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豹韬——論戰術 敵強

首頁
    【提示】 本篇論述了對付敵人夜間襲擊的戰法。

    首先闡明了在敵衆我寡、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敵人乘夜間突然對我發起攻擊,即所謂“震寇”,對此不能消極防禦,而應采取以攻對攻的戰法。

    選用精銳的材士、強弩、輕騎為左右翼,“疾擊其前,急攻其後,或擊其表,或擊其裡”,便可取得勝利。

    接着進一步論述了我已被敵包圍,部隊處于即将潰敗的緊急關頭,應“明号審令”,鼓勵士氣,派出勇銳将士,大造聲勢,以弱示強,弄清敵情,向敵人展開猛攻,使“中外相應,期約皆當”,即可破敵。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說:“領兵深入敵國境内,與敵軍突擊部隊正面接觸,敵衆我寡,敵強我弱,而敵人又利用夜暗掩護前來攻擊,或攻我左翼,或攻我右翼,使我全軍震恐。

    我想進攻能夠取勝,防禦能夠穩固,應該怎麼辦?” 太公答道:“這樣的敵人叫做震寇。

    對付這樣的敵人,我軍利于出戰,而不适宜防守。

    應該挑選材士強弩,以戰車、騎兵為左右兩翼,迅猛地攻擊敵人正面,急速地攻擊敵人側後。

    既攻擊敵人陣外,又攻擊敵人陣内。

    這樣,敵人士兵必然混亂,敵人将帥必然驚恐駭懼而被打敗。

    ” 武王問:“敵人如果在遠處阻截我的前方,急速地攻擊我的後人,遮斷我精銳的部隊,阻我應援的材士,使我前後方失去聯系,以緻全軍擾亂,散亂逃走,士卒沒有鬥志,将官無心固守,應該怎麼辦?” 太公答道:“高明啊!君王提出的這個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明審号令,出動我勇猛精銳的士兵,使每個人手持火炬,兩人同擊一鼓,必須探知敵人的準确位置,然後發起攻擊,或攻擊敵人的外部,或沖擊敵人的内部。

    攻擊時,部隊都佩帶暗号,便于互相識别,并撲滅火炬,停止擊鼓,之後内外互相策應,各部按預先約定的計劃行動。

    全軍迅猛出擊,英勇奮戰,敵人必然失敗滅亡。

    ” 武王說:“好啊!” 【原文】 武王問太公曰:“引兵深入諸侯之地,與敵人沖軍①相當,敵衆我寡,敵強我弱。

    敵人夜來,或攻吾左,或攻吾右,三軍震動。

    吾欲以戰則勝,以守則固。

    為之奈何?” 太公曰:“如此者,謂之震寇②。

    利以出戰,不可以守。

    選吾材士強弩,車騎為之左右,疾擊其前,急攻其後,或擊其表,或擊其裡,其卒必亂,其将必駭。

    ” 武王曰:“敵人遠遮我前,急攻我後,斷我銳兵,絕我材士,吾内外不得相聞,三軍擾亂,皆散而走,士卒無鬥志,将吏無守心,為之奈何?” 太公曰:“明哉!王之間也。

    當明号審令,出我勇銳冒将之士,人操炬火③,二人同鼓,必知敵人所在,或擊其表,或擊其裡。

    微号④相知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