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位也。
虛圓月輪印者。
雲虛心合掌印也。
次生阿浮昙位雲寶生。
外縛印雲羯磨印。
大供養會是羯磨事業也。
印母說金剛縛。
次說智拳印。
言大日羯磨印。
不解前印。
即分作智拳羯磨印。
阿閦等四佛印。
自縛生外縛羯磨本也。
外縛法界虛空藏印母也。
薩埵印者。
普賢薩埵印。
是一切義成就菩薩也。
釋迦異名也。
中台法界。
虛空藏即釋迦也(深秘口決)此經北方四親近随一金剛業菩薩持綠寶。
是菩薩極也。
綠以青色為體。
青色菩提心色。
即菩提涅槃無别體義也。
釋迦者法界虛空藏者。
各具五智意欤第九識理第八識智不二。
言第七識也。
三縛顯心外時。
第九識顯前五識。
第八識顯第六識也。
此前五識内證言。
法界虛空藏行者全體也。
北方四親近菩薩四大虛空藏也。
得寶體金剛虛空藏。
磨玉位寶光虛空藏。
雨寶蓮華虛空藏也。
寶施他業用虛空藏也。
五佛轉成五大虛空藏。
毗首羯磨三昧耶者。
釋迦牟尼印也。
忍願合峰如針者。
是一辨寶珠也。
獨古義。
獨一法界之義。
行者平等智身。
如三古者。
三辨寶珠也。
如寶形者二義。
二中二風二大共寶形。
是三辨寶珠。
如蓮葉者。
二中上二風寶形。
二風寶形異也。
業用虛空藏印。
三辨寶珠。
南方三辨内證。
北方三辨外用也
舍利法事
種子。
●
●有義如釋迦法。
今此三界皆是我有等(文)此也●入滅之後。
荼毗焰火也。
入南方寶生火光此也。
即此雲入不空王三昧釋尊入滅後。
碎身利益衆生。
成如意寶珠雨寶。
今舍利大牟尼尊。
無始以來。
為利生遍法界。
舍身命無空芥子隙。
成有情成非情。
現身形随衆生身心。
大日經疏雲。
示種種諸趣所喜見身。
說種種性欲所宜門法。
開觀照門(文)成非情時。
五谷等草木果實。
衣服舍宅。
山河大地。
土砂礫等。
并碎身舍利益也●末法神咒經雲。
我滅度之後。
分布諸舍利。
當隐諸相好。
變身為此咒(文)但有二身。
真身·化身。
若能供養者。
福德無有異。
此咒亦如是。
一切諸天人。
能生希有心。
受持及供養。
所得如我身無異。
此咒王功德(文)菩提場經雲。
若人誦此真言者。
身為法界舍利塔。
一切要言皆成如來法音(文)示雲。
如意寶珠者。
如來分身。
今舍利是也。
行者前五識身骨。
即大日如來身骨也觀行。
為深秘●字濁世末代衆生。
不堪見佛身故。
以大悲方便。
入寶生三摩地。
即變身成●字。
字變成如意寶珠。
寶珠馱都也。
故●者。
五佛共入寶生三摩地也。
因果不二成●字。
此位現種種身。
利益衆生。
故三十七尊出生義雲。
我能仁如來。
入不空王三昧(文)舍利者。
一切衆生佛性也
寶生印
二火為寶形事。
歸釋迦内證。
成寶珠也光明真言法事
種子。
●三形。
塔婆
●字者。
五點具足字也。
于●有光明義。
天竺有王。
号如梵天王。
受重病失術方。
時有聖人。
書●字七日七夜煎之。
為大王浴之。
即時消除重病。
從身放五色光。
是則于●有光明故放光。
各具五智故有五智光。
●字用也
三形事
塔婆者。
五字所成之塔也。
五字各有光明。
故所變之塔有光明。
依之以塔為三形。
如梵天王煎●字浴之。
從身放光明。
一切衆生。
皆悉五字五輪之體。
我身即光明之體故。
迷前不放光。
悟時本身德有光明義。
此故人法和合放光
印事
五古印指端各觀有光明。
五字明放五色光故也。
手足指有光明故。
名百光遍照。
依之以胎大日為本尊也。
次金剛界大日本尊用時。
智拳印●●●●●也。
瑜祇經金大日宮殿雲光明心殿。
光明者歎心覺德。
殿者明身心互為能住所住。
說智拳印雲破無明黑闇引攝無上菩提(文)阿彌陀本尊事。
無量光佛名也。
以光明照十方衆生故也。
智慧義也。
阿彌陀大日如來智用。
以大日為本尊時。
以阿彌陀部主也。
阿彌陀法界寶印。
阿彌陀大日一體也。
不空罥索本尊。
出大毗盧舍那不空罥索經。
此索五色五智之索也
五色光印
右五指觀五色光明也。
五指者●●●●●也。
即日輪五智如來也。
入光明三摩地。
此言日輪也。
右掌月輪也不動本尊事者。
在常在地獄願。
文雲。
大聖明王無其所居。
但住衆生心相之中(文)住衆生心故。
随衆生入地獄。
地獄火焰成火生三昧。
照衆生煩惱黑闇。
此光明真言也。
以不動本尊也。
又用尊勝陀羅尼事。
光明真言法尊勝法尊勝法名破地獄法也。
尊勝陀羅尼功能。
放光明照地獄黑闇。
救受苦衆生雲。
法界悉無非光明真言。
光明者。
以自受法樂義為光明。
森羅諸法。
待四季轉變。
雨露芳緣。
長養。
皆自受法樂光明也(已上畢)
永祿六年(癸亥)卯月十六日城賢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