偈言。

     一切諸法性清淨不可得非實亦非虛 皆從因緣現應當知諸法自性無所依 汝今真佛子應廣利衆生 次複收取金剛杵。

    師于弟子當生恭敬。

    此人能紹諸佛種故。

     次師應授以商佉作是告言。

    自今以後。

    諸佛法輪。

    汝應轉之。

    當吹無上法螺。

    令大法聲遍一切處。

    不應于此法中而生疑怖。

    諸陀羅尼究竟清淨修行理趣。

    汝應廣為衆生方便開示。

    善男子谛聽。

    若能如是作者。

    一切如來皆知此人。

    能報佛恩。

    是故于一切時處。

    一切持金剛者之所衛護令汝安樂。

     私雲。

    準胎藏者。

    授螺之時。

    應持法輪置于二足之間。

    并授商佉于其右手而為說偈。

     次阿阇梨。

    次當持傘用覆其上。

    引令旋繞曼荼羅三匝。

    如是行道時。

    阿阇梨當誦吉祥極吉祥等偈。

    或可誦吉慶贊梵文。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