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子道篇第二十九

首頁
    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

    上順下笃,人之中行也;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

    若夫志以禮安,言以類使,則儒道畢矣。

    雖堯舜不能加毫末于是矣。

     孝子所不從命有三:從命則親危,不從命則親安,孝子不從命乃衷;從命則親辱,不從命則親榮,孝子不從命乃義;從命則禽獸,不從命則修飾,孝子不從命乃敬。

    故可以從命而不從,是不子也;未可以從而從,是不衷也;明于從不從之義,而能緻恭敬,忠信、端悫、以慎行之,則可謂大孝矣。

    傳曰:“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

    ”此之謂也。

    故勞苦、雕萃而能無失其敬,災禍、患難而能無失其義,則不幸不順見惡而能無失其愛,非仁人莫能行。

    詩曰:“孝子不匮。

    ”此之謂也。

     【譯文】 在家孝敬父母,出外敬愛兄長,這是人的小德。

    對上順從,對下厚道,這是人的中德。

    順從正道而不順從君主,順從道義而不順從父親,這是人的大德。

    至于那志向根據禮義來安排,說話根據法度來措辭,那麼儒家之道也就完備了;即使是舜,也不能在這上面有絲毫的增益了。

     孝子不服從命令的原因有三種:服從命令,父母親就會危險;不服從命令,父母親就安全;那麼孝子不服從命令就是忠誠。

    服從命令,父母親就會受到恥辱;不服從命令,父母親就光榮,那麼孝子不服從命令就是奉行道義。

    服從命令,就行為像禽獸一樣野蠻;不服從命令,就富有修養而端正;那麼孝子不服從命令就是恭敬。

    所以可以服從而不服從,這是不盡孝子之道;不可以服從而服從,這是不忠于父母。

    明白了這服從或不服從的道理,并且能做到恭敬尊重、忠誠守信、正直老實地來謹慎實行它,就可以稱之為大孝了。

    古書上說:“順從正道而不順從君主,順從道義而不順從父親。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勞苦憔悴時能夠不喪失對父母的恭敬,遭到災禍患難時能夠不喪失對父母應盡的道義,即使不幸地因為和父母不順而被父母憎惡時仍能不喪失對父母的愛,如果不是仁德之人是不能做到的。

    《詩》雲:“孝子之孝無窮盡。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魯哀公問于孔子曰:“子從父命,孝乎?臣從君命,貞乎?”三問,孔子不對。

    孔子趨出以語子貢曰:“鄉者,君問丘也,曰:‘子從父命,孝乎?臣從君命,貞乎?’三問而丘不對,賜以為何如?”子貢曰:“子從父命,孝矣。

    臣從君命,貞矣,夫子有奚對焉?”孔子曰:“小人哉!賜不識也!昔萬乘之國,有争臣四人,則封疆不削;千乘之國,有争臣三人,則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則宗廟不毀。

    父有争子,不行無禮;士有争友,不為不義。

    故子從父,奚子孝?臣從君,奚臣貞?審其所以從之之謂孝、之謂貞也。

    ” 【譯文】 魯哀公問孔子說:“兒子服從父親的命令,就是孝順嗎?臣子服從君主的命令,就是忠貞嗎?”問了三次,孔子不回答。

     孔子小步快走而出,把這件事告訴給子貢說:“剛才,國君問我,說:‘兒子服從父親的命令,就是孝順嗎?臣子服從君主的命令,就是忠貞嗎?’問了三次而我不回答,你認為怎樣?” 子貢說:“兒子服從父親的命令,就是孝順了;臣子服從君主的命令,就是忠貞了。

    先生又能怎樣回答他呢?” 孔子說:“這是小人啊,你不懂啊!從前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有了诤谏之臣四個,那麼疆界就不會被割削;擁有千輛兵車的小國有了诤谏之臣三個,那麼國家政權就不會危險;擁有百輛兵車的大夫之家有了诤谏之臣兩個,那麼宗廟就不會毀滅。

    父親有了诤谏的兒子,就不會做不合禮制的事;士人有了诤谏的朋友,就不會做不合道義的事。

    所以兒子一味聽從父親,怎能說這兒子是孝順?臣子一味聽從君主,怎能說這臣子是忠貞?弄清楚了聽從的是什麼才可以叫做孝順、叫做忠貞。

    ” 子路問于孔子曰:“有人于此,夙興夜寐,耕耘樹藝,手足胼胝,以養其親,然而無孝之名,何也?”孔子曰:“意者身不敬與?辭不遜與?色不順與?古之人有言曰:‘衣與! 缪與!不女聊。

    ’今夙興夜寐,耕耘樹藝,手足胼胝,以養其親,無此三者,則何為而無孝之名也?意者所友非人邪?” 孔子曰:“由志之,吾語女。

    雖有國士之力,不能自舉其身。

    非無力也,勢不可也。

    故入而行不修,身之罪也;出而名不章,友之過也。

    故君子入則笃行,出則友賢,何為而無孝之名也!” 【譯文】 子路問孔子說:“這裡有個人,早起晚睡,耕地鋤草栽植播種,手腳都磨出了老繭,以此來贍養自己的父母,卻沒有孝順的名聲,為什麼呢?”孔子說:“想來大概是他舉止不恭敬吧!是他說話不謙虛吧!是他臉色不溫順吧!古代的人有句話說:‘給我穿啊給我吃啊,若不恭敬就不靠你。

    ’現在這個人早起晚睡,耕地鋤草栽植播種,手腳都磨出了老繭,以此來贍養自己的父母,如果沒有舉止不恭敬、說話不謙虛、臉色不溫順這三種行為,那為什麼會沒有孝順的名聲呢?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