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叁 人生篇

首頁
    們要禮拜的對象,可她的手上也挂着念珠,也合掌念佛,觀音在念誰呢?” 佛印禅師說:“這要問你自己。

    ” 蘇東坡問:“我怎知觀音手持念珠念誰?” 佛印禅師說:“求人不如求己。

    ” 孫中山說:“信仰就是力量!”人生必定要有信仰。

    有了信仰就等于是在坎坷的人生旅程中有了拐杖,可幫助我們跋涉崇山峻嶺;信仰又好像是生命的慈航,可幫助我們由凄苦的此岸航向安樂的彼岸! 在信仰當中,邪信是最不好的,等于是以一盲引衆盲,不但無法到達目的地,還會因而迷失方向。

    邪信之上是不信,不信之上為迷信,迷信之上為正信。

     一些老公公和老婆婆,手裡拿了一炷香,朝神像一跪,嘴裡喃喃。

    雖然别人說他們迷信,他們的精神卻因此而有了依止處,他們将因此而能對生命展現希望。

     當然,最好的還是正信。

    正信的條件有二:一、信仰三寶的崇高;二、信仰自我的價值。

     我們常慨歎佛世距今已遠,所謂“去聖時遙”,但是别忘了還有三寶的力量時時在加被我們!三寶包括佛、法、僧。

     佛,比如光一樣,光的功用有溫暖、照耀、庇護。

    和光一樣,佛陀的慈悲之光溫暖我們,佛陀的智能之光照耀我們,佛陀的福德之光庇護我們。

     法,比如水一樣,水的功用有灌溉、洗滌、成長。

    和水一樣,法水能灌溉潤澤禾苗,法水能洗滌祛除一切污穢,法水能成長滋潤花木萬物。

     僧,比如風一樣,風的功用有吹拂、流通、清涼。

    和風一樣,僧寶的德風可以吹拂衆生,僧寶的德風可以流通社會,僧寶的德風可以清涼衆生。

     佛、法、僧,三寶的重要性就好比陽光、雨水、空氣(風),看來都很平常,實則缺一不可。

    “日光空氣水,人生三件寶”,“佛法僧三者,出世之三寶”,無此則精神慧命難以成長,無此則心靈世界無以升華。

     雖然信仰偉大崇高的三寶重要,但還不及信仰自己重要。

    如果我問你們:佛是誰?三寶是誰?你不知如何回答,那我就告訴你:你就是佛!你就是三寶!什麼三寶?自性三寶!佛陀成道時說“人人皆有佛性”,所以求人不如求己。

    “我是佛”,多麼明理,多麼自在! 承認“我是佛”有些什麼好處呢? 第一,我會改過遷善。

    一個人能直下承認“我是佛”,怎能不改正過失?怎能不努力向善呢?承認自己是佛,對自己最基本的貢獻就是改過遷善而能獲得大利益。

     第二,我能見賢思齊。

    我既然承認“我是佛”,怎能不向“如來行處行”呢?諸佛菩薩有大慈大悲,我能沒有慈悲嗎?諸佛菩薩有大智大慧,我能沒有智慧嗎? 第三,我有包容雅量。

    佛陀的度量能包容天地,我能沒有容人雅量嗎?我既承認“我是佛”,就不會斤斤計較别人的過失;我既承認“我是佛”,就要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人之心恕人”。

     第四,我能随緣放曠。

    随緣的人生多麼美麗,放曠的人生多麼豁達!我對于“諸惡莫作”的發心,要能随緣;我對“衆善奉行”的作為,要能實踐。

    我放大自己,開拓前程,我朝着菩提道努力前進,奮勇作為;我在随緣放曠的生活裡,能夠擔當“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

     第五,我能無私無我。

    “我是佛”了,過去的私心執著我會根除,過去的颠倒妄念我會謝絕。

    我以“無我無私”的心做人做事,我以“無執無求”的态度服務人群;既然無私無我、無執無求,我會尊重别人,我會包容一切。

    或許我一時的作為難以十全,但我會以恒心、願力,經常祈求“我是佛”,讓我心中之佛漸漸發光,在我心中點亮明燈,讓我的自私、我執,都能在淨光下消除。

     第六,我能自覺行佛。

    “我是佛”了,我會自覺别人的教導隻是一時的啟發,今後我必定要自覺。

    我自覺内心的煩惱深厚,我必須要勇敢去除;我自覺我的計較、得失、妄想很多,我也得奮力去對付。

    我自覺我的做人不夠圓滿,自覺我的學問不夠厚實,自覺我的專長太少,自覺我利人的方便不夠,所以我要努力充實自己。

    佛陀的慈悲、般若、解脫,我都能奉行,以期我能像佛陀一樣解脫自在,因為我已承認“我是佛”了。

     佛光菜根譚 用舍心廣結無量善緣, 用淨心遠離貪染色欲, 用禅心安頓順逆境界, 用願心創造圓滿人間。

     真假 兩個天使借宿,到了一個富有的家庭,主人讓他們在冰冷的地下室過夜。

    鋪床時,老天使發現牆上有一個洞,就順手把它修補好了。

    年輕天使問為什麼,老天使答道:“有些事并不像它看上去那樣。

    ” 第二天,兩人又到一個貧窮的農家借宿,主人對他們非常熱情。

    第二天一早,農夫和妻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