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十二

首頁
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與寫實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頗難區别。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必鄰于理想故也。

    寫境者,即以客觀之筆寫現實之境。譬如“缺月挂疏桐,漏斷人初靜”、“霧失樓台,月迷津渡”、“對潇潇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春秋”、“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高台樹色陰陰見”、“楚天千裡清秋,水随天去秋無際”等等。造境者,即以主觀之筆寫虛拟之境,譬如“當時明月在,照得彩雲歸”、“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等等。

    然而寫境造境大多數都難以分别。因為寫境中,詩人敏銳的筆觸已經将濃濃的情緒融入其中;而造境中,又是詩人基于對自然之境的觀察揣摩後提煉出來的。試看“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等等,這些是寫境還是造境呢?

    詩有叙事詩,詞卻無叙事詞。因為詞之體裁不适合叙事,卻非常适合抒情。因此詞中之境,很多都蘊含情緻在裡面。前面第十八條老王說馮詞“高樹鵲銜巢,斜月明寒草”勝于“流螢渡高閣”和“疏雨滴梧桐”,道理也正在這個地方。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