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林、左會談

首頁
    耳朵塞起來,但行不通,他隻得閉上眼睛。

    “有才華之人,性格上總有些缺點吧!”林則徐想到這裡,忽聽得“撲通”一聲,接着一陣叫喊。

     “出什麼事了?” “有人掉河裡了!” “誰呀?” “左宗棠!” “又是他!” 林則徐睜開眼睛。

     有人立馬跳進河裡,有人從岸上抛下繩子,不一會兒,左宗棠被拉上來了。

     “不用拉!我會水!”左宗棠拼命搖晃着冒在水面上的腦袋大聲喊道。

    船和岸之間搭了幾塊跳闆,左宗棠想上船,衛兵不準,雙方在跳闆上起了争執,左宗棠失去平衡便掉進河裡了。

     左宗棠推開兩邊救他的人,自己掙紮着劃到跳闆邊并爬了上去。

    林則徐走出船艙時,左宗棠正岔開兩腿站在跳闆上。

    這就是他們的初次見面,盡管兩人都知道對方是誰。

     “是林宮保嗎?”左宗棠先開口。

     朝廷曾賜林則徐“太子太保”,看起來好像太子的教官,但其實就是個稱号而已,和實際工作毫無關系。

    不過這是皇室内銜,深受尊重,甚至使人覺得地位比巡撫、總督還要高。

     “是季高先生嗎?”林則徐微笑着點點頭。

     “幸會!”左宗棠兩腳使勁兒踩在跳闆上,行拱手禮。

     “請上船吧!”林則徐伸出右手。

     “慚愧!那我就……”左宗棠挺着胸膛上了船,衣服還滴着水。

     “請先更衣吧,否則會着涼的,身體要保重!” “多謝!” “汝舟,”林則徐回頭看看兒子,“把我的衣服先借給季高先生。

    ” “是。

    這邊請!”林汝舟把左宗棠領進船艙。

     “那我們就失陪了,諸位意下如何?”馮德馨環顧全體訪客,大家默默點點頭。

    左宗棠緊繃着臉,嘴唇撇成“八”字,目送他們下了船。

     “在衣服幹透之前,你就别回去了。

    ”左宗棠換了衣服,林則徐道。

     “今晚怕是回不去了!”左宗棠用手巾擦着濕辮子。

    他上船時已快黃昏。

     “不到明天恐怕幹不了。

    ” “我打發仆人去跟家人說一聲。

    ” “好,否則府上會擔心的,今晚我們就暢快一叙吧。

    ” “要暢快地談,碼頭有點兒煞風景,把船開到幽靜處,您看如何?” “甚好。

    這兒你熟,去哪裡,把地址告訴船夫。

    ” “去可以看到銀盆嶺的地方吧。

    ”左宗棠道。

     這一段湘江有兩個江中島。

    南邊較長的叫水陸洲,北邊較短的叫傅家洲,傅家洲西邊登船,就可看到銀盆嶺。

    水面為夕霧籠罩,宵船上已放開桌子,擺上酒肴。

    林左徹夜暢談,林家三個兒子則在一旁傾聽。

     “到明早時間甚是充裕,我們從大的原則問題談起吧,自然,旁枝末節的小問題也難免會觸及,您看如何?” “我同意。

    ” “大人覺得,我國最值得警惕的是哪個國家?被迫開埠已快八年,我剛才用的手巾就是英國造的。

    這些東西已進入生活的每個角落。

    我們應當了解外國啊。

    若能聽大人談談同外國人打交道的經驗,将不勝榮幸。

    ” “俄國,我敢肯定,它将成為中國的憂患。

    ”這個問題林則徐反複考慮過,他立即明确地說道。

     左宗棠雙手放在膝上,正襟危坐。

    他大概覺得談論如此重大的問題,坐姿不可随便。

    “這倒真是意外,林大人在鴉片戰争時曾同英國打過種種交道,人們都知您吃了很大苦頭,而您卻說憂患是俄國……”左宗棠把手放到了桌上。

     “我跟英國人打過交道,了解英國的目标。

    ”林則徐平靜地說道,“後來我被貶新疆,聽到俄國跳動的脈搏,聞到他們的氣味,因此看出了俄國的目标。

    ” “兩國有何不同?”左宗棠不覺探出身子。

     “英國是商業國家。

    他們的軍事力量是為了維護商業利益。

    隻要懂得商人的心理,就可同他們周旋。

    英國占了印度,也是為了維護商業利益。

    依我看,它現在有點應付不了了。

    印度沒有其他物産可以賣給我們,英國就把印度的鴉片硬塞給我們。

    英國是背上了一個大包袱,想來正在考慮改變策略。

    ” “改變策略?” “若把我們像印度那樣吞下去,就會消化不良。

    日後英國想得到的将不是土地,而是據點,就像香港。

    還有租界。

    買賣人可不需要那麼廣闊的土地。

    ” “小塊土地不是更容易叫人家拿走嗎?對我們來說,一寸土地都不能放棄。

    這不是反而要更加警惕嗎?” “季高先生!”林則徐兩眼凝視着左宗棠,接着轉過頭看了看三個兒子。

    他一直很輕松,這時突然露出了嚴肅的面容。

    沉默時間雖短,但令人窒息。

    過了一會兒,林則徐才開口:“我同外國打交道,學到很多東西,我自認比一般人更了解外國,因此也感到可怕。

    這事必須大聲疾呼,但在目前立場,我還做不到,我隻希望有志氣的人知道。

    這是很悲痛的啊!”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