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章 廣告:社交平台的逆襲

首頁
    ” 從2006年開始,騰訊網發動了強勁的流量攻勢。

     在4月16日到5月6日的3周内,騰訊網流量首次超越新浪網。

     6月9日至7月10日,第18屆世界杯足球賽決賽在德國舉行,這再次成為網民的“狂歡之月”。

    截至2006年3月31日,QQ注冊用戶突破5.3億,月活躍用戶數達2.2億。

    年輕的網民無疑是足球比賽最大的擁趸,騰訊網的世界杯站點用戶達到4560萬人,與新浪網相當,而在流量上,騰訊網則實現了決定性的超越。

     8月18日,當年度最火爆的電視選秀節目《超級女聲》全國決賽拉開戰幕,騰訊網與湖南衛視合作推出網絡電視“超女頻道”,億萬粉絲在QQ直播上點播收看《超級女聲》的所有比賽,還可以通過聊天平台交流對大賽的感受,更有大量粉絲建立了自己的直播室和QQ群,QQ天生的社區性功能被發揮得淋漓盡緻。

     經過世界杯和《超級女聲》兩次新聞運動,騰訊網對外高調宣布,它已經一躍成為中國第一、世界第五的門戶網站。

    然而,無論是騰訊人還是外部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這隻是流量意義上的勝利,與媒體影響力甚至廣告收入并不完全匹配。

     “QQ用戶中有多少人買得起Dior?” 劉勝義在2006年年初加入騰訊,出任負責網絡營銷服務與企業品牌的執行副總裁。

    7月份,曾擔任時政類雜志《南風窗》總編輯的陳菊紅被任命為騰訊網總編輯。

    他們的使命是“讓騰訊網擺脫‘三低’形象——低齡、低學曆、低收入,真正成為一個主流媒體,同時發掘廣告價值”。

     雖然沒有任何互聯網媒體的從業經驗,但是劉勝義憑直覺認為,騰訊網的廣告價值被嚴重低估了。

    盡管騰訊網在2006年世界杯期間的流量超過了新浪網,可是所吸引的廣告收入卻隻有後者的1/4,就全年而論,騰訊網的廣告營收不但落後于新浪,更隻有搜狐的37%。

     2007年4月,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機場出現了一組騰訊網的大型燈箱廣告,許多小圖案在一起組合成了巨型的鲸、鷹和獅子的輪廓,廣告主題為“大影響,大回響”。

    這是騰訊曆史上第一次投放戶外形象廣告,也是劉勝義到任後的第一個行動,他試圖扭轉騰訊網的低幼形象,并在政商人士密度最高的機場擴大品牌影響力。

    騰訊網先後成為博鳌亞洲論壇、夏季達沃斯世界經濟年會的獨家互聯網合作夥伴,以及女足世界杯的官方支持商。

    所有這些行動都表明,劉勝義試圖以最快捷的方式,讓騰訊變得更加主流和成人化。

     然而,“去低幼化”戰略一度讓騰訊上下都非常不适應,而且在效果上也差強人意,事實比劉勝義想象的要複雜得多。

     在加入騰訊不久後,劉勝義親自出馬,與法國化妝品公司迪奧(Dior)洽談廣告投放計劃。

    在過去的10多年裡,他對廣告的專業建議一直受到品牌商的信任,可是這一次,迪奧中國區總裁李達康卻提出了一個讓他無法回答的質疑:“QQ用戶中有多少人買得起Dior的産品?” 迪奧的受衆主體是那些25歲以上、受過良好教育且收入不菲的都市白領女性,這與人們對QQ用戶“低齡+低端”的通常印象大相徑庭。

    出于試驗的目的和對劉勝義的尊重,迪奧同意從2007年6月份開始在QQ空間開設“Dior空間”,探索性地進行了廣告投放。

    在2008年3月15日的“情人節”前後,騰訊與迪奧聯合展開“纏上·愛上”主題活動,參與該活動的QQ用戶隻要在自己的QQ空間上傳雙人情侶照,就能獲得迪奧的虛拟挂件,或以折扣價格購買迪奧香水。

    騰訊在QQ空間、迷你首頁和門戶網站上,為活動設置了立體的廣告投放位置。

     一個月後,監測公司給出的數據并不理想,初次合作的探索沒能讓騰訊和迪奧找到滿意的答案。

    這也使得擁有2.2億活躍用戶的騰訊開始深入思考,怎樣的廣告生态才能更有效地為品牌服務。

     2008年6月,以都市白領為閱讀對象的《第一财經周刊》發表了題為“企鵝的錯誤”的封面文章,對騰訊的主流化廣告戰略極盡嘲諷。

    記者寫道:“騰訊公司之前成功的業務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