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貳·人生的城市

首頁
    一個懂得生活的人,一定要像雲一樣,過得自由自在。

    不要被名缰利鎖自我束縛、自我設限、自我封閉,要如行雲流水般任逍遙。

    所以懂得人生的人,在人生裡面要尋找快樂的人生,要找自由的人生,要找自信的人生,要找包容的人生。

    如果可以寬大包容,那時,自我心中自有無盡财富。

     人生的城市 現在舉世之間,由于交通往來便利,國際旅遊已經蔚為時尚,現代人普遍具有國際觀,因此經常可見一些票選世界十大最适合居住的城市、十大最有文化的名城等活動。

    其實,光是一個中國之大,文化城、教育城、商業城、工業城之多,就不知凡幾。

    茲以“衣食住行育樂”為主題,略述中國的六大城市如下: 一、衣——穿在蘇州。

    自古以來,中國江南的織錦聞名世界,在蘇州、江甯、杭州等“江南三織造”中,蘇州尤有“絲綢之府”的美稱。

    從元代開始,朝廷在此設立織造局,清代有名的《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先生,其先人就曾擔任蘇州織造官。

    古來中國皇帝喜以蘇州織錦作為賞賜之物,一般臣民也以能穿上皇帝所賜的織錦為畢生最大榮耀。

    直到現在,湘繡、蜀繡、粵繡、蘇繡等中國“四大名繡”中,蘇繡仍以繡工細緻、平整,加上針法活潑、構圖巧妙等特色而盛名不衰。

     二、食——吃在廣州。

    有人說廣東人最會吃,他們的吃被形容為“天上飛的除了飛機,地下走的除了坦克以外,其他什麼都能吃”。

    廣東人愛吃、會吃,因其省會廣州位于中國南方,地處珠江三角洲北部,瀕臨南海,與香港、澳門相望,北部則是森林集中的丘陵山區,一年四季,各種山珍海味從各地雲集而來,所以有“食在廣州”的說法。

     三、住——居在揚州。

    揚州地處長江、淮河交彙之地,是中國曆史文化名城。

    自從隋唐以來,不但名人雅士歡喜聚集于此吟詩作畫,尤其康熙、乾隆盛世時,大量的徽商、鹽商雲集在此,一時富甲天下,成為世界十大最繁華的城市之一。

    所謂“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水鄉揚州不但氣候溫和,景色優美,到處有亭台樓閣,垂楊綠柳,自然的風光旖旎,尤其瘦西湖畔的園林群建築之美,享有“園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譽。

    每年到了春暖花開、莺飛草長的季節,更是美不勝收,所以李白有詩雲:“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揚州得天獨厚的生活環境,最适合人居住。

     四、行——行在重慶。

    重慶是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由于四面環山,城區依山而建,道路陡峭,是個有名的山城。

    現代人重視養生,懂得走路對健康的重要,故有“飯後千步走,活到九十九”之說。

    重慶因特殊地形而發展出的“步道文化”,不但成為市容景觀之一,據聞重慶姑娘多數身材高,就是長期走路的結果。

    重慶又有“霧都”之稱,所謂“霧裡看花”,其實在霧裡走路,也是别有一番樂趣。

     五、育——育在西安。

    西安舊稱長安,是古來帝王建都之地,許多帝王陵寝都建造于此。

    自從秦始皇兵馬俑出土,到法門寺地宮發現佛指舍利,據聞西安的地下隻要挖個數尺,就會有寶藏出土,可見西安是中國文化的根源。

    因此,盡管中國錦繡河山,到處都可孕育人才,不過西安是帝王之都,是中華文化之基,在此培育人才,成就其“立功、立德、立言”的教育,最是适宜。

     六、樂——樂在上海。

    人生在世,不是為受苦而來,應該追求快樂,這也是人生正當的希望。

    現在全中國最進步的享受之地,應為上海莫屬。

    上海擁有世界級的飯店、旅館、商圈、娛樂設施等,吸引來自世界各國的人士在此揮金如土,共同締造十裡洋場的夜上海,成為享樂的天堂。

     綜說中國的每個城市,各有其特色,所謂“官在北京、富在天津、遊在昆明、生在杭州、死在柳州”等,中國之大,真是難以細說。

     走出去 現在舉世之間流行一句口号,鼓勵大家要“走出去”。

    要從家庭走上社會,從農村走上都市,從個人走上團體,從家鄉走向世界。

    “走出去”的思潮帶動現在社會經商人士跑遍天下,觀光旅遊大衆也是看盡世界風光,随處可去。

     走出去,不是在有形的空間上從這裡走向那裡,而是從愚昧執著中走上開放的人生,從自私頑固的性格走出一個擁抱大衆的開闊心胸。

    因此,人生不是隻有身體走出去,而是要把思想走出去,要把心胸放大開來。

    走出去,不是平面上的走出去,要能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樣的人生才算是“走出去”。

     人要“走出去”才有前途,到底要走到哪裡去呢? 一、走向光明的地方。

    光明人人喜愛,黑暗無人歡喜。

    你看,夜晚一到,都市死寂一片,沒有行人;商場關門,沒有人購物;機關打烊,工廠下班,為的都是因應黑暗的來臨。

    雞鳴天曉,每一個人又都走了出來,學生上學去,公務人員上班去,士農工商開始一天的工作。

    光明是非常可貴的,躲在黑暗之處不是人所喜歡的,所以人生在思想上要走向光明、走向喜悅、走向光天化日的地方。

     二、走向正義的方向。

    人要走出黑暗,但是縱使在光天化日之下,“是非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