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但知雙聲之不拘四聲,不知疊韻亦不拘平、上、去三聲。凡字之同母者,雖平仄有殊,皆疊韻也。
現代所說的疊韻已經是不限平仄了。
平上去入,是為四聲。我們現在的普通話裡已經隻剩下三聲了,就是平聲(陰平,通常說的第一聲;陽平,通常說的第二聲)、上聲(通常說的第三聲)和去聲(通常說的第四聲)。入聲在大多數北方方言中已經消失了六七百年,而在其餘六大方言中(吳方言、閩方言、湘方言、客方言、越佬方言、贛方言),都還保留着入聲。
疊韻連綿詞中兩個字平仄不同的不多,像從容、迤逦、龌龊、葳蕤、彷徨、琢磨、蜿蜒等等都是平仄相同,而隻有洶湧、淅瀝、莽蒼、崔嵬等少數疊韻連綿詞是平仄不同。至于合成詞疊韻而平仄不同的例子就更多了。
老王在音韻學上亦是有研究的。音韻這東西,韻書幾大本,本本不相同,很多字古音今音變了好幾次,研究起來繁複無比。老王的同事陳寅恪更是個中高手,不能不佩服一下他們強大的記憶力和孜孜不倦閱遍那浩瀚如海典籍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