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時間的盡頭——後篇:瞬間就是永恒

首頁
    個。

    但是沒有了時間軸,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因為沒有第四維的因果約束……四維時空這個概念估計你也不明白。

    ” 我:“不,我明白。

    ”突然間很感激說人類是四維蟲子的那個少年,沒有他我今天什麼也聽不懂。

     他:“你明白?那好,我繼續說。

    因為沒有時間軸了,也就不存在過程了,在時間的盡頭,所有的過程其實就是沒有過程。

    因果關系需要有先有後,沒有了時間,先後這個概念也就不存在了。

    ”[4] 我覺得有點明白了,但是由衷地感慨這一步邁得真難——我是指理解。

     我:“好吧,那麼您解釋一下在沒有時間的情況下,意識會怎麼樣?沒有時間也就沒時間思考了對吧?” 他:“誰說我們的意識和我們在一個時空了?意識是由我們的身體産生的,但是存在于相對來說比我們的身體更多維的地方。

    ” 我覺得這句話比較提神。

     我:“您等等啊,您是在否定物質世界對吧?” 他在笑:“不,我不否定物質世界。

    我有信仰不代表我必須就去否定物質世界或者宇宙的存在。

    上帝也好,佛祖也好,安拉也好,隻是哲學思想。

    思想産生于意識,我說了,意識不屬于這個四維世界。

    來自意識的思想推動了人類的發展和進化,這講得通啊,不矛盾。

    ” 我:“嗯,這個可能有道理……為什麼話題跑到哲學上來了?” 他:“你沒發現嗎?不管你說什麼話題,說到最後全部都會涉及哲學。

    ” 我:“好像是這樣……” 他:“我們的祖先曾經從哲學的角度描述過不同的時間流:洞中七日,人間千年。

    隻不過那會是一種從哲學角度的推測。

    ” 我:“這個聽說過……” 他:“對你來說時間的盡頭讓你很不理解,但是如果你把我們用薄膜假設的平面空間再好好想一下你就明白了。

    從唯物的角度确認不同的時間流存在,這沒問題。

    達到了重力平衡,也就必定會有一個點屬于時間的盡頭。

    ” 我:“這個我現在清楚多了,實際上我不理解的是怎麼去。

    ” 老頭松開盤着的腿下地站了起來:“最開始沒有生物,後來有了;最開始沒有地球,後來有了;最開始沒有太陽系,後來有了,銀河系也一樣,宇宙也一樣。

    是所謂的憑空嗎?憑空就違反了物質世界的物理法則。

    但是,真的不是憑空嗎?無線電你看不到,紅外線你看不到,X光你看不到。

    但是不管怎麼難以理解或者不可思議,這一切的确存在着。

    一個唐朝的人來到我們的時代,看到有人拿着移動電話唠唠叨叨,他會覺得這個時代太神奇,簡直是魔法,是仙境。

    實際上呢?是嗎?吃喝拉撒哪樣少了?這隻是科技的進步,對不對?假如那個唐朝人比較好學,努力學習我們這個時代的生活,等有一天他也拿着移動電話說話,手裡按着電視機遙控的時候,你再把他放回唐朝,你認為他說的誰信?我們學習曆史,可以認識到我們自己的文明發展,所以不覺得是什麼魔法。

    移動電話也好,電視也好,隻是日常用品罷了。

    冷不丁把你扔到1000年後,你就是剛才來過這個時代的唐朝人。

    ” 我認真地看着他。

     他:“唯物論也好,唯心論也罷,其實沒什麼可沖突的。

    隻要不用自己所掌握的去禍害别人,那就算自我認識提高了,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像我前面說的:你不相信并不能影響客觀現實的存在。

    時間的盡頭存在,而且我也的确去了。

    你是否認同,不是我的問題,是你的問題。

    ” 我歎了一口氣:“好吧,我承認您是仙級的……您原來是做什麼的?” 他笑了:“我隻是個精神病人罷了,曾經是個哲學老師。

    ” 我:“……對了,我想問一下,之前有些患者好了是怎麼回事?還有您跟那些患者說什麼了?能把他們的情緒調動起來。

    ” 他:“我帶他們去了時間的盡頭。

    ” 我無奈地看着他,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眼前浮現出朋友鎖上門離去前的壞笑。

     然後我們的話題逐漸轉入哲學,我發現,哲學基礎紮實的人差不多都是仙級的。

    對于時間的盡頭,我理解了,但是對于他說去過,我不能理解。

    或者說,以我對物質世界的認識來說,我不能理解。

     朋友開門接我的時候,依舊挂着一臉欠揍的壞笑。

     等他下班後,我們一起走在去吃飯的路上,我問他:“你聽過他的言論嗎?” 朋友:“時間的盡頭吧?我聽過,聽暈了,後來自己看書,勉強聽懂了。

    ” 我:“你信嗎?” 他:“你先告訴我你信嗎?” 我:“我不知道。

    ” 他:“我也不知道……不過,他跟我說過一句話我好像明白點了。

    ” 我:“什麼話?” 他:“嘗試着用唯物的角度去理解,瞬間就是永恒。

    ”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