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豹韬——論戰術 敵武

首頁
    【提示】 本篇論述了遭遇戰的戰法。

    首先論述了突然同敵遭遇,敵軍“甚衆且武,武車骁騎,繞我左右”,在這種情況下,如處理不當,即可能遭到失敗,因此稱之為“敗兵”。

    要取得作戰的勝利,必須将武車骁騎布列在兩翼,同時将材士強弩埋伏在道路兩側。

    誘敵人伏,再行出擊,即可将敵擊敗。

    接着進一步論述了在“敵人與我車騎相當,敵衆我少,敵強我弱,其來整治精銳,吾陣不敢當”的情況下,應将材士強弩埋伏在左右,車騎堅陣而處,等敵人入伏時,左右前後進行夾擊,“敵人雖衆,其将必走”。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說:“領兵深入敵國境内,突然與敵遭遇,敵軍人數衆多而且勇猛兇狠,并以武沖大戰車和骁勇的騎兵包圍我左右兩翼。

    我全軍震恐,紛紛逃跑,不可阻止。

    對此應該怎麼辦?” 太公答道:“這樣的軍隊叫做敗兵。

    善于用兵的人,可以因此而取勝;不善于用兵的人,可以因此而敗亡。

    ” 武王問:“面對這種局面應該采取什麼辦法處置?” 太公答道:“應該埋伏我的材士強弩,并把威力大的戰車和骁勇的騎兵配置在左右兩翼,伏擊地點一般放在距離我主力前後約三裡的地方。

    敵人如果前來追擊,就出動我的戰車和騎兵,攻擊敵人的左右兩側,這樣,敵軍就會陷于混亂,我逃跑的土卒就會自動停止逃跑。

    ” 武王問:“敵我雙方的戰車和騎兵相遇,敵衆我寡,敵強我弱。

    敵人前來進攻,陣勢整齊,士卒精銳。

    我要與敵對陣而戰,卻難以抵擋,應該怎麼辦?” 太公答道:“在這種情況下,應挑選我軍的材士強弩,埋伏在左右兩側,并把戰車和騎兵布成堅固的陣勢進行防守。

    當敵人通過我埋伏的地方時,就用密集的強弩射擊敵人的左右兩翼,并出動戰車和騎兵以及勇銳十卒猛烈地攻擊敵軍,或攻擊敵人的正面,或攻擊敵人的側後。

    這樣,敵人雖然衆多,也必定會被我打敗。

    ” 武王說:“好啊!” 【原文】 武王問太公曰:“引兵深入諸侯之地,卒遇敵人,甚衆且武。

    武車骁騎,繞我左右,吾三軍皆震,走不可止,為之奈何?” 太公曰:“如此者,謂之敗兵。

    善①者以勝,不善者以亡。

    ” 武王曰:“為之奈何?” 太公曰:“伏我材士強弩,武車骁騎,為之左右,常去前後三裡。

    敵人逐我,發我車騎,沖其左右。

    如此,則敵人擾亂,吾走者自止。

    ” 武王曰:“敵人與我車騎相當,敵衆我少,敵強我弱,其來整治②精銳,吾陳不敢當③,為之奈何?” 太公曰:“選我材上強弩,伏于左右,車騎堅陳而處,敵人過我伏兵,積弩④射其左右,車騎銳兵疾擊其軍,或擊其前,或擊其後。

    敵人雖衆,其将必走。

    ” 武王曰:“善哉!” 【注釋】 ①善:善于用兵打仗。

     ②整治:整齊不亂。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