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江東去

首頁
    一帶,後來被稱為江南大營。

     太平軍城外的基地在紫金山。

    楊秀清看到這一情況,向鎮江派出急使,要求回兵援救天京。

    江南軍不僅不能東進,反而要向西回兵。

    羅大綱部分軍隊援救天京,自己帶三千兵堅守鎮江。

    另外,揚州和南京都有少數天主教徒,主要是法國神父在那一帶傳教。

    在太平軍入城後,傳說天主教徒遭到迫害,死了幾十人。

    法國公使布爾布隆後來親赴天京,做了詳細調查,得出的結論是沒有受迫害的事實。

    不過,受迫害的謠傳也是有根據的。

    對江南的中國天主教徒來說,大概覺得太平天國的信仰有許多地方可疑。

    太平天國的人,對中國天主教徒擺出一副老大哥似的面孔,在信仰和禮拜上說三道四,當然不會引起好感。

     “是法國人的信仰錯了,應當改正的是他們。

    ”太平天國的人們如此反駁。

     “我們的宗教本該否定偶像,而教堂裡卻擺着什麼聖像,荒謬!” 各地發生了破壞天主教堂、搗壞聖像的事件。

    盡管解釋說是錯當作佛像、神像而搗壞的,可是,拜上帝會的人怎麼會把背負十字架的聖像錯看成是佛像呢!看來太平天國對法國人傳布的天主教強烈反感。

     布爾布隆的報告也指出,太平天國是一種新宗派,若這股勢力統治了中國,它将不會允許天主教在這個國家存在。

    于是法國便采取了反太平天國的立場,極力拉攏其他各國,英國曾傾向于承認太平天國,也由于法國施加了壓力而中止行動。

     “簡直像暴風驟雨一般!他們和疾風一起到北邊去了。

    ” 曾國藩已在長沙。

     “暴風驟雨”并不是指太平軍,而是左宗棠、江忠源等人。

    他們去援救武昌,當然是帶軍隊去的,長沙的防守力量自然薄弱。

    太平軍走了,但湖南可以說是天地會的巢穴,殘留的串子會、紅黑會、忠義堂、征義堂這些組織四下叛亂。

    湖南巡撫張亮基為補充兵力,決定把湘鄉縣團練召到長沙。

     “我們是應召而來的。

    可是一旦離開湘鄉,那筆費用就有點不好辦了。

    ”羅澤南在長沙會見了曾國藩。

     羅澤南以前在湘鄉辦私塾,比曾國藩大三歲,像個夫子,很淳樸。

    他接到知縣要求,立即以自己的弟子為核心組織了團練。

    長沙當局召來湘鄉團練,但不願出錢,理由是團練過去就沒有官府補助。

    湘鄉團練沒有官府補助而能辦起來,是因為有人援助,且團練裡的都是當地人,衣食住可靠自家供給。

    現在離開家鄉來到省城,當然和過去不一樣了。

     “能再想想辦法嗎?”曾國藩雖比羅澤南年輕,但他是同鄉高官,羅澤南也要跑來跟他商量。

     “讓我考慮考慮。

    ”曾國藩答道。

     其實他已考慮過了。

    為什麼會産生太平天國,而且各地都有集團響應叛亂呢?曾國藩也知道,根本原因是政治太糟,但還有另外問題。

    他認為是“法沒有得到嚴守”。

    打起仗來逃跑了,反而說是打勝,逃跑了也不給予處罰,或處罰很輕,這樣,堅持戰鬥的人就被人看作是傻瓜。

    太平軍攻陷南京後,曾國藩曾給北京寄去一篇奏文,内容是“請行嚴刑峻法”,意思是說像過去那樣運用溫和法律不可能打開目前困難的局面,必須嚴刑峻法。

     為了具體執行這篇奏文的精神,曾國藩早就有了要設立“審案局”的想法。

    最近他日夜都在考慮實行這一計劃的具體辦法。

    設立機構當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實行的人。

    它是一個衙門,但曾國藩自己就置身官場。

    衙門裡的官,靠不住。

    審案局是為施行“嚴刑峻法”而新設的機關。

     “一定要是嶄新的機關,絕不能受污染。

    ”曾國藩常自言自語,一想到審案局的事,這些話就自然脫口而出。

     “對!他們有學問!” “他們”是指羅澤南團練裡的人。

     提起團練,大多是農村中那些自居有幾分力氣、講義氣的人,實際上跟流氓地痞差不多。

    羅澤南的團練卻不是這樣,他是把私塾直接變成為團練,私塾裡有代替山長(校長)講課的人,由這些人來擔任軍官。

    軍官與士兵間是教與學的關系,這些軍官都是羅澤南的弟子,絕對服從老師的命令。

     “它若能成為真正的軍隊,那可說是嶄新的軍隊。

    ”曾國藩視察羅澤南的團練時,産生了這樣的感想。

    實際上,這就是曾國藩所創“湘軍”的原型。

    不過,對曾國藩來說,還有比創建軍隊更重要的工作,這工作也可說是創建新軍的前提——那就是設立“審案局”。

     “好,就這麼辦!”曾國藩下了決斷。

    他立即去找羅澤南。

     “我有一個設立審案局的設想,正在尋覓人才,因此想借用你團練裡的骨幹。

    ” “能得到你的賞識,我非常榮幸。

    不過,要是抽走了骨幹,團練就不好辦了。

    ”羅澤南為這突如其來的事感到有點為難。

    曾國藩似乎是為調人而來,但羅澤南深知弟子們的性格,他們是由于師生結合而參加團練的,若非羅澤南來領導,他們恐怕不會聽從别人指揮。

     “不,還算是團練裡的人,請他們到審案局裡來工作,當然給饷錢,這麼辦是可以的。

    ” “那太好了,太感謝了。

    ”這樣一來,起碼他們的生活可以得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