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本篇論述了軍隊統帥部的構成。
首先闡明“王者帥師,必有股肱羽翼,以成威神”。
接着指出任命股肱羽翼的辦法:“命在通達,不守一術,因能授職,各取所長。
”最後說明了股肱羽翼應有七十二人組成,包括腹心、謀士、天文、地利、兵法、通糧、奮威、伏旗鼓、股肢、通才、權士、耳目、爪牙、羽翼、遊士、術士、方士、法算等各方面人才,分管作戰、宣傳、間諜、天文、通信、工程、醫務、軍需等方面的工作。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說:“君主統率軍隊,必須有得力的輔佐之人,以造成非凡的威勢,這該怎麼辦呢?”
太公回答說:“凡舉兵興師,都以将帥掌握軍隊的命運。
要掌握好全軍的命運,最重要的是通曉和了解各方面情況,而無需專精某項技術。
因此,應該量才授職,用其所長,靈活掌握,并使其成為一項制度。
所以将帥需要輔佐人員七十二人,以便順應天道,應付各種情況。
按照這種方法設置助手,就是掌握了作将帥的道理。
發揮各種特殊人才的奇異才能,就可以圓滿完成各項任務。
”
武王問:“請問這方面的細節是怎樣的?”
太公回答說:“腹心一人,主管參贊謀劃。
應付突然事變,觀測天象,消除禍患,總攬軍政大計,保全民衆生命;
謀士五人,主管籌劃安危大事,考慮形勢的發展變化,鑒别将士的品德才能,申明軍紀,授予官職,決斷疑難問題,裁定事情可否;
天文三人,主管觀察日月星辰的運行,測度風向氣候,推算時日吉兇,考察吉兇征兆,核查災異現象,觀察人心的向背;
地利三人,主管察明軍隊行軍和駐止的地形狀況,分析利弊得失的變化,觀察距離遠近,地形險易,江河水情和山勢險阻等,确保軍隊作戰不失地利;
兵法九人,主管探讨敵我形勢的異同,分析作戰勝負的原因,檢查點驗作戰時的兵器,檢舉揭發各種違法行為;
通糧四人,主管籌劃給養,籌備儲存,保證糧道暢通,征集軍需糧秣,确保軍隊供給不發生困難;
奮威四人,主管選拔有才能的勇士,配發優良的武器裝備,組織突擊部隊風馳電掣般行動,迅猛快速地打擊敵人;
伏鼓旗三人,主管軍隊的旗鼓,明确視聽信号,制造假符節,發布假命令以迷惑敵人,忽來忽往,神出鬼沒;
股肱四人,主管擔負重要使命,從事艱巨任務,挖掘溝塹,構築壁壘,以備守禦;
通材三人,主管完善将帥的不足,彌補将帥的過失。
接待賓客,讨論問題,消除禍患,排解糾紛;權十三人,主管實施詭詐奇謀,設置絕術異技,不讓敵人識破,進行無窮變化;
耳目七人,主管通過與外界交往,聽風聲,觀動靜,查明天下形勢,了解敵軍情況;
爪牙五人,主管宣揚我軍軍威,激勵三軍鬥志,使他們敢于冒險犯難,攻堅摧銳而無所疑懼;
羽翼四人,主管宣揚将帥的威名聲譽,以震駭遠方、動搖鄰國,削弱敵軍鬥志;
遊士八人,主管察明敵方奸佞,刺探敵國變亂,操縱敵國民心,觀察敵人意圖,進行間諜活動;
術士二人,主管使用詭詐,借助鬼神,迷惑士衆,穩定軍心。
方士二人,主管各種藥物,治療創傷,醫治疾病;法算二人,主管計算軍隊營壘、糧食和财用的收支情況。
”
【原文】
武王問太公曰:“王者帥師,必有股肱羽翼①,以成威神,為之奈何?”
太公曰:“凡舉兵帥師,以将為命,命在通達,不守一術,因能受職,各取所長,随時變化,以為綱紀,故将有股肱羽翼七十二人,以應天道②。
備數如法,審知命理,殊能異技,萬事畢矣。
”
武王曰:“請問其目?”
太公曰:“腹心一人,主潛謀應卒③,揆天消變④,總攬計謀,保全民命;謀士五人,主圖安危,慮未萌,論行能,明賞罰,授官位,決嫌疑,定可否;
天文三人,主司星曆⑤,候風⑥,推時日,考符驗⑦,校災異,知天心⑧去就之機;
地利三人,主三軍行止形勢⑨,利害消息,遠近險易,水涸山阻,不失地利;
兵法九人,主講論異同,行事成敗,簡練兵器,刺舉非法;
通糧四人,主度飲食,備蓄積,通糧道,緻五谷,令三軍不困乏;
奮威四人,主擇材力,論兵革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