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有情非情。
皆悉不被此甲胄。
無繼身命。
諸佛化用。
非此甲胄者。
無化度利生義也
右手持五古當胸事
十界平等無二。
顯自心曼荼羅。
東方最初淨菩提心之故當胸。
胸心也。
東大圓鏡智也。
于薩埵有理智薩埵。
持智十六大生。
左手持鈴。
十界入理門。
止聲歸自證。
表理十六大生。
以鈴當腰。
歸●字本理。
●字自性之●字也。
表本有理智也
根本印事
二手金剛拳。
二頭指仰。
并相系而鈎結當心。
風指是命風。
左風指衆生命風。
右風指諸佛命風也。
迷悟一體結。
由此印成就本有金剛薩埵也又印。
結胄印。
此甲引合結義也。
顯法爾不二之義。
不和合六大。
無五智圓滿之義。
左右風指首。
觀 ●●二字。
右 ●大智方便故。
悲愍衆生下。
左●字大悲方便故。
驚覺諸佛。
上求菩提下化衆生之義。
和合實義名本有常住之薩埵。
●字言大智●字言大悲事。
教時義雲。
●字文殊問經瀑流(雲雲)涅槃經 ●者名煩惱。
煩惱者名曰諸法(文)莊嚴經雲。
唱烏字時出空點●字也。
文殊問經雲。
是息憍慢聲。
●字慢(雲雲)又雲。
是聲結聲(文)莊嚴經雲。
出永斷一切道聲(文)二風端流出者。
青組者。
青色春色。
春色東方發心之色春諸草木青色也。
此金剛薩埵命根也。
左右二風●也。
命根體也。
大日經疏第十雲。
經中命者。
所以風者想也想者念也。
命根出入息之相(文)此尊金剛薩埵也。
然不言薩埵言延命。
本有修生二義。
本有時。
一切有情于心質中。
有一分淨性等雲。
乃至輪回六趣。
亦不變易(文)此本有常住之延命也。
修生時。
左手持金鈴。
是付色法不祥中夭命根人持之。
成延命之義。
不祥短命之命根者。
持之故成長壽之義。
此故雲延命。
又雲。
金剛薩埵者。
第八圓明體。
第八識者。
●字風輪之體也。
風輪者衆生息風。
第八識色心之中心法也。
命根之體。
為命根薩埵。
供短命怖畏身壽命也。
持鈴杵。
杵表薩埵。
三十七尊初也。
鈴鈴菩薩。
三十七尊終也。
一期運命三十七尊住心上故也。
三十七尊供成功德。
壽命長遠之計。
無過此尊也
法華法事
種子●。
又●三形。
率都婆。
又缽
壇上安置經一部事。
法曼陀羅為本尊義也。
本迹二門兩部大日也。
此故以經為本尊也。
又本尊塔中安釋迦多寶也。
本有修生。
修生時。
釋迦多寶為本尊。
本有時。
釋迦多寶台金兩部大日雲也。
于法華實相中道理。
分之為本迹二門。
本迹二門。
是兩部大日。
于此大日有四德。
金界大日為四智。
胎界大日為四佛也。
以蓮華為法華體。
八分肉團即八葉蓮華也。
弘法大師釋雲。
觀蓮知自淨。
是則胎界大日義也。
見果覺心德(文)是指金界大日也示雲。
八歲龍女。
于海中唱内證成道。
顯法華現誠明證。
生死大海即法性果海。
大海者即●字智水。
此智水為平等一味雨。
灑三草二木。
實指生死大海。
龍女一切衆生凡體也。
●字率都婆。
付大法行秘法時也。
付法身内證位行之。
●缽是付用應化身行時用之。
于釋迦有多種。
一代教主釋迦。
付之如有四教教主。
曼陀羅第三重釋迦。
五智随一釋迦。
以釋迦多寶為兩部大日。
深秘釋迦也。
此土不二自性釋迦。
即法性大日也。
●●釋迦(智金心菩提)●多寶(理胎色)莊嚴經說涅槃點雲。
于一切法皆滅沒生。
故雲涅槃點也(文)金剛頂經說。
●字有不可得(文)有者二十五有三有等也。
法華經說。
今此三界。
皆是我有(文)說破有法三出現世間。
是有義也。
以缽為三形事。
又有義。
以法界為缽體。
所納物三界六道一切衆生也。
呑食之。
為令成法性平等一味。
釋迦利益衆生方便也。
正像末三時。
以缽功德利之。
劫末為金剛夜叉。
直呑啖一切衆生化之也。
釋迦者(生身外用)多寶者(内證法身)問。
破有實義如何答。
大日經雲。
心王毗盧遮那成自然覺。
爾時一切心數。
無不即入金剛界中。
成如來内證功德差别智印。
如是智印。
唯佛與佛乃能知之(文)心王心數共如來内證功德覺知即破有義也。
天台同居分身寂光地湧觀了。
鹹信一道無偏。
同居分身諸佛雲。
地湧菩薩雲寂光。
實破有雲義也。
破有之義雖多。
不能委記之●字通能所。
所破時有體者。
三界六道也。
故雲今此三界皆是我有。
其中衆生悉是吾子。
衆生發心覺道破有義也。
實三界六道衆生。
不如實知之義有義也。
九界六道并曼陀羅聖衆即破義。
●體佛界所具九界也。
涅槃點九界即佛界也。
●字明三轉者。
●多寶。
空點釋迦。
即如次理智之故。
釋迦内證多寶。
多寶外用釋迦也。
多寶内證釋迦。
釋迦外用多寶也。
此内證外用。
色心之二法。
色心不二言●字也。
此法習四種曼陀羅時。
種子并法花文字。
乃至世俗文字。
并法曼陀羅也。
缽塔三摩耶曼陀羅。
羯磨通三。
釋迦(果金生身)所座(不二)一切衆生即體也。
于凡身表有遮那三身也。
以此三身為色心時。
塔所座一也。
塔色也。
三尊心也。
經說金座。
又經師子座雲。
金座者二佛不二體也。
師子座師子啖食諸獸。
攝入一身。
釋迦缽盛三界衆生啖食之。
令為法性平等之一味。
故坐師子座也慈覺大師禦釋雲。
色身二法即二佛也(文)塔五字五大所成胎也。
所座一字所成之體是金也。
一字者●字也。
金座者●字也。
證成佛●地座也天台意。
二佛同座三谛圓融之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