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樂論篇第二十

首頁
    原則。

    墨子反對它們,近乎犯罪。

    聖明的帝王已經死去,沒有人來加以糾正。

    愚蠢的人學習他,會危害自己的生命。

    君子彰明音樂,這才是仁德。

    混亂的社會厭惡善行,不聽這提倡音樂的話。

    唉呀可悲啊!音樂因此而不能見成效。

    學生們努力學習吧,不要因為墨子的反對而有所迷惑啊。

     聲樂之象:鼓大麗,鐘統實,磬廉制,竽笙箫和,筦鑰發猛,埙篪翁博,瑟易良,琴婦好,歌清盡,舞意天道兼。

    鼓其樂之君邪。

    故鼓似天,鐘似地,磬似水,竽笙箫和筦鑰,似星辰日月,鼗柷、拊鞷、椌楬似萬物。

    曷以知舞之意?曰:目不自見,耳不自聞也,然而治俯仰、诎信、進退、遲速,莫不廉制,盡筋骨之力,以要鐘鼓俯會之節,而靡有悖逆者,衆積意謘謘乎! 【譯文】 音樂的象征:鼓聲弘大高亢,鐘聲洪亮渾厚,磬聲清越明朗,竽、笙、箫、和、管、籥等管樂器的聲音昂揚激越,埙、篪的聲音浩瀚磅礴,瑟的聲音平易溫良,琴的聲音柔婉優美,歌聲清朗而曲盡其情,舞蹈的意象則包容了自然界的一切現象。

    鼓,大概是音樂的主宰吧?所以鼓聲像天,鐘聲像地,磬聲像水,竽、笙、箫、和、管、籥等管樂器的聲音像日月星辰,鞉、柷、拊、鞷、椌、楬的聲音像萬物。

    憑什麼來了解舞蹈的意象呢?回答說:跳舞的人眼睛不能看見自己的形體,耳朵不能聽到自己的聲音,但是處理低頭、擡頭、彎曲、伸直、前進、後退、緩慢、快速的動作時無不幹淨利落明白清楚,盡身體的力量去迎合鐘、鼓的節奏,而無所違背,衆人集中注意力真認真啊! 吾觀于鄉,而知王道之易易也。

    主人親速賓及介,而衆賓皆從之。

    至于門外,主人拜賓及介,而衆賓皆入;貴賤之義别矣。

    三揖至于階,三讓以賓升。

    拜至、獻、酬,辭讓之節繁,及介省矣。

    至于衆賓,升受、坐祭、立飲,不酢而降;隆殺之義辨矣。

    工入,升歌三終,主人獻之;笙入三終,主人獻之;間歌三終,合樂三終,工告樂備,遂出。

    二人揚觯,乃立司正,焉知其能和樂而不流也。

    賓酬主人,主人酬介,介酬衆賓,少長以齒,終于沃洗者,焉知其能弟長而無遺也。

    降,說屦升坐,修爵無數。

    飲酒之節,朝不廢朝,莫不廢夕。

     賓出,主人拜送,節文終遂,焉知其能安燕而不亂也。

    貴賤明,隆殺辨,和樂而不流,弟長而無遺,安燕而不亂,此五行者,足以正身安國矣。

    彼國安而天下安。

    故曰:吾觀于鄉,而知王道之易易也。

     【譯文】 我看到了鄉中請人喝酒的禮儀就知道先王的政治原則實施起來是容易又容易的了。

    主人親自去邀請賢德的貴賓和德行稍次的陪客,而一般客人就都跟着他們來了;來到門外,主人向貴賓和陪客拱手鞠躬,而一般客人就都進門了;對高貴者和卑賤者的不同禮儀就這樣分别開來了。

    主人拱手作揖三次才與貴賓來到廳堂的台階下,再謙讓三次而使貴賓登上廳堂,再拜謝貴賓的到來,主人獻酒酬賓,推辭謙讓的禮節十分繁多;至于陪客,那禮節就減少了;至于一般客人,登堂受酒,坐着酹酒祭神,站着飲酒,不用酒回敬主人就退下堂去了;隆重與簡省的禮儀就這樣分别開來了。

    樂工進來,登上廳堂,把《鹿鳴》、《四牡》、《皇皇者華》三首歌各唱一遍,主人敬酒;吹笙的人進來,把《南陔》、《白華》、《華黍》三支樂曲各吹奏一遍,主人敬酒;樂工與吹笙的間隔着輪流歌唱演奏各三曲,再合着歌唱演奏各三曲,樂工報告樂曲已經完備,就出去了。

    主人的兩個侍從舉起酒杯幫助敬酒,于是又設置了監督行禮的專職人員。

    從這些禮儀之中可以知道他們能夠和睦安樂而不淫蕩。

    貴賓向主人敬酒表示答謝,主人向陪客敬酒表示答謝,陪客向一般客人敬酒表示答謝,賓主對年輕的年長的都根據年齡依次酬謝,最後輪到向主人手下盥洗酒杯的人酬謝。

    從這些禮儀之中可以知道他們能夠尊重年輕的尊敬年長的而不遺漏一個人。

    退下堂去,脫去鞋子,再登堂就坐,依次不斷地敬酒。

    請人喝酒的限度是,在早晨飲酒不耽誤早上的工作,在傍晚喝酒不耽誤晚上的事情。

    貴賓出門,主人拱手鞠躬送行,禮節儀式就完成了。

    從這些禮儀中可以知道他們能夠逸樂而不乖亂。

    高貴者和卑賤者被區别清楚,隆重的禮儀和簡省的禮儀被分别開來,和睦安樂而不淫蕩,尊重年輕的尊敬年長的而不遺漏一個人,逸樂而不乖亂,這五種行為,足夠用來端正身心安定國家了。

    那國家安定了,那麼整個天下也就安定了。

    所以說:我看到了鄉中請人喝酒的禮儀就知道先王的政治原則實施起來是極其容易的。

     亂世之征:其服組,其容婦。

    其俗淫,其志利,其行雜,其聲樂險,其文章匿而采,其養生無度,其送死瘠墨,賤禮義而貴勇力,貧則為盜,富則為賊;治世反是也。

     【譯文】 混亂的社會的迹象:那裡的服裝華麗,男人的容貌打扮得像婦女一樣妖媚,那裡的風俗淫蕩,人們的志向是唯利是圖,人們的行為駁雜不純,那裡的音樂邪惡怪僻,那裡的文章内容邪惡而辭藻華美,那裡的人将養身體沒有限度,葬送死人儉省刻薄,輕視禮制與道義而崇尚勇敢與武力,貧窮的就盜竊,富裕的就賊害他人。

    治理得好的社會則與此相反。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