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本篇論述了在深草及灌木叢林地帶防禦敵人火攻的方法。
在軍隊“遇深草蓊穢”之時,又有“天燥疾風之利”,敵人很可能乘機發起火攻。
反敵火攻的戰法,首先要加強警戒準備,“以雲梯、飛樓,遠望左右,謹察前後”。
發現敵人以火攻我,可提前将我軍前後的茂草燒成“黑地”,構成一道防火帶,并将強彎材士部署在左右進行防護,即可免受敵人攻的威脅。
如果敵人前出至黑地,我軍則應結成“四武沖陣”,用強彎護衛兩翼,這樣雖不能取勝,也不會失敗。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說:“領兵深入敵國境内,遇到茂密的草叢樹木圍繞在我軍前後左右,我軍已行軍數百裡,人馬困乏疲憊,需要宿營休息。
這時,敵人利用天氣幹燥,風聲疾速的有利條件,在我上風口放火,又使其車騎銳士埋伏在我軍的後面,造成我三軍恐怖,散亂逃跑,應該怎麼辦?”
太公答道:“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在宿營地豎起雲梯、飛樓,登高瞭望和仔細觀察前後左右的情況。
發現敵人燒起大火,我也立即在軍前較遠的開闊地上放火,擴大火焚面積,同時又在我軍後面放火,以便燒出一塊黑地。
若是敵人前來進攻,我就把軍隊撤到這塊燒光草木的黑地上堅守。
前來進攻的敵人此時落在我軍後面,看到火起,必定退走。
我軍在黑地上布列陣勢,以材士強弩掩護左右兩翼,并繼續放火燒掉我前後的草地。
這樣,敵人就不能加害于我了。
”
武王問:“敵人既在我左右放火,又在我前後放火,以至濃煙覆蓋了我軍,而敵人的大軍突然向我據守的黑地發起進攻,應該怎麼辦?”
太公答道:“遇上這種情況,應當把我軍結成四武沖陣的戰鬥隊形,以強弩掩護左右兩翼。
這種辦法雖然無法取勝,但也不會導緻失敗。
”
【原文】
武王問太公曰:“引兵深入諸侯之地,遇深草蓊穢①,周吾軍前後左右,三軍行數百裡,人馬疲倦休止。
敵人因天燥疾風之利,燔吾上風,車騎銳士堅伏吾後。
吾三軍恐怖,散亂而走,為之奈何?”
太公曰:“若此者,則以雲梯、飛樓遠望左右,謹察前後。
見火起,即燔吾前而廣延之②,又燔吾後。
敵人若至,即引軍而卻,按黑地而堅處。
敵人之來,猶在吾後,見火起必還走。
吾按黑地③而處,強彎材士衛吾左右,又燔吾前後。
若此,則敵不能害我。
”
武王曰:“敵人燔吾左右,又燔吾前後,煙覆吾軍,其大兵按黑地而起,為之奈何?”
太公曰:“若此者,為四武沖陳,強弩翼吾左右,其法無勝亦無負。
”
【注釋】
①蓊穢(wěnghu):草木茂盛。
蓊,茂盛貌。
穢,田中多草,荒地。
②即燔吾前而廣延之:意思是敵人在我前方放火,我也在前方适當地點放火,以隔斷敵之火勢,使火燒不到我軍。
③黑地:人火燒過之地是一片黑色,故稱為黑地。
【例證】
本篇所言火戰,是在被圍狀态下挫敗敵人火攻的戰術,具有防禦的性質,隻能救于一時,而難以持久。
特别是敵人實行火攻,一般是處于上風處,而我軍處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