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章 廣告:社交平台的逆襲

首頁
    全都建立在年輕用戶的需求上,這可跟做嚴肅新聞的新浪網截然不同。

    誰都知道,企鵝這種動物離開了南極有多危險。

    ” 在記者看來,試圖擺脫低端形象的騰訊是“一隻正在離開南極的企鵝”。

     在這篇報道中,一些接受采訪的人士對騰訊的新戰略都持冷漠的态度。

    一家房地産經紀機構的銷售總監對記者說:“給騰訊投房地産廣告?這不是為難我嗎?我們一般和搜房網、焦點房地産以及新浪房産合作,沒和騰訊合作過。

    ”通用汽車負責新媒體營銷的主管說:“騰訊汽車頻道并不是騰訊的特色,我們并不會隻看網站方面提供的流量,我們經常自己進行數據采集和網站間的比較。

    ”新浪廣告部一名負責房地産廣告銷售的員工甚至表示:“在我們的競争對手概念裡,根本沒有騰訊。

    ” 《第一财經周刊》的這篇報道讓騰訊,尤其是讓未接受過記者采訪的劉勝義非常不滿。

    經過交涉,雜志被迫在下一期刊發了一則簡短的道歉聲明,表示“我們犯了一個錯誤,在《企鵝的錯誤》中,兩處騰訊公司執行副總裁劉勝義的直接引語并非記者直接采訪而來,結果造成記者直接采訪劉勝義本人的假象”。

    盡管如此,《第一财經周刊》還是揭示出了一個基本的事實:汽車、房産、金融以及高價化妝品行業對騰訊的商業價值持懷疑的态度。

    騰訊必須要找到更好的、能夠證明自己價值的方法。

     MIND:重新定義互聯網廣告 當李達康提出那個尴尬問題的時候,劉勝義已經在考慮答案。

    “我意識到,騰訊也許需要一套新的廣告投放标準,也就是說,我們要重新定義互聯網廣告。

    ”他日後對我說。

     騰訊的門戶形态顯然與傳統意義上的新聞門戶全然不同,後者的信息傳播基于單向發送和接收,而騰訊網則基于互動分享和體驗,用戶行為帶有很強的社區特征,因此也能夠被分析和抓取出來。

     在2007年之後,随着社交網絡概念的成熟,基于消費者行為的數據分析成為可能,全球的互聯網業界都在尋找新的廣告運營模式。

     2007年11月,Facebook啟動了以“信任推薦”為主題的自助服務廣告,這項名為“燈塔(Beacon)”的廣告服務根據抓取的消費記錄,向用戶推送相關的商品信息。

    由于這一行為涉嫌侵犯了用戶隐私而遭到360萬用戶的聯合起訴,Facebook被迫公開道歉,并改變了信息推送的邏輯和方式。

    不過,這次失敗的嘗試仍然讓人們看到了社交網絡與精準廣告的未來。

     幾乎就在Facebook嘗試“燈塔”業務的同時,網絡媒體事業部廣告團隊在騰訊的内部頭腦風暴會上提出了“騰訊智慧”——MIND,并得到了劉勝義的支持。

     Measurability:用可衡量的效果,來體現在線營銷的有效性、可持續性以及科學性。

     InteractiveExperience:用互動式的體驗,來提供高質量的創新體驗和妙趣橫生的網絡生活感受。

     Navigation:用精确化的導航,來保障目标用戶的精準選擇和在線營銷體驗的效果。

     Differentiation:用差異化的定位,來創造在線營銷的不同,滿足客戶獨特性的需求。

     MIND從效果、互動、導航及差異化四個方面重新定義了互聯網廣告的投放邏輯和評價标準,與其他門戶網站相比,這一模式無疑是為騰訊“量身定制”的。

     在劉勝義看來,各類網絡用戶的足迹都有規律可循。

    “在虛拟世界中,人們訪問互聯網的路徑可以産生無數個廣告接觸點,屬性不同的數字接觸點也可以被需求不同的廣告攔截。

    ”而騰訊是一個全覆蓋的生活平台,用戶的覆蓋是其強項,100多個産品和業務可以實現B2B以外的全部互聯網功能,所以騰訊隻要有效地分析不同廣告受衆的上網習慣,就可以在不同的位置對這些用戶進行精準攔截。

     在這一理念的支撐下,技術部門對用戶系統進行了升級,用戶資料重新梳理,之前無序的信息被分門别類地裝在貼着各種不同标簽的“框子”裡,以備各種營銷工具檢索和分析。

    廣告部門根據上述信息,開發出精準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