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丁酉再亂

首頁
    借水桶。

    朝廷為你國耗費錢糧軍馬,你們就這麼不信任我們?咱們後面能看到,邢玠因為别的事給朝鮮國王下文申饬,口氣十分惡劣,帶着一種不耐煩的情緒,根子就在于熱臉貼了冷屁股的結果。

     屯田的事黃了,那麼隻能換一種辦法去拖延日本人。

    楊鎬在戰争行将爆發前的五月,煞有其事地給秀吉寫了一封信,勸誡他盡快收兵回國。

     他在信中寫道:“爾已六十餘歲,壽命幾何?子未足十齡,孤弱何恃?聞各島之酋,俱觇爾隙,欲為複仇,報怨之舉……一旦諸島内變,若蕭牆禍起,清正諸将,各個思欲為王,豈肯各居爾下耶,将來又肯居爾子之下者也!” 你已經六十多歲了,還能活多久?你兒子連十歲都沒有吧?萬一你死了,他們孤兒寡母靠誰去?你們日本島上大大小小的諸侯,都等着你死了以後報仇呢。

    萬一那些人野心勃勃打起來,就是一場不得了的内戰,加藤清正那些人肯定各個都想當草頭王,都不會甘居你之下,更不會甘心在你兒子,到時候可怎麼辦喲。

     楊鎬的預測,與秀吉死後的日本局勢驚人地相似。

    先是加藤清正與石田三成的決裂,然後是東、西軍在關原的會戰,最後德川家康一步步逼近龜縮大阪城的豐臣秀賴與澱姬,結束了短命的豐臣政權,開創了德川幕府。

     這倒不是什麼特異功能。

    隻要是人類社會,無論國情、政治體系、文化經濟、意識形态的差異有多大,政治和利益的運轉規律都大抵相同。

    楊鎬這樣浸淫于大明官僚體系許多年的專家,打仗不見得行,搞這一套分析那是行家裡手。

     曆史上沒留下秀吉看到這封信的反應——以秀吉那時的心性,估計看了也是嗤之以鼻——他更沒有因此而中止戰争的步伐,實在可惜了這一封預言書。

     很快時間便推移到了七月十五日,丁酉再亂的第一個高潮。

     從萬曆二十五年年初開始,日軍部隊源源不斷地從九州經對馬島登陸朝鮮,持續了半年多的時間。

    這是日軍最虛弱的半年,如果能夠在對馬與釜山之間的洋面予以截擊,輕則打亂日軍部署,重則直接廢掉日軍的這次攻勢。

     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有一支強大的水軍。

     這可真是撞到槍口上了。

     朝鮮别的什麼都缺,惟獨不缺強大的水師。

    盡管李舜臣不在了,但朝鮮水師還是原本人馬,中層與基層指揮官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艦船陣容比壬辰時還要龐大許多。

     可奇怪的是,從一月十四日到七月十四日這六個月時間裡,朝鮮水師卻是紋絲不動。

     在這寶貴的六個月時間裡,朝鮮水軍幹嘛去了? 别忘了,他們有一位号稱“自沉大将軍”的統帥——元均。

     元均在這六個月時間裡,隻做了一件事:搗亂。

     他接替李舜臣以後,把之前李舜臣所有的規矩都廢除了。

    這個心理可以理解,新官上任嘛,不否定前任怎麼體現自己的能耐?關鍵是,廢除了舊規矩以後,元均根本沒能力拿出新的水軍條例來代替,這一下子整個朝鮮水軍處于既無規矩也無條理的混亂狀态。

    偏生元均還剛愎自用,極其敏感,誰敢有半點怨言,就立刻大闆子招呼過去,搞得水軍個個人心惶惶,士氣以極快的速度跌至谷底。

     面對這番亂象,元大都督根本不予理睬,每天隻知道酗酒和大吃大喝。

    他一頓飯能吃多少呢?史料記載是一鬥白米飯,五條魚、三四隻雞,可以算得上是海量了。

    六個月胡吃海塞下來,朝鮮水軍亂象橫生,元均自己倒吃成了一個大胖子,連走幾步路都氣喘籲籲。

     古今中外的無能将領有很多,但像元均這種全身心無能到如此徹底的,還真是不多見。

     這邊廂元均吃得腦滿腸肥,那邊廂日本已經開始磨刀霍霍,打算拿朝鮮水軍開刀了。

     朝鮮水軍在壬辰戰争期間威名赫赫,打得日本人聞風喪膽,秀吉以下惶惶不可終日。

    即使如今李舜臣已經被幹掉了,可日軍仍舊不敢小觑這支群龍無首的海上雄師。

    為了能夠徹底打垮朝鮮人的艦隊,日本幾個方面軍破天荒地開始了聯合作戰,制定了一個相當毒辣的“朝鮮艦隊攻略作戰”計劃。

     這個攻略計劃仍舊由小西行長開局。

     小西行長首先派出了金牌小細作要時羅,讓他再次前往慶尚右兵使金應瑞的營中探訪。

    金應瑞一見要時羅來了,十分親熱,好酒好肉地款待——要知道,當時李舜臣剛被貶谪,朝鮮方面仍舊認為要時羅上次送來關于加藤的情報是真的,也就仍舊天真地認為他是朝鮮人民的老朋友。

     要時羅酒足飯飽,告訴金應瑞:日本将于近期對釜山展開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