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授法日記(金記)(明德二年辛未四月九日始之)

首頁
    源豪記 一。

    名義事。

    梵雲縛曰羅翻金剛也。

    金剛者譬名也。

    二義有之。

    一堅固義。

    二利用義。

    又有三義。

    一不可破壞義。

    二寶中之寶。

    三戰具中勝。

    此外諸義有之。

    委疏見。

    建立道場等如胎。

    門前灑水加持降三世印明者。

    右拳頭指舒左右轉各三反。

    真言雲。

    唵ニサンババサラ吽。

    大咒用人有小咒用也。

    其故成身時用大咒。

    加持時可用小咒故也。

    此印名獨古印。

    兩手半手有之。

    今所用半手獨古也 次淨地印。

    現用火印也。

    以此真言依加持地。

    器界清淨也。

    譬如清淨物盛時。

    先淨其器。

    器界所依。

    身能依也。

    仍先淨所依次淨能依也 次淨三業。

    前淨地今淨身。

    法悉地成就也。

    觀法本性者。

    一法無非真如。

    身有三業(殺盜淫)口有四業(妄語绮語惡口兩舌)意有三業(貪欲嗔恚邪見)此十業依此印明成清淨。

    實體清淨故也。

    故雲本淨也 次觀佛。

    見空左右異說有之。

    今如文見右。

    右見意右觀也。

    故雲觀佛。

    仍右相葉也。

    見左義定中佛見意也。

    左定心也。

    真言●縛曰羅馱都●雲欠虛空義。

    ハサラタトハン大日真言也。

    大日一切佛故。

    虛空一切佛見義也 次警覺。

    此界不上下也。

    儀軌金剛起雲。

    諸佛皆入定。

    依此印自金剛定起故也” 次四禮。

    諸尊自定起故。

    先作禮也。

    先各各觀種子字。

    次成三摩耶形次成尊形。

    次禮佛也。

    字色事。

    東黃南青西赤北白異說有之。

    現用是也。

    每方散印首低禮樣可修。

    然衆座行法見惡カラサル樣也。

    微塵數者心所也。

    種子三形唯一成金剛薩埵時。

    成微塵數薩埵也。

    金剛薩埵者。

    普賢也。

    左持五古。

    右持鈴也。

    先心上觀吽字。

    字變成五古。

    五古立觀之。

    然遍身成五古也。

    即我身五古。

    其心中微塵數心所。

    凡心所教教配立不同也。

    小乘四十六。

    大乘六。

    真言微塵數也。

    仍微塵數金剛薩埵成視也。

    心王者正心體也。

    心所者所起念也。

    胸心城事世間王住給處如雲都城。

    心王所居故心城雲也次南佛。

    金剛藏者。

    虛空藏也。

    以五佛冠灌一切佛頂者。

    我成佛道時。

    十方諸佛。

    又我可授灌頂也。

    灌者着義也。

    又灌字カサル雲讀有之。

    此處此字訓相應古沙汰有之次西佛。

    金剛法者。

    觀音也。

    西方轉法輪智故。

    轉法輪給請也次北佛。

    業金剛者。

    羯磨也。

    又名普金剛。

    羯磨四方普有杵故也。

    金剛業者。

    彌勒也。

    阿閦置心事。

    東方大圓鏡智第八識本故也。

    南佛額寶冠處故也。

    西佛置口事。

    說法智故。

    北佛置頂事。

    頂戴供養義也 次金剛持大。

    四禮雖拜諸尊。

    尚似限四佛。

    仍以此印拜諸尊故。

    又名普禮印也。

    或又四禮四佛禮。

    此大日禮也。

    付此用印異說多之。

    然現用先金剛部印。

    真言ハサラヒツ悉誦轉時。

    真言無之。

    轉終合掌膝直手磨祈願也 次供養文唱禮。

    此界不用事有之。

    本說胎藏出故。

    然現行用之。

    長日胎金共略之也 次五悔。

    通用普印。

    每度頂上散之。

    或胎藏五悔印真言用事有之也。

    禮拜畢歸命佛意也。

    先作禮正等覺者佛寶。

    最勝妙法者法寶。

    菩提衆者僧寶也。

    清淨業者白業也。

    善業白業雲。

    惡業黑業名之。

    前禮五佛。

    今禮三寶也 次忏悔。

    前佛歸命。

    今自罪障忏悔也。

    無始者。

    生死無際故雲無始。

    諸有者。

    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是名三有。

    此中具二十五有在之。

    仍諸有雲也 次随喜。

    忏悔終三寶随喜。

    不用随喜者。

    功德淺也。

    福智聚者。

    六度中前五福也。

    第六智也。

    諸佛菩薩。

    積此福智故聚雲也。

    金剛三業者。

    真言所修三業功德也。

    二乘并凡夫作善。

    悉随喜故。

    緣覺聲聞及有情雲也 次勸請。

    善根随喜請佛也。

    是諸佛住世請轉法輪二具足也。

    一切世燈者。

    佛菩薩也。

    以智慧光照世間故也。

    坐道場者。

    菩提心也。

    淨名經直心是道場也。

    覺眼者佛眼也。

    四眼具足名佛眼。

    世間集諸流如名海。

    開敷者如蓮花鮮清開雲也 次發願。

    此即回向也。

    八難者。

    一生佛前佛後難。

    二生地獄難。

    三生傍生難。

    四生餓鬼難五生北州難。

    六生長壽天難。

    七世智辯聰難。

    八諸根不具難。

    宿命住智者。

    三明中宿命智也。

    相嚴身者。

    相好莊嚴形也。

    波羅蜜者到彼岸義也。

    到五種彼岸故也。

    謂一檀二教三利四行五果也。

    富樂豐饒者。

    萬德圓滿故。

    一阙事無之。

    如雲極樂。

    生勝族者生佛家故也。

    眷屬廣多者。

    菩薩聲聞為善友故也。

    四無礙辯者。

    一法二辭三義四辯也。

    十自在者。

    一事自在。

    二心自在。

    三莊嚴自在。

    四業自在。

    五生自在。

    六解脫自在。

    七欲自在。

    八神力自在。

    九法自在。

    十智自在。

    六通者。

    一天眼二天耳。

    三宿命。

    四他心。

    五漏盡。

    六神境也。

    諸禅者。

    八禅定。

    謂四靜慮四無色也。

    金剛幢者。

    是大悲門菩薩也。

    表下化衆生。

    普賢者。

    菩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