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僖公 僖公五年

首頁
    行而使同宗子弟的地位鞏固,哪個城池能比得上?三年以後就要用兵,哪裡用得着謹慎?”退出去賦詩說:“狐皮袍子蓬蓬松松,一個國家有了三個主人翁,究竟是誰我該一心跟從?”等到發生禍難,晉獻公派遣寺人披攻打蒲城。

    重耳說:“國君和父親的命令不能違抗。

    ”并通告說:“抵抗的就是我的敵人。

    ”重耳越牆逃走,寺人披砍掉了他的袖口,最後他逃亡到翟國。

     夏季,公孫茲到牟國,在那裡娶了親。

     魯僖公和齊桓公、宋桓公、陳宣公、衛文公、鄭文公、許僖公、曹昭公在首止相會,會見周王的太子鄭,為的是安定成周。

     陳國的轅宣仲(濤塗)怨恨鄭國的申侯在召陵出賣了他,所以故意勸申侯在所賜的封邑築城,說:“把城築得美觀,名聲就大些,子孫不會忘記。

    我幫助您請求。

    ”就為申侯向諸侯請求而築起城牆,築得很美觀。

    轅宣仲就在鄭文公面前進讒言說:“把所賜封邑的城牆築得那麼美觀,是準備将來用這城牆叛亂的。

    ”申侯因此而獲罪。

     秋季,諸侯會盟。

    周惠王派周公召見鄭文公,說:“我安撫你去跟随楚國,又讓晉國輔助你,這就可以稍稍安定了。

    ”鄭文公對周惠王的命令感到高興,又對沒有朝見齊國感到懼怕,所以打算逃走回國而不參加盟誓。

    孔叔不讓他走,說:“國君舉動不能輕率,輕率就失掉了能親近的人。

    失掉了能親近的人,禍患必然來到。

    國家困難而去乞求結盟,所失掉的東西就多了。

    您一定會後悔。

    ”鄭文公不聽,離開了軍隊潛逃回國。

     楚國的鬬穀於菟滅亡弦國,弦子逃亡到黃國。

    這時江、黃、道、柏四國和齊國友好,這些國家都和弦國有婚姻關系。

    弦子仗着這些關系而不去事奉楚國,又不設置防備,所以被滅亡。

     晉獻公再次向虞國借路進攻虢國。

    宮之奇勸阻說:“虢國是虞國的外圍,虢國滅亡,虞國必定跟着完蛋。

    晉國的野心不能讓他打開,引進外國軍隊不能忽視。

    一次已經夠了,難道還可以來第二次嗎?俗話說的‘大車的闆和車子互相依存,嘴唇缺了,牙齒便受冷寒’,這說的就是虞國和虢國的關系。

    ”虞公說:“晉國是我的宗族,難道會害我嗎?”宮之奇回答說:“太伯、虞仲,是太王的兒子。

    太伯沒有随侍在側,所以沒有繼位。

    虢仲、虢叔,是王季的兒子,做過文王卿士,功勳在于王室,受勳的記錄還藏在盟府。

    晉國準備滅掉虢國,對虞國又有什麼可愛惜的?況且虞國能比晉國的桓叔、莊伯更加親近嗎?如果他們愛惜桓叔、莊伯,這兩個家族有什麼罪過,但是卻被殺戮,不就是因為使他們感到受到威脅嗎?親近的人由于受寵就威脅公室,尚且被無辜殺害,何況對一個國家呢?”虞公說:“我祭祀的祭品豐盛又清潔,神明必定保佑我。

    ”宮之奇回答說:“下臣聽說,鬼神并不是親近哪一個人,而隻是依從有德行的人,所以《周書》說:‘上天沒有私親,隻對有德行的才加以輔助。

    ’又說:‘祭祀的黍稷不芳香,美德才芳香。

    ’又說:‘百姓不能變更祭祀的物品,隻有德行才可以充當祭祀的物品。

    ’這樣看來,那麼不是道德,百姓就不和,神明也就不來享用祭物了。

    神明所憑依的,就在于德行了。

    如果晉國占取了虞國,發揚美德作為芳香的祭品奉獻于神明,神明難道會吐出來嗎?”虞公不聽,答應了晉國使者的要求。

    宮之奇帶領了他的族人出走,說:“虞國過不了今年的臘祭了。

    就是這一次,晉國不必再次出兵了。

    ” 八月某一天,晉獻公包圍上陽。

    問蔔偃說:“我能夠成功嗎?”蔔偃回答說:“能攻下。

    ”晉獻公說:“什麼時候?”蔔偃回答說:“童謠說:‘丙子日的清早,龍尾星為日光所照;軍服威武美好,奪取虢國的旗号。

    鹑火星像隻大鳥,天策星沒有光耀,鹑火星下整理軍隊,虢公将要逃跑。

    ’這日子恐怕在九月底十月初吧!丙子日的清晨,日在尾星之上,月在天策星之上,鹑火星在日月的中間,一定是這個時候。

    ” 冬季,十二月初一日,晉國滅掉了虢國。

    虢公醜逃亡到京城。

    晉軍回國,住在虞國,乘機襲擊虞國,滅亡了它。

    晉國人抓住了虞公和他的大夫井伯,把井伯作為秦穆姬的陪嫁随員,但并不廢棄虞國的祭祀,而且把虞國的賦稅歸于周王。

     所以《春秋》記載說“晉人執虞公”,這是歸罪于虞國,而且說事情進行得太容易。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