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從上帝會到天地會

首頁
    事總那麼積極。

    即使别人的事,隻要他自己辦得到,都會主動去幹。

    但也不像是有強烈的自我展示欲。

    他雖遇事都要插嘴插手,奇怪的是這并不給人以“愛出風頭”的印象。

    隻要他一介入,事情辦起來就很順利。

    因而人們碰上為難的事,反倒希望他能出手相助。

    洪秀全有話要跟理文說,一般都是這樣約他出來散步,瞅準時間才開口。

    而楊秀清根本就不要前奏,開門見山便談主要問題。

     “我們信任你。

    ”楊秀清道,“尤其秀全兄更是絕對信任你,所以想拜托你一件事。

    ”他在貧窮環境中長大,沒讀過書,是文盲,卻很有口才,有時甚至能說出些很難表達的繞彎子話,大概是因為他見聞廣,有着非凡的記憶力吧。

     “什麼事?” “想請你到那個女人那裡去。

    ” “哪個女人?” “李新妹。

    ” 李新妹就是在渡船上演戲、誘拐并考驗連理文的那個女人。

    她雖投靠了上帝會,但嚴格說,還不是上帝會會員,而是個獨立的首領。

    華南地區的婦女大多勇敢,不少無纏足習慣的客家女更是精通劍術。

    東南沿海一帶,海盜盛行,女頭目頗多。

    而天地會中,也有像蘇三娘、邱二嫂這樣傑出的女頭目。

    李新妹也是其一。

    她母親原是天地會的女頭目,部下有八百到一千人,李新妹繼承了母親的“遺産”。

    連理文在金田村聽說現在她手下已有兩千人,可見是個女中豪傑。

    她今年不到三十,為如何管理這龐大的組織煞費苦心。

    她聽說上帝會管理得好,便跑到這裡參觀學習,并同洪秀全、馮雲山有過聯系。

    在廣州時,她也曾作為一個外國傳教士的用人混入教會。

    那個傳教士向她說教,想拉她信教。

    “那次我已動了一半心。

    ”她後來說。

    而到金田村“進修”後,她終于信了教。

    但她另有組織,隻是客席會員。

     “你這麼一說,我倒想起來了,最近沒見到新妹呀!”理文道。

     李新妹常到洗石庵西玲那兒玩,但年後便好久未見她了。

     “她回自己部下那兒去準備造反了。

    ”楊秀清像談普通工作似的說道。

     “造反?”連理文不覺反問一句,但楊秀清好像根本沒注意他的反應。

     “我們想讓你到李新妹那兒去,她學習了上帝會的經驗,大概要把學到的東西用于造反。

    我們希望你去親眼看看,究竟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好。

    将來我們舉事也可以作為參考。

    她派人來聯系過,希望我們派個文書之類的人去。

    我們決定派你去。

    ” “廣西女盜李新妹,以二千餘人劫遷江之北泗。

    ” 史書記載,此事發生在道光三十年三月中旬,遷江在柳州、南甯之間的賓陽縣東北,清水江流入紅水河的入口處(紅水河從此處開始稱黔江),在桂平西約一百二三十公裡。

     “啊,你來啦!也行,你能寫文章。

    ” 李新妹已按上帝會的方式改組了母親留給她的組織。

    連理文到根據地的第三天,給桂平上帝會送去了報告:李新妹襲用上帝會組織形式,但思想信仰工作沒有起色;耶稣教雖受到鼓勵,但缺乏傳教人才;李新妹更需要的是宣傳教義、熱心從事改變宗教信仰活動的人,而非我這樣的文書。

     上帝會還處于極秘密狀态,但已決定要把會員自己的全部财産上繳。

    财物放在“聖庫”,衣食花費均由聖庫開支。

    新妹模仿着建立了“天庫”。

    那些一開始就跟随她的人,本就是無業遊民,無房無産,他們靠分享繳獲品生活,到現在也沒什麼東西可以繳納給天庫的。

    參加上帝會的人多少還有些家産,聖庫自然順利得多。

    當然,參加上帝會的人動機各不相同,有的出于信仰,有的則是走投無路。

    拿那些走投無路的人來說,他們繳不起租稅,眼看全部财産要被沒收,倒不如變賣後拿來做入會的代價,以換取像人一樣的生活。

     李新妹的錯誤在于,她的黨徒是以“流寇”聞名的,他們并不把這裡看作可以永久生活的地方,因此沒人參加“天庫”,這就勢必要采取強制手段,甚至拿刀架在僅有一間破草房的農民脖子上,逼其繳納财物。

    這等于搶劫,聲譽日益下降,沒有人主動來參加了。

    李新妹覺得這樣下去不行,不如快點造反,于是決定提前暴動。

     “武器收集得怎麼樣?”她跟李群商量道。

     李群是她堂兄,掌管天庫。

    “差得遠呢!”李群搖頭,“不過有辦法。

    ” “什麼辦法?” “不要進攻大城鎮,打小地方,把繳獲品換成武器,然後再幹大城鎮。

    ” “什麼地方下手好?” “最好是可以把繳獲品立即處理掉的地方,我覺得北泗可以。

    那兒靠河,可以立即上船。

    ” “北泗南邊河裡确實有官庫。

    不過,那裡有官兵呀!” “聽說北泗官兵最近要開到北邊去。

    李沅發還在桂林南邊呢。

    ” “這我聽說過。

    據說提督們挨了兒皇帝訓斥,十分焦急,不幹掉李沅發,他們太丢面子了。

    連北泗看官庫的軍隊也要調動嗎?” “這是可靠消息,不會錯。

    ” “好,就這麼決定!”不愧是一黨頭目,李新妹決斷迅速。

     “北泗官兵一調動,第三天就進攻北泗。

    ” 軍隊出發三天,北泗有事,不可能馬上返回。

    文武高官有的受斥責,有的被革職,起因都是李沅發占了新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