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十三、治喪委員會

首頁
    不動産方面的生意夥伴,但關于徐先生的生意關系,我們也并不清楚,隻能大緻列出這些。

    有一個叫日下部的人貌似是徐先生的參謀,雖然我們也已向他打聽過……” “關于徐銘義生意上的往來,我也不大清楚,幫不上什麼忙。

    ” 話雖如此,陶展文仍接過了紙片。

    列在上面的名字應該便是徐銘義在鞋店二樓的熟人。

    陶展文在紙片上尋找吉田莊造的名字,但并未找到。

    縱然小島的調查屬實,但二人的關系也必定極為隐秘,紙上自然不會出現吉田莊造的名字。

    另外,紙片上也沒有辻某某的名字。

     “啊,差點兒忘了,還有一個人。

    ”陶展文一邊遞還紙片,一邊說道,“眼下正在日本的席有仁。

    ” “席有仁!”汪氏鹦鹉學舌般地叫了起來,随後說道:“是那個南洋的席有仁?” 陶展文此前絕非将席有仁忘得一幹二淨。

    隻不過,每當說出這個名字,必然會令聽者激動不已,而他并不喜歡看到這一幕。

    因此,他一直拖到最後才說出來。

     “沒錯。

    ”陶展文若無其事地說道,“他是五興公司的客人,此行似乎不太願意讓人知道。

    ” “席有仁來了日本?他還是徐先生的朋友?” 汪氏似乎無法相信這位大名鼎鼎的富豪與徐銘義之間存在如此密切的關系。

     “沒錯,他們曾經的确是朋友。

    ”陶展文的語氣中多少含有一絲挑釁的意味。

     汪氏還是有些疑惑,不久又自言自語般地說道:“如此說來,我的确記得徐先生以前說過此事。

    席有仁曾向上海的銀行貸款……沒錯,正是徐先生工作的銀行……還有,是徐先生接待了席有仁。

    我記得這是徐先生一直引以為傲的一件事。

    ” “總之,要聯系席有仁,隻需聯系五興公司即可。

    這件事也交給我吧!”陶展文以極其公式化的口吻說道。

     這時,電話鈴響,書記接起來,剛聽了一句,便突然變得恭敬起來。

     “是的,他在。

    好,明白。

    ” “陶先生。

    ”書記扭頭喊了一聲,随後小心翼翼地低聲說道:“是警察。

    ” “我是陶展文。

    ”陶展文接過電話,報上名号,随後便聽見福田刑警那頗為耳熟的聲音通過電話線從聽筒中傳了出來:“我剛才給‘桃源亭’打去電話,聽說您在這邊……其實是希望您能盡快來一趟……不,不是警署,是‘鷗莊’……沒什麼,不會占用您太多時間,隻是想讓您看看徐先生的房間,問您一些問題。

    不管怎樣,即便此案是竊賊所為,我們也無法得知到底遺失了哪些東西,這叫我們很難辦啊!徐先生的親屬又不在,管理員在這方面也幫不上忙……我想,最好還是讓死者的好友來看一看。

    ” “我更幫不上什麼忙了。

    雖說是朋友,但關于徐先生的私事,我也……” “也沒人能真正了解徐先生的私事吧,他幾乎就是一個神秘主義者。

    總之,還是請您來一趟吧!我們一直嚴格禁止無關人員進出徐先生的房間,全力展開調查,卻始終束手無策。

    我想請您過來,問您一些問題,讓警察暫時撤離。

    ” 陶展文挂掉電話,轉身向汪氏說道:“警察叫我過去,我先走了。

    ” “什麼時候寫挽聯呢?”書記問道。

     “差點兒忘了。

    ”陶展文又坐了下來。

     徐銘義的事可能很快便會被人們遺忘。

    僅需兩年,人們就會忘記他的葬禮是何時舉辦的。

    記憶力超群的人或許會在絞盡腦汁後想起當時的确是穿着大衣參加的,所以應該是在冬天。

    雖然挽聯會被恭恭敬敬地挂在會場講台上黑框照片的兩側,但用不了兩天,參加葬禮的人肯定就會将挽聯内容忘得一幹二淨。

    既然如此,老套的措辭反而更加合适。

    為了讓人們盡快忘記,陶展文拿起鉛筆,寫下了這樣幾個字: 山頹木壞風慘雲凄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