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武韬——講用兵的韬略 文伐

首頁
    【提示】 文伐,就是“以文事伐人,不用交兵接刃而伐之也”。

    即不用軍事手段而用政治、外交手段打擊敵人。

    本篇列舉了十二種“文伐”之法,都是采用權謀詭詐手段,擴大敵人内部矛盾,分化、瓦解和削弱敵人,為從軍事上消滅敵人創造條件。

    最後指出:“十二節備,乃成武事。

    所謂上察天,下察地,征已見,乃伐之。

    ” 【譯文】 文王問太公說:“文伐的方法該怎樣?” 太公答道:“文伐的方法有十二種: 一是,依照敵人的喜好,順從他随志願。

    這樣,他就會滋長驕傲情緒,而肯定去做邪惡的事情。

    如果我再因勢利導,就必定能把他除掉; 二是,親近拉攏敵君的近臣,以分化敵國的力量。

    敵國近臣如懷有二心,必然降低忠誠程度。

    敵國朝中沒有忠臣,他的國家必定面臨危亡; 三是,暗中賄賂收買敵君大臣,和他建立深厚交情。

    這些人身居國内而心向外國,敵國就必将發生禍害; 四是,助長敵國君主的放縱享樂,擴大他的荒淫欲望,用大量珠寶賄賂他,贈送美女讨好他。

    言辭卑下,曲意聽從,順從他的命令,迎合他的心意。

    這樣,他就忘記與我鬥争,而放肆地發展自己的邪惡行為了; 五是,故意尊敬敵國的忠臣,送給他微薄的禮物,與他出任使者前來交涉時,故意加以拖延,而對所交涉的問題不予答複,極力促使敵君改派使者,然後再誠心解決所交涉的問題,向他表示親近以取得他的信任,從而使敵國君彌合與我國的關系。

    這樣用不同的态度對待敵國的忠臣和奸佞,就能夠離間敵國君臣之間的關系,從而可以謀取敵國了; 六是,收買敵國君主的大臣,離間敵君在朝外的大臣,使其有才幹的大臣裡通外國,造成敵國内部自相混亂,這樣敵國就很少有不滅亡的; 七是,要使敵國君主對我深信不疑,就必須贈送大量禮物加以賄賂,同時收買他左右親近大臣,暗中給他們好處,使其君臣忽視生産,造成财糧匮乏,國庫空虛; 八是,用貴重的财寶賄賂敵國君主,進而乘機與他同謀别國,所圖謀的又對他有利。

    他得到利益後必然信任我們,這就密切了敵國與我的關系。

    關系越密切,敵國就必然會被我所利用。

    他自己有國而被外國利用,最終必遭慘敗。

     九是,用煊赫的名号尊崇他,不讓他身臨危難,給他以勢傾天下的感覺,順從他的意志以博取他的信任。

    使他居于至高無上的地位,先誇耀他的功績。

    再恭維他德比聖人,這樣他必然會狂妄自大而荒廢政事了。

     十是,對敵君要假意卑微屈從,這樣必然獲得他的信任人從而獲得他的内情。

    秉承他的意志順從他的要求,就象兄弟一般親密。

    獲得他的信任之後,就可以微妙地加以控制利用。

    一旦時機成熟,就可以象得到神助似地輕而易舉把它消滅。

     十一是,用各種方法閉塞敵國君主的視聽,凡是臣民沒有不愛好富貴,厭惡死亡和災禍的。

    暗中許諾尊貴的官位,秘密贈送大量财寶,來收買敵國的英雄豪傑。

    自己國内積蓄充實,但外表卻裝作貧乏。

    暗中收納敵國的智謀之士。

    使他與自己圖謀大計;秘密結交敵國勇士,借以提高我方士氣。

    要盡量滿足這些人取得富貴的欲望,并不斷使之滋長蔓延。

    這樣,敵國的豪傑、智士就轉而成為我的黨徒。

    這就叫閉塞敵國君主的視聽。

    敵國君主雖然還擁有國家,但視聽己被閉塞,還怎麼能維持他的統治呢? 十二是,扶植敵國的奸臣,以迷亂其君主的心智;進獻美女淫樂,以迷惑其君主的意志;;送給良犬駿馬,使其沉溺犬馬聲色以疲憊身體;經常報以有利的形勢,以使他高枕無憂。

    然後觀察有利的時機,而與天下人共謀奪取他的國家。

     以上十二種方法正确運用之後,就可以采取軍事行動了。

    這就是所謂上察天時,下觀地利,等到各種有利的征兆都已顯現時,就可以興兵讨伐了。

    ” 【原文】 文王問太公曰:“文伐①之法奈何?” 太公曰:“凡文伐有十二節②: 一曰,因其所喜,以順其志,彼将生驕,必有奸③事。

    苟能因之,必能去之; 二曰,親其所愛,以分其威。

    一人兩心,其中必衰。

    廷無忠臣,社稷必危; 三曰,陰賂左右,得情甚深,身内情外④,國将生害;四曰,輔其淫樂,以廣其志,厚賂珠玉,娛以美人。

    卑辭委聽,順命而合⑤。

    彼将不争,奸節乃定⑥; 五曰,嚴⑦其忠臣,而薄其賂。

    稽留其使,勿聽其事。

    亟為置代,遺以誠事。

    親而信之,其君将複合之。

    苟能嚴之,國乃可謀; 六曰,收其内,間其外,才臣外相⑧,敵國内侵,國鮮不亡;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