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本篇論述了反擊敵軍突然襲擊和誘敵攻城而突襲敵人的戰法。
首先論述了敵人長驅直入攻我城池,要“守則固”、“戰則勝”,必須針對敵軍遠道而來,攜帶糧草不多的弱點,今我遠方精銳部隊截斷敵人退路,同城肉被圍部隊約定會攻日期,選擇月光晦暗的黑夜,對敵實行内外夾擊,這樣“敵人雖衆,其将可虜”。
接着進一步論述了在敵人分路來襲、侵掠我營、有的已攻至城下而大軍尚未到來的情況下,應先弄清敵情,預作準備,并在城外設置伏兵。
同時,完善城防設置,裝作極力守城的樣子,引誘敵人來攻。
這時我可速發伏兵,以四面包圍戰法,迅速投入戰鬥,即可大敗敵軍。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說:“敵人長驅直入,侵掠我土地,搶奪我牛馬,敵人大軍蜂湧而來,迫近我城下。
我軍士卒大為恐懼,民衆被拘禁成為俘虜。
在這種情況下,我想進行防守能夠穩固,進行戰鬥能夠取勝,該怎麼辦?”
太公答道:“象這類敵軍,叫做突襲性的敵軍。
它的牛馬必定缺乏飼料,它的士卒必定沒有糧食,所以兇猛地向我發動進攻。
在這種情況下,應命令我駐紮在遠方的其他部隊,挑選精銳的士兵,迅速襲擊敵人的後方,詳細計算并确定會攻的時間,務必使其在夜色昏暗時與我會合,全軍迅速猛烈地同敵戰鬥。
這樣,敵人雖然衆多,敵将也可被我俘虜。
”
武王問:“如果敵軍分為三、四部分,以一部向我發動進攻以侵占我方土地,以一部駐止以掠奪我牛馬财物,其主力部隊尚未完全到達,而使一部兵力進逼我城下,以緻我全軍恐懼,應該怎麼辦?”
太公答道:“應仔細觀察情況,在敵人尚未完全到達前,就完善守備,嚴陣以待。
在離城四裡的地方構築營壘,把金鼓旌旗,都布列張揚起來,并另派一支部隊為伏兵。
令我營壘上的部隊多集中強弩,每百步設置一個可供部隊出擊的暗門,門前安置拒馬等障礙物,戰車、騎兵配置在營壘外面,勇銳士卒隐蔽埋伏起來。
如果敵人來到,先派我輕裝部隊與敵交戰,旋即佯裝不敵退走,并令我守軍在城上豎立旗幟,敲擊鼙鼓,作好充分的防守準備。
敵人認為我主力在防守城邑,因而必然進逼城下。
這時我突然出動伏兵,突人敵軍陣内,或攻擊敵人陣外。
同時再令我全軍迅猛出擊,勇猛戰鬥,既攻擊敵人正面,又攻擊敵人後方,使敵人勇敢的無法格鬥,輕快的來不及逃跑。
這種戰法稱為突戰。
敵人雖然衆多,其将領也必定由于戰敗而逃走。
”
武王說:“好啊!”
【原文】
武王問太公曰:“敵人深入長驅,侵掠我地,驅我牛馬,其三軍大至,薄我城下。
吾士卒大恐,人民系累①,為敵所虜。
吾欲以守則固,以戰則勝,為之奈何?”
大公曰:“如此者,謂之突兵②。
其牛馬必不得食,士卒絕糧,暴擊而前。
令我遠邑别軍③,選其銳土,疾擊其後,審其期日,必會于晦④,三軍疾戰,敵人雖衆,其将可虜。
”武王曰:“敵人分為三四,或戰而侵掠我地,或止而收我牛馬,其大軍未盡至,而使寇薄我城下,緻吾三軍恐懼,為之奈何?”
大公曰:“謹候敵人未盡至,則設備而待之。
去城四裡而為壘,金鼓旌旗皆列而張,别隊為伏兵。
令我壘上多積強弩,百步一突門⑤,門有行馬,車騎居外,勇力銳士隐伏而處。
敵人若至,使我輕卒合戰而佯走,令我城上立旌旗,擊鼙鼓,完為守備。
敵人以我為守城,必薄我城下,發吾伏兵,以沖其内,或擊其外。
三軍疾戰,或擊其前,或擊其後,勇者不得鬥,輕者不及走,名曰突戰⑥。
敵人雖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