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丁酉再亂

首頁
    一次大的增援行動,會有大批物資運抵朝鮮。

    如果朝鮮水軍能夠于半路截擊,将會大有收獲。

    金應瑞不虞有詐,立刻把這份情報通報給權憟,權憟當即通知元均,讓他尋機殲敵。

     元均其實并不太願意動彈,可李舜臣正是因為不願出擊而被彈劾,自己如果也按兵不動,搞不好會被柳成龍他們以同樣的理由弄下去,那可就太虧了。

     權衡再三,元均終于不太情願地帶着朝鮮水軍出發。

    為了确保萬一,他把三道水軍的主力都帶上了,足有船艦四百餘艘,浩浩蕩蕩地逶迤一路。

     而這一切,早被日軍安排在附近山頭的間諜看得一清二楚,朝鮮水師出擊的消息,很快傳回釜山本陣。

    小西行長寫了封信:“敵人已經到,接下來看你們的了。

    ”收信人是藤堂高虎、加藤嘉明、脅坂安治。

     七月初八,元均所部來到了熊川前洋,這裡距離釜山已經不遠了。

    前鋒慶尚右水使裴楔帶着兩條大船與島津家的幾條海哨遭遇,裴楔很快打敗了,還搶到了兩百多石糧草。

    元均一聽,膽子大了一點,傳令全軍前進至絕影島附近海域。

     到了絕影島附近,忽然急促的警報傳遍了整個朝鮮艦隊:“日軍千餘艘船,蔽海而來!”。

     元均一聽,樂了,這大概就是要時羅說的日軍補給艦隊了吧,可又過了一陣,他發覺不對勁了。

    日軍這些黑壓壓的全是戰船,甲闆上裝的不是糧草,而是盔明甲亮的日本武士。

     這支艦隊,是日本新水師——因為老的已經被李舜臣燒得差不多了——的主力部隊,以藤堂高虎、脅阪安治、島津忠恒為先鋒,加藤嘉明為後援,還安排餓了鍋島勝茂作為預備隊,總兵力達到了五六千人,這些李舜臣的手下敗将摩拳擦掌,準備一雪前恥。

     為了這次攻擊能夠順利進行,日本水師下了血本,不僅艦船七成以上都是和談期間造的新船,而且連指揮系統都做了變更:不再像從前幾個小大名帶着不同籍貫的海賊各自為戰,而是統合到了一起,給了一個第六軍團的番号,以長曾我部元親作為統帥,行動效率較之以往大幅提高。

     一見日軍氣勢洶洶的陣勢,元均居然不害怕,下令迎擊。

    他跟在李舜臣後頭也打了好幾仗,早克服了對日軍的恐懼心理,擁有心理優勢。

    按照他的想法,同樣一批艦隊,李舜臣那個小癟三都能打敗日本人,我為什麼不能? 可元均偏偏忘了,為将者要審時度勢,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戰法不能一概而論,李舜臣帶兵,每一戰都是精密籌劃,從來沒有說隻要一看見日本人就拉竿子上。

     當時朝鮮軍的所在位置是絕影島與大陸之間的狹窄海域,而日軍是自上風處自東向西進攻。

    這日、朝近一千條船簇擁在如此局促的海域,誰也無法展開陣形,最終會演變成一場混戰——而朝鮮水軍的作戰習慣,或者說李舜臣的作戰習慣,是在寬闊洋面以高效率的陣形跟敵人打運動戰,利用自己船大火器犀利的遠程優勢消滅敵人。

     所以這時候,朝鮮水軍應該做的事情,是撤退。

     這一點元均沒看出來,有人看出來了。

     先鋒官裴楔是李舜臣麾下的老人,對海上戰法十分熟稔。

    他見勢不妙,對元均說此時風高浪急,又趕上陰天,而且絕影島海域狹窄,不宜倉促應戰,應該後退觀望。

     可元均膽色上來了,壓根不聽裴楔的建議,仍舊堅持進攻。

     既然主帥堅持開戰,要打就打呗,總比自己鑿沉了強。

    于是朝鮮水師一邊嘟囔着自家主帥的“光榮”戰績,一邊緩緩展開隊形,按照李舜臣制定的作戰條例準備戰鬥。

     這時候元均又開始添亂了。

    他看到遠處日軍的戰艦不斷增多,不斷靠近,開始心虛了。

    他不斷地下達各種命令,一會兒要求來個鶴翼陣,一會兒又下令編個雁行,過了一陣又改主意了,讓全軍環繞在旗艦周圍。

     要知道,朝鮮水師規模不小,絕影島附近又狹窄,因此每一次陣位的調動都要大費周章。

    元均的這些前後矛盾的命令,讓水軍無所适從,疲于奔命。

    這個時候,就體現出統帥的重要性了。

    元均這個大外行的命令前後不一,讓朝鮮水軍一會兒進,一會兒退,再好的隊伍,也經不起這麼折騰。

     等到了日、朝艦隊差不多要接戰的時候,元均看着水面密密麻麻的船隻,忽然想通了,他意識到裴楔言之有理,連忙下達了一個讓全軍大吃一驚的命令:後撤。

     可這時候跟剛才情勢不同,敵人已經壓了上來,後撤隻會自亂陣腳。

    可元均是一軍之主,水師又是一個極其講究紀律性的團隊,朝鮮艦隊沒有别的選擇,隻得硬着頭皮後退。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