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十三、治喪委員會

首頁
    陶展文按約定時間來到了華商俱樂部,那裡已聚集了數名華僑界的發起人。

     “陶先生,您也是徐先生的好朋友,我想同您商量一下徐先生的善後事宜。

    ”一見到陶展文,汪氏便開口說道。

     “當然,既然是徐銘義的事,請務必讓我也出一份力。

    ” “畢竟徐先生在這邊孤身一人,無親無故,隻能由我們來安排。

    治喪委員會已經成立,希望您也能成為委員之一,可以吧?” 在确認陶展文點頭同意後,汪氏繼續說道:“關于遺産,詳細情況目前還不清楚,因為無論什麼事,徐先生都是親自經手,獨自打理。

    而且,他的房間還在警察的警戒之下,也不能進去尋找相關文件,我們暫時隻能先寫信通知了他在國内的兒子和嫁到香港的女兒。

    ” “關于遺産,事後再慢慢調查不就行了?”陶展文說道,“目前更要緊的是,先安排葬禮。

    ” “葬禮已經安排妥當。

    ”汪氏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紙片,繼續說道:“明天下午兩點,真善寺。

    治喪委員長是鄭先生,我是友人代表。

    另外,無論如何都需要親屬代表出席,而與徐先生有血緣關系的人眼下都不在。

    雖然您并非他的親屬,但不知可否在親屬代表一欄寫上您的名字?若非如此,葬禮就無法舉行。

    ” “可以。

    ”陶展文說道,“我的名字随便用,又沒什麼損失。

    ” “徐先生在香港的女兒雖然來不及參加葬禮,但她之後定會趕來,因為徐先生應該會留有一筆數目可觀的遺産。

    至于他的兒子,可能有些困難,畢竟兩國邦交尚未恢複正常[本書寫于1961年,1972年才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

    ]。

    ” “他的兒子正在國内揮汗如雨地努力工作,想必不會貪圖一兩所髒兮兮的公寓。

    ” “陶先生。

    ”俱樂部的書記從旁說道,“我們想請您寫副挽聯。

    ” “做什麼都沒問題。

    ”陶展文說,“我已經無法再為徐銘義開處方了……就将挽聯當作寫給他的最後的處方吧……” “我接下來要準備發送葬禮通知。

    ”汪氏一邊将一張紙片放在陶展文面前,一邊說道,“我想通過電話聯系,不知應該通知的人是否都在上面。

    請您檢查一下可有遺漏?” 陶展文粗略地看了一遍寫在紙片上的人名,随後嘀咕道:“嗯,應該就這些吧!” “對了。

    ”陶展文剛要将紙片還給汪氏,突然說道,“好像漏掉了西服店的林俊祥……的确漏掉了。

    林先生是象棋棋友,與徐先生可謂棋逢對手,一定要通知他。

    ” “除此之外再無遺漏了吧?”汪氏接過紙片,放入胸前的口袋,随後再次确認道。

     “還有,”陶展文說,“也應該通知我們大樓内的五興公司的社長。

    此人最近剛來神戶,與華僑界的諸位尚未熟稔,但他其實是死者的舊友。

    據說,徐銘義以前在上海的銀行工作時,這位李先生是該銀行的一位大人物。

    ” “是嗎?”汪氏又從口袋中掏出紙片,添上了“五興公司”的字樣,随後問道:“電話号碼是多少?” “這個不太清楚。

    ”陶展文答道。

     “你去查查電話簿。

    ”汪氏向書記命令道。

     “電話簿裡可能沒有。

    ”陶展文說道,“因為五興公司是最近才入駐東南大樓的。

    ” “若在電話簿中找不到,就去電話局問問。

    ”汪氏對書記說道。

     書記正要走過去打電話,卻被陶展文制止了。

     “算了,反正同在一幢大樓裡,五興的社長就由我來聯系吧!”然後,陶展文轉頭望向汪氏,繼續說道,“明天下午兩點,真善寺。

    對吧?” 這時,汪氏仍在翻找口袋,随後掏出了另一張紙片。

     “這是相關日本人的名單。

    ”汪氏遞出紙片,繼續說道,“在您所知的範圍内,是否還有遺漏?這些人似乎多為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