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9、迷失的旅行者——前篇:精神傳輸

首頁
    宙的地球……有大學吧?” 他:“我是學人文的。

    ” 我:“你們的政府為什麼不派士兵或者物理學家過來,而派人文學家過來呢?” 他看着我不說話。

     我的确有點兒說多了,隻好回到正題:“好了,也就是說,你也不知道怎麼傳輸過來了對吧?因為你不是技術人員……” 他打斷我的話:“我知道怎麼傳輸。

    ” 我和量子物理學教授飛快地對看了一眼。

     我們幾乎同時問:“怎麼做到的?” 他:“數據壓縮。

    ” 量子物理學教授:“你能說得詳細點兒嗎?” 他:“是把我的個人信息轉變成數據後,通過電子,實現在這個宇宙重塑。

    ” 我:“怎麼回事?你是說把你轉變成數據了?” 他:“對,我的一切信息數據。

    ” 我:“我不懂。

    ” 他:“嗯……舉個例子,這麼說吧,一個外星人偶然來到了地球,覺得地球很有意思,想帶資料回去。

    但是因為是偶然來的,自己的飛船不夠大,不可能放下很多樣本。

    于是外星人找到了一套大英百科全書,覺得這個很好,準備帶回去。

    但是發現那還不行,因為那一套太多也太重了。

    外星人就把字母全部用數字代替,于是外星人得到了一串長長的數字,準備通過飛船的計算機帶走;但是外星人又發現飛船上的計算機還要存儲很多畫面和視頻,那串大英百科全書數字太長了,占了很多硬盤空間——我們假設外星技術也需要硬盤。

    那怎麼辦呢?外星人就測量了自己飛船精确的長度後,把它假設為1。

    又把那串長長的大英百科數字按照小數點後的模式,參照飛船長度,在飛船外殼上某處刻了很小的一個點。

    于是外星人回去了,他隻刻了一個點,卻帶走了大英百科全書。

    回去隻要測量出飛船的長度,再找到那個點在飛船上的位置……” 我:“我明白了,那個點所在的位置精确到小數點後很多位,就是那串大英百科數據,對吧?” 他:“是這樣。

    ” 我:“這個很有意思……但是跟壓縮你有什麼關系?” 他:“把我的信息壓縮成數據,按照腦波的信号用電子排列。

    這樣我就成了一串長長的電子信号,電子可以通過惠勒泡沫來到這個宇宙。

    ” 量子物理學教授:“不對,講不通。

    你現在的存在是肉體,不是信号。

    這邊宇宙怎麼再造你的肉體呢?” 他:“嗯,現在我們的技術沒有那麼好,所以隻能找到我存在的其他宇宙,把我的電子信号傳輸到這個宇宙的我的大腦中,這樣實際意識也是我了。

    ” 我:“附體嘛……” 他:“可以這麼說。

    ” 量子物理學教授:“那你怎麼回去呢?” 他:“大腦本身就可以釋放電子信号的,雖然很弱。

    利用這點,每次傳輸都附加标準回傳信息……我的腦波信号,開頭部分是定位信号,結尾部分是回傳信号。

    到了回傳信号的定時後,定期在這個宇宙的替身大腦釋放一個信息,刺激一下,然後這個大腦就會釋放具有我特征的電子信号回去,那邊負責捕捉接收。

    這樣就可以了。

    ” 我努力聽明白了:“也就是說那邊你的肉體還存在,你存在于兩個宇宙……呃,一個宇宙的你,存在于兩個宇宙,是吧?” 他:“就是這樣。

    ” 我:“精神跨宇宙旅行啊……可行嗎?”我側身對着量子物理學教授。

     看量子物理學教授表情是在仔細想:“目前看理論上完全沒問題……不過我的确沒聽說過……” 我轉回頭:“但是你為什麼找他呢?”我指的是量子物理學教授。

     他:“我想詢問一下這個宇宙地球的量子物理程度,我希望能有人想個辦法幫助我。

    ” 量子物理學教授:“他兩天前就該回去了,但是那邊不知道出了什麼問題。

    ” 他:“是的,我回不去了。

    ”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