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章 夢網:意外的拯救者

首頁
     市場在不停地變化,企業所在行業的利潤來源區也不停在變,企業必須随着利潤區的變化而變換自己的企業設計和盈利模式。

     ——亞德裡安·斯萊沃斯基(美國管理學家),《發現利潤區》 電信運營商意外地拯救了中國互聯網産業。

     ——馬化騰
“影子國王”的夢網計劃 在“大雪災”降臨的最後時刻,騰訊融到了救命的錢,這讓它在災難中得以僥幸逃脫。

    但是真正讓騰訊活下來的,并不是IDG、盈科或MIH,而是一種新的業務模式。

     2000年年初,日本電信運營商NTTDoCoMo公司的一項新嘗試引起了馬化騰的注意。

    這家企業在1999年推出以“i-mode”為品牌的增值服務,它與一些内容提供商合作,向客戶提供各類有價值的内容,諸如漫畫、遊戲、圖片下載及聽音樂等等,由NTTDoCoMo代内容供應商收費,然後兩者進行利潤分成,由此形成了通話業務之外的無線增值業務。

     “這不正是我們在咖啡館裡談過的事情嗎?無非是把尋呼機改成了手機。

    ”馬化騰對張志東說。

    他描繪出了一種生意模式:鼓勵擁有手機的OICQ用戶通過短信的方式進行注冊,開通“移動OICQ”,這樣就可以把電腦與手機打通,實現雙向交流;騰訊把用戶引導到手機上去,産生内容,然後與移動運營商分成。

    這是從來沒有人嘗試過的模式。

     在一旁豎着耳朵聽的曾李青當即決定找手機運營商談談。

    他找到了有朋友關系的深圳聯通,聯通的人覺得可以一試。

    此時OICQ的同時在線賬戶數已達到10萬,是一個不錯的促銷平台。

    每年的5月17日是國際電信日,這一天,電信運營商都會推出一些優惠活動。

    于是,在2000年5月17日,深圳聯通向深圳市民推出了名為“移動新生活”的促銷方案。

    其中,“移動OICQ”是與騰訊公司聯合展開的,OICQ的用戶在自己的聯通手機上注冊一個移動OICQ号,即可通過短信平台,發送信息,并實現手機端與電腦端的實時信息互通。

    “當時搭了一個試驗性的系統,但是聯通并沒有把收費功能開發出來,不過,我們還是高興的,因為至少能跑起來了。

    ”馬化騰回憶說。

     騰訊與深圳聯通的這項合作,引起了曾李青的另外一些前同事的注意。

     就在2000年4月,一家新的、專業從事移動通信業務的手機運營商正式從中國電信公司剝離了出來,它的名稱是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此時的中國電信是一家年營業收入高達2295億元的高營利性壟斷企業,被剝離到中國移動的均是一些入職不久、從事邊緣業務的年輕人。

    誰也沒有料到,它在不久後将迅速膨脹為一家巨型公司。

     中國移動成立之後,便開始研究增值業務模式。

    廣東移動的深圳分公司同時注意到了NTTDoCoMo公司的模式以及騰訊與深圳聯通的合作。

    2000年8月15日,成立不久的深圳移動即與騰訊簽訂了“即時通——移動OICQ”業務的試運行協議。

    協議規定,該業務先在深圳地區運行一個半月,随後正式在廣東移動全面推出。

     約4個月後,中國移動全面拷貝“i-mode”模式,正式推出了移動互聯網業務品牌——“移動夢網”,中國移動向社會征召電信增值業務合作夥伴,收入以15比85分成,增值服務商得大頭。

    在首批簽約的三家合作商中,包括騰訊、靈通和美通,全部是注冊于廣東的中小企業。

     在技術上,短信增值服務并沒有什麼突破,甚至它隻是運營商在現有技術水平上的應用性試驗,而且在西方國家——尤其是被視為标杆市場的美國——并沒有先例可循,因此在一開始它并不被看好。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移動夢網”在未來的幾年内竟然出乎意料如野花綻放,不僅成為中國移動成功崛起的關鍵之一,而且還意外地救活了在虧損泥潭中無所适從的、年輕的中國互聯網公司們。

     中國的手機用戶對手機短信的熱情也許是全世界最高的,尤其是與美國用戶相比,呈現出極端的反差。

     美國人爽朗直率的個性使得大多數人更喜歡直接通電話,在他們看來,用短信的方式向人表示祝賀是失禮的。

    有數據顯示,在美國手機用戶中,利用手機發送并接收文字短信息的比例隻有5%。

    用戶在辦理手機入網手續的時候,隻關心通話質量、通話資費,對手機的樣式和短信、上網等增值功能幾乎不關心。

    2000年前後,很多人用的手機都是特别老的型号,根本沒有短信功能。

    因需求不足,美國各大電信公司對提供短信服務也無熱情,長期以來,不同的移動通信公司之間無法實現短信息互換,這與亞洲或歐洲運營商的開放有明顯區别。

    另外,美國手機付費大多是每月固定金額,從20多美元到100多美元不等,并且從晚上7點或者9點就全部免費,而手機短信大多需要單獨付費,發一條信息的費用高達10美分,其過高的費用也成了阻礙手機短信發展的因素。

     而在中國,情況恰恰相反。

    這裡的手機通話費很昂貴,一角錢一條的短信顯然更加合算。

    中國人含蓄的個性,也使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