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遠方來客

首頁
    二〇八号房間的五興公司是一家小企業,包括社長在内隻有七人。

    該房間在東南大樓内算是标準大小,但因人數少所以顯得十分寬敞。

    其中三分之一的區域用屏風隔出,布置成會客室,擺放着淡綠色的沙發、現代藝術風格的桌子以及裝飾櫃。

    櫃上擺着一個紅色花瓶,裡面的黃色菊花開得正盛。

    雖然天氣并不寒冷,但按曆法算已是十二月,房間裡已經開始供暖。

     五興公司的李社長感到臉頰發熱。

    事實上,此時根本無須供暖,僅靠從窗戶照射進來的陽光便已足夠溫暖。

    一直端坐在桌子對面的席有仁稍微放松身體,靠在了沙發上。

     “生意上的事就談到這裡吧!”遠方來客說道。

     “合約的内容都已明白,我會馬上着手安排。

    承蒙您訂了這麼多貨,委實感激不盡。

    ” 席有仁心中不禁感慨,李社長為人文雅,頗有英國紳士風範,其優雅的言談舉止均顯露出了他的良好教養。

     席有仁本人如今已是貨真價實的大富豪,無論走到哪裡都會被視為第一流的人物。

    然而,他少年時代的生活極其貧苦,還曾在新加坡的碼頭做過苦力。

    在五十歲以前,他的生活一直處于連番不斷的艱苦奮戰之中。

    功成名就後,便被強行帶入了紳士淑女的社交場合。

    這是近十餘年的事。

    身處上流社會,他對心頭湧起的違和之感很無奈。

    他并不認為最高級的西服和閃亮的皮鞋能夠遮住自己的土氣,而白絲綢手套也終究無法掩蓋其粗大的手指。

    他很清楚自己身上散發着何種氣息。

     望着李社長的潇灑姿容和纖細白皙的手指,席有仁突然感到一種類似于羨慕的情緒掠過心頭。

    不過,這種情緒轉瞬即逝。

    被太陽曬黑的臉頰、縱橫交錯的皺紋、勞動者的粗壯手腳——他一直都認為這些是必須值得誇耀的。

    如今想來,曾經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生活是一筆多麼難能可貴的财富,萬萬不可亵渎……這一信念絕對是正确的,但他偶爾也會莫名其妙地覺得,這是他為了驅走劣等感而強行穿在身上的堂皇盔甲。

     他經常向《南洋日報》投寄随筆。

    雖是自學,但他的文章卻飽含一種動人心弦的魄力。

    細心的讀者應該随時都能在他的文章中,發現他對那些不知疾苦的人近乎敵意的态度。

    對待在自己公司裡任職的、從小嬌生慣養的少爺,他也格外嚴厲,甚至會當面說出侮辱對方的話。

    而此刻坐在他面前的五興公司的李社長,原本正是那種能夠輕易引燃其高漲的信念之火的類型,但面對他,席有仁的言辭卻一直極盡謙遜。

     “談什麼感謝,這尚不及您昔日萬分之一的恩情,還請千萬不要再說這樣的話了。

    ” 二十五年前,挽救其于滅亡邊緣的正是當時剛從父親手中接過上海興祥隆銀行董事長職位的青年銀行家李源良。

    靠着興祥隆銀行提供的貸款,瑞和企業昂首挺胸地重新站了起來。

    年輕的董事長之所以決定援助瑞和,也可以說是為了在元老們面前明确樹立自己的權威。

    但内幕怎樣都無所謂,結果是明擺着的。

    倘若李源良當時沒有從避暑地寄來批準書,恐怕便不會有今天的席有仁。

    席有仁曾發誓終生不忘李源良的恩德,即便他是那種最令人讨厭的地地道道的少爺。

     剛剛簽訂的合同涉及金額達八十萬英鎊。

    若以2.5%的利潤估算,五興公司可以從這筆交易中獲得兩千萬日元的利益。

    李源良似乎認為這是一種莫大的恩惠,顯得無比感激。

    戰争爆發、移遷重慶、戰後銀行倒閉——李源良已失去昔日的财富太久太久。

    看見恩人因兩千萬日元而流下感激的淚水,席有仁感到郁郁不樂。

    于是他轉換話題,盡量不讓事情往報恩抑或是恩寵上面糾纏。

     “我那時收到您的來信,說要順路來新加坡,我記得那是在戰争即将爆發之前吧?”席有仁開口說道。

     “沒錯。

    ”五興公司的社長閉上雙眼,回憶着遙遠的過去,靜靜答道,“那是一九三七年三月左右,我還記得很清楚。

    我當時人在歐洲,本來準備回國途中去趟新加坡。

    ” “那時我在您的幫助下重振事業,形勢正慢慢開始好轉,對您的到來翹首以盼,希望能讓您一睹我重建後的事業。

    ” “實在太遺憾了。

    我在瑞士接到了從上海發來的電報,當時不得不火速出發趕赴美國。

    ” 席有仁想起了李源良通知自己取消新加坡訪問時寄來的明信片。

    那是一張印有夕陽映照下的阿爾卑斯雪山的美術明信片。

    雖已過了二十多年,但這段往事卻一直深深地銘刻在他的腦海之中。

     “我至今仍記得,收到明信片時是多麼失望。

    為了隆重歡迎您,我當時做了不少準備,一直盼着您的到來。

    ” “是嗎……那是從瑞士寄出的吧!我記得當時事出突然,就寫了張明信片,上面是阿爾卑斯……” “沒錯。

    ”席有仁一邊平複感慨的情緒,一邊說道,“是阿爾卑斯,那是一張很漂亮的美術明信片。

    ” 對當時的李源良而言,席有仁不過是他一時興起挽救的一介商人,隻是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