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章 互聯網+:泛娛樂的環型生态

首頁
     在未來,每個人都會有15分鐘的成名機會。

     ——安迪·沃霍爾(美國波普藝術家) 騰訊隻做兩件事,連接與内容,就這麼簡單。

     ——馬化騰
從《洛克王國》開始 安德伍德白天在政治屠殺場裡拼死角鬥,晚上回到自己的家裡,則會盤腿坐在地上,在電腦前玩射擊遊戲。

    他常玩的是《殺戮地帶3》。

    這是美劇《紙牌屋》裡多次出現的鏡頭。

     在歐美社會,網絡遊戲被稱為繼電影之後的“第九藝術”,而且是唯一一種具有互動性的現代藝術形式。

    可是在中國,網遊始終無法進入成人社會,而且帶有很大的原罪性。

    作為中國乃至全球最大的網遊公司,騰訊在很長時間裡因此遭到诟病。

     2010年之後,随着人口紅利被吃盡,中國網遊産業的大爆炸時代結束,而移動互聯網又為這一産業的衍變開拓出了新的路徑。

    2011年7月,在第七屆中國國際動漫遊戲博覽會上,騰訊集團副總裁程武第一次提出了“泛娛樂戰略”的構想,即以IP運營為軸心,以遊戲運營平台和網絡平台為基礎,跨平台多領域的商業拓展模式。

     程武談到,在當前網絡化、數字化、多媒體化等趨勢的帶動下,遊戲、電影、動漫已經不再孤立,而是形成了一個緊密聯系的有機整體,一個橫跨這三大行業的跨界産業鍊已經形成,并不斷整合和向前發展。

    随着國外那些成功榜樣的不斷湧現,所有行業的從業者都需秉持開放與合作的心态,共建跨界文化産業,從而打造中國自己的跨界文化品牌。

     “其實在我提出‘泛娛樂’之前,已經和Mark(任宇昕)做過很多讨論,他非常支持這個想法。

    當時‘泛娛樂’還不是公司層面的戰略,而是互動娛樂業務部門尋求突破的一種探索。

    ”程武後來對我說。

    當時,騰訊能拿出來印證這個戰略的僅有《洛克王國》。

     《洛克王國》是騰訊自主開發的一款兒童網絡娛樂社區遊戲,基于這款遊戲,互娛部門進行了多層面的授權開發。

    首先是兒童繪本《洛克王國·寵物大圖鑒》的出版,它很快雄踞中國兒童圖書排行榜的榜首。

    其次,是動畫電影《洛克王國!聖龍騎士》的拍攝,它在随後的國慶檔放映,取得了3500萬元的票房。

     到2012年3月,在騰訊互娛年度戰略發布會上,“泛娛樂戰略”第一次被正式提出,它成為馬化騰“平台+内容”理念最重要的試驗場。

     程武為此組織了一個“泛娛樂大師顧問團”,其中包括音樂家譚盾、漫畫家蔡志忠、導演陸川、傳播學者尹鴻以及香港玩偶制作大師MichealLau(劉米高)等在内的6位藝術家。

    後來他解釋說,在真正的實體業務沒有展開的情況下,“泛娛樂”是一個有些超前和抽象的概念,所以我們必須通過這種“貼标簽”的形式來讓大家盡可能容易地理解和接受。

     從動漫撕開一個口子 “泛娛樂”是一個“看上去很美”的戰略,但是,進入實施階段卻困難重重。

    騰訊是一家工程師文化非常深重的企業,理科生思維把持了它的價值觀,從流量變現到内容跨界,關山萬重。

    任宇昕和程武必須要找到一個窄小的突破點,撕開一個令人信服的口子。

     他們瞄準了從來沒有人看好的動漫。

     程武畢業于清華大學物理系,在校期間擔任過清華大學藝術團話劇隊的業務隊長,是一個天生帶有藝術細胞的理科生。

    他于2009年入職騰訊,此前在寶潔、百事可樂等公司的市場運營業務線擔任過高層管理職務,來自傳統快消行業的很多經驗在此時發揮了作用。

     在一份調研報告中,程武發現,在所有玩網絡遊戲的用戶群體裡面,有87%的用戶正在看或有看動漫的需求。

    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據。

    而且,不管是以漫威(Marvel)和DC為代表的美國動漫文化,還是以集英社、小學館等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