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龍韬——論軍事組織 王翼

首頁
    風馳電掣,不知所由;伏鼓旗三人,主伏鼓旗,明耳目,詭符節⑾,謬号令,暗忽⑿往來,出入若神; 股肱四人,主任重持難,修溝塹,治壁壘。

    以備守禦;通材三人,主拾遺補過,應偶賓客,論議談語,消患解結; 權士三人,主行奇谲⒀,設殊異。

    非人所識,行無窮之變耳目七人,主往來,聽言視變,覽四方之事,軍中之情;爪牙五人,主揚威武,激勵三軍,使冒難攻銳,無所疑慮; 羽翼四人,主揚名譽,震遠方,搖動四境,以弱敵心:遊士八人,主伺奸候變,開阖⒁人情,觀敵之意,以為間諜; 術士二人,主為谲詐,依托鬼神,以惑衆心;方士二人,主百藥,以治金瘡,以痊萬病;法算二人,主計會三軍營壁、糧食、财用出入。

    ” 【注釋】 ①股肱羽翼:比喻帝王左右得力的輔佐大臣。

    股,大腿。

    肱(gōng),手臂從時到腕的部分。

    羽翼,翅膀。

     ②天道:天象,大自然運行的規律。

    古代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節氣,分一年為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

    根據自然現象變化的征候,說明節氣、候的變化。

    這是所謂的天道之一。

    “股肱羽翼七十二人以應天道”,就是以七十二人應七十二候。

     ③卒:同“猝”,突然。

    此處指突然發生的事變。

     ④揍天:測度天象,窺知天意。

    揆,測度。

    變,災變。

     ⑤星曆:星象曆數。

    曆法與天文有關,所以星曆并稱。

     ⑥候風氣:觀測風向及時氣的變化。

     ⑦符驗:指天降的祥瑞與人事符合應驗。

     ⑧天心:天意。

    古時人多迷信,認為天有意志。

     ⑨形勢:地形地勢。

     ⑩論兵革:選用各種武器裝備。

    論,同“掄”,選擇、挑選之意。

    兵革:武器裝備。

     ⑾符節;古代傳達命令或征用軍隊的憑證。

     ⑿暗忽:忽來忽往,模糊不清。

     ⒀奇谲(jué):詭詐,奇謀權谲。

     ⒁開阖(hé):或張或閉,任由控制、操縱。

    阖,關閉。

     【例證】 俗話說:“衆人拾柴火焰高”,一個人的智力畢竟是有限的,而衆人之智無窮。

    即“王者帥師,必有股肱羽翼,以成威神”。

    公元俞206年,不可一世的秦王朝在農民起義浪潮的沖擊下滅亡了。

    農民起義領袖項羽和劉邦為了争奪天下,展開了長達五年的拚殺,結果以項羽的失敗和劉邦的勝利而告結束。

    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勇敢善戰,世罕其匹,戰争開始時又握有幾十萬精銳大軍,處于号令一切的盟主地位,到頭來卻敗在亭長出身、好色貪财、頗有些流氓氣質、在戰争開始時僅有三萬人馬的劉邦手上。

    原因何在?答案自然是因為劉邦有一大批才能卓傑的“股肱羽翼”相輔佐。

     項羽至死也不明白自己失敗的原因,而劉邦卻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得天下的關鍵。

    公元前202年5月,已經登上帝位的劉邦,在洛陽南宮裡大宴群臣,酒酣耳熱之後,劉邦志得意滿地說了這樣一段耐人尋味的話:“夫運籌策帷幄之中,決勝于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國家,撫百姓,給饋饷,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項羽有一範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 善于用人,善于“将将”,是劉邦的特長。

    劉邦用人的特點是“命在通達,不守一術;因能受職,各取所長。

    ”劉邦本人出身農民,他的功臣大将,除個别人外,大都出身卑微。

    如陳平不過是家有三十畝地的農民,韓信更是寄人籬下的赤貧之輩,樊哙以“屠狗為事”,灌嬰“販缯”,婁敬“挽車”,周勃則“織薄曲為生”,還“為人吹箫給喪事”。

    正因為能“因能受職,各取所長”,大批英才奇士都彙聚他的帳下,可謂是謀臣如雨,勇将如雲。

    這些人為劉邦出謀劃策,殚精竭智,使得劉邦越戰越強。

    反觀項羽,在用人上任人唯親,“其所任愛,非諸項即妻之昆弟,雖有奇士不能用。

    ”韓信、陳平等人原都在楚,因得不到信用,最後都背他而去,投奔了劉邦,成為劉邦戰勝項羽的重要謀臣宿将。

    項羽疑心太重,任人不專,因而很容易為離間計所乘,範增、鐘離昧等智謀之士都得不到信任,項羽最後成了孤家寡人。

    這樣,項羽由強變弱,轉勝為敗,最後自刎烏杠,便成了合乎邏輯的曆史結局。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