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章 互聯網+:泛娛樂的環型生态

首頁
    銷書作家會面。

    當時,郭敬明正着手小說《爵迹》的影視改編,這部系列小說的銷量超過600萬冊,在2010年和2011年連續兩年囊括全國圖書銷量總冠軍,當時正有多家影視公司參與版權合作的争奪。

     程武提出了一攬子的合作方案:由網絡文學部門購買《爵迹》的獨家版權,由動漫部門獨家購買并參與動漫版的創作及發表,由網絡遊戲部門投入開發主題遊戲,由騰訊參與《爵迹》的影視投資計劃。

    程武的方案一下子就打動了很有商業細胞的郭敬明,雙方很快達成了全方位戰略合作的協議。

     就在此次見面的一個月後,2014年9月,騰訊在北京宣布成立泛娛樂業務旗下的新業務模塊,除了文學、動畫、遊戲之外的第四個模塊,當時叫作“騰訊電影+”。

    程武解讀“+”的三個意義:“第一,是電影應該和‘互聯網+’結合起來,讓互聯網能夠成為極大的助力;第二,希望電影能夠在泛娛樂戰略上‘+文學’‘+動漫’‘+遊戲’,成為一個繁榮的内容生态;第三,希望騰訊在電影方面也能成為一個開放平台,大家一起來做有想象力的事情。

    ” 2015年3月,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馬化騰在參加全國兩會時,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騰訊未來專注做的兩件事情——連接與内容。

     他說:“騰訊這一兩年的戰略做了很大的調整,我們把搜索、電商都賣掉之後,更加聚焦在核心,就是以通信和社交為核心,以微信和QQ為平台和連接器,我們希望搭建一個最簡單的連接,連接所有的人和資訊、服務。

    第二個事就是内容産業。

    就這麼簡單,一個是連接器,一個是做内容産業。

    ” 幾天後,在騰訊互娛年度發布會上,馬化騰的這一構想成為公司的發展共識。

    程武從細節着手,進一步提出了面向未來的五點思考: 其一,任何娛樂形式将不再孤立存在,而是全面跨界連接、融通共生; 其二,創作者與消費者界限逐漸打破,每個人都可以是創作達人; 其三,移動互聯網催生粉絲經濟,明星IP誕生效率将大大提升; 其四,趣味互動體驗将廣泛應用,娛樂思維或将重塑人們的生活方式; 其五,科技、藝術、人才自由,“互聯網+”将催生大創意時代。

     9月11日,結合視頻平台和媒體屬性的企鵝影業宣布成立,由騰訊視頻負責人孫忠懷執掌。

    僅在幾天之後的9月17日,騰訊在北京宣布成立騰訊影業公司,任宇昕出任董事長,程武任CEO。

     在接受媒體專訪時,程武說,騰訊提“泛娛樂”的概念已有4年時間,騰訊影業的成立意味着騰訊泛娛樂業務闆塊完成了最後一塊拼圖。

    目前騰訊互娛旗下總共具備了騰訊遊戲、騰訊動漫、騰訊文學和騰訊影業四大平台,從而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泛娛樂生态布局。

     在4個内容生産闆塊之外,騰訊還投資了基于微信和QQ平台的票務分發公司微票兒,這家公司由QQ電影票升級而來。

    2015年12月,北京微影時代和上海格瓦拉宣布合并,微票兒與格瓦拉雙品牌獨立運營,其合作影院4500家,覆蓋全國500個城市,觀影人群的覆蓋率超過90%,成為全國合作影院數、觀影人群覆蓋率第一的在線選座平台。

     從2011年開始的内容産業布局,在整個騰訊體系中是一個“局部事件”,它并未改變這家企業的社交天然屬性。

    不過,它的迅猛成長,以及環型生态鍊的打造,無論是在内部還是在外部,都造成了戰略性的影響。

     就内部而言,“泛娛樂”成為馬化騰提倡的“互聯網+”和“騰訊隻做連接器和内容”戰略的最積極的實驗者,長遠來看,它可能成為騰訊業務系統内的文化增長極。

     就外部而言,騰訊不光是國内最早提出“泛娛樂”概念——這個概念從2014年開始一直被認定為是中國互聯網最重要的發展趨勢之一——的大型互聯網企業,同時也最早發掘與重新定義了IP這個如今紅遍中國的名詞。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