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2

首頁
    是渦流探傷。

    ” “啊,是那個啊。

    就是鋼管廠家經常弄的那個玩意兒吧?” “原理你知道?” “大緻上。

    就是使用電橋查驗電感變化吧?” “嗯。

    ” “原來三島你對于這種檢查方法也有所涉獵啊?” “算是吧。

    用探傷線圈進行反複測試。

    ” “怪不得呢。

    ”湯原點點頭。

     “怪不得?” “我是說剛才提到電磁感應線圈的事。

    怪不得立刻會想到那個。

    ” “或許是吧。

    ” 金屬等導電物質被施加磁場時,如果磁場的強弱發生變化,就會因電磁感應而産生電流。

    這就是渦電流。

    所謂渦流探傷就是對被檢物的不同位置施加強度相同的磁場,通過查看所産生的渦電流來發現瑕疵。

    如果渦電流有差異,那就說明所探的兩處必有一處有瑕疵。

     要施加磁場就要使用纏有電線的線圈,并接通交流電,接近所要探測的部分。

    在核電站現場,這種線圈一般稱為探針,使用的是一百千赫與四百千赫這兩種。

    如果頻率低了,能夠檢查到内部的靈敏度就會下降。

    相反,如果過高,雖然靈敏度提高了,卻隻能檢查表面附近。

     “探傷線圈有多大?”湯原問道。

     “直徑比管的内徑要小數毫米,長度差不多有數厘米吧。

    如果把這種東西通到管内,就會在有瑕疵的地方發出信号。

    ” “細管的長度呢?” “八十米左右吧。

    ” “八十米?就一根?”湯原瞪大了眼睛。

     “一根,而且彎彎曲曲的。

    探傷線圈就是在裡面鑽來鑽去。

    ” “聽上去似乎有點難啊。

    ” “說白了,是費了點事。

    ”三島苦笑一下,“坦白說,實驗過程中還發生過線圈不動的情況呢。

    因為把好幾根細管給焊接到一起,結果線圈鈎到了焊珠上。

    ” “聽起來倒是有這種可能。

    ” “從事生産制造的人或許能這麼說,可一向懷疑新陽的人們就沒有這麼寬容了。

    ” “怎麼,連這種情況都公布了?”湯原頗感意外。

     這也是技術人員的感想吧,三島想。

    “是内部的人洩露的。

    因此,正好給了反對派絕好的攻擊材料。

    ” 像探傷線圈被鈎住之類,隻要稍微完善一下,立即就會解決。

    可反對派頓時群起攻之,就像這件事是重大設計失誤似的。

    說是都隐瞞到了被内部告發的地步,絕不能原諒。

    對于三島等人來說,實驗中出現試行錯誤是家常便飯,根本就無法忍受那種把失誤一一上報的做法。

     “那發現瑕疵之後怎麼辦?” “一般是堵住管子,若是輕水堆就多進行修補。

    最近使用人造纖維的激光焊接技術取得了進步,所以已不是多麼困難了。

    可新陽的情況恐怕很難修補。

    ” “唔。

    大緻上明白了。

    ”湯原抱起胳膊,“坦率地說,我并不覺得足夠安全。

    ” “是嗎?” “我曾聽說,渦流探傷器所能發現的瑕疵大小是有限度的。

    ” “這一點我無法否定。

    要通過彎曲的管子,線圈與管的間隙必須達到一定的寬度。

    可間隙越大,探傷能力就越小。

    而要想發現小的瑕疵,就需要更窄的線圈,而且要達到一定圈數。

    正因為必須精确地纏繞導線,産生極限也就在所難免。

    ” “也就是說,小于這極限的瑕疵檢查不出來,對吧?這種瑕疵在下次檢查前有進一步擴展的可能性吧?” “也不能說沒有。

    材質退化之類問題在渦流探傷時也無法發現。

    不過,這些瑕疵不會發展到引發重大事故的程度,而且在下一次檢查中肯定會被發現——就是這樣一種思維方式。

    ” “聽上去倒是非常樂觀啊。

    大家不是都在說,一旦鈉跟水接觸,就會發生劇烈反應嗎?你就不害怕這種情況嗎?” “當然害怕,但也做好了心理準備。

    ” “心理準備?發生鈉火災的心理準備?”湯原的聲音稍大了些。

     “告訴你一件好事吧。

    蒸汽發生器所在房間的入口附近,就放着一個黃色的液化氣瓶。

    你知道是什麼嗎?” “黃色液化氣瓶?不知道。

    ” “是滅火器。

    為了跟普通的相區别就塗成了黃色,裡面是無水碳酸鈉,商品名好像叫納托萊斯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