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二十有三年春,齊侯伐宋,圍婚。
夏五月庚寅,宋公茲父卒。
秋,楚人伐陳。
冬十有一月,杞子卒。
【傳】二十三年春,齊侯伐宋,圍缗,以讨其不與盟于齊也。
夏五月,宋襄公卒,傷于泓故也。
秋,楚成得臣帥師伐陳,讨其貳于宋也。
遂取焦、夷,城頓而還。
子文以為之功,使為令尹。
叔伯曰:“子若國何?”對曰:“吾以靖國也。
夫有大功而無貴仕,其人能靖者與有幾?”
九月,晉惠公卒。
懷公命無從亡人。
期,期而不至,無赦。
狐突之子毛及偃從重耳在秦,弗召。
冬,懷公執狐突曰:“子來則免。
”對曰:“子之能仕,父教之忠,古之制也。
策名委質,貳乃辟也。
今臣之子,名在重耳,有年數矣。
若又召之,教之貳也。
父教子貳,何以事君?刑之不濫,君之明也,臣之願也。
淫刑以逞,誰則無罪?臣聞命矣。
”乃殺之。
蔔偃稱疾不出,曰:“《周書》有之:‘乃大明服。
’己則不明而殺人以逞,不亦難乎?民不見德而唯戮是聞,其何後之有?”
十一月,杞成公卒。
書曰“子”,杞,夷也。
不書名,未同盟也。
凡諸侯同盟,死則赴以名,禮也。
赴以名,則亦書之,不然則否,辟不敏也。
晉公子重耳之及于難也,晉人伐諸蒲城。
蒲城人欲戰。
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祿,于是乎得人。
有人而校,罪莫大焉。
吾其奔也。
”遂奔狄。
從者狐偃、趙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人伐啬咎如,獲其二女:叔隗、季隗,納諸公子。
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劉,以叔隗妻趙衰,生盾。
将适齊,謂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來而後嫁。
”對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
請待子。
”處狄十二年而行。
過衛。
衛文公不禮焉。
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與之塊,公子怒,欲鞭之。
子犯曰:“天賜也。
”稽首,受而載之。
及齊,齊桓公妻之,有馬二十乘,公子安之。
從者以為不可。
将行,謀于桑下。
蠶妾在其上,以告姜氏。
姜氏殺之,而謂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聞之者吾殺之矣。
”公子曰:“無之。
”姜曰:“行也。
懷與安,實敗名。
”公子不可。
姜與子犯謀,醉而遣之。
醒,以戈逐子犯。
及曹,曹共公聞其骈脅。
欲觀其裸。
浴,薄而觀之。
僖負羁之妻曰:“吾觀晉公子之從者,皆足以相國。
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國。
反其國,必得志于諸侯。
得志于諸侯而誅無禮,曹其首也。
子盍蚤自貳焉。
”乃饋盤飨,置璧焉。
公子受飨反璧。
及宋,宋襄公贈之以馬二十乘。
及鄭,鄭文公亦不禮焉。
叔詹谏曰:“臣聞天之所啟,人弗及也。
晉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諸,君其禮焉。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晉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
離外之患,而天不靖晉國,殆将啟之,二也。
有三士足以上人而從之,三也。
晉、鄭同侪,其過子弟,固将禮焉,況天之所啟乎?”弗聽。
及楚,楚之飨之,曰:“公子若反晉國,則何以報不谷?”對曰:“子女玉帛則君有之,羽毛齒革則君地生焉。
其波及晉國者,君之馀也,其何以報君?”曰:“雖然,何以報我?”對曰:“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若不獲命,其左執鞭弭、右屬櫜健,以與君周旋。
”子玉請殺之。
楚子曰:“晉公子廣而儉,文而有禮。
其從者肅而寬,忠而能力。
晉侯無親,外内惡之。
吾聞姬姓,唐叔之後,其後衰者也,其将由晉公子乎。
天将興之,誰能廢之。
違天必有大咎。
”乃送諸秦。
秦伯納女五人,懷嬴與焉。
奉也活盥,既而揮之。
怒曰:“秦、晉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懼,降服而囚。
他日,公享之。
子犯曰:“吾不如衰之文也。
請使衰從。
”公子賦《河水》,公賦《六月》。
趙衰曰:“重耳拜賜。
”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級而辭焉。
衰曰:“君稱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
譯文
二十三年春季,齊孝公發兵進攻宋國,包圍缗地,讨伐宋國不到齊國參加會盟。
夏季,五月,宋襄公死,這是由于在泓地戰役中受傷的緣故。
秋季,楚國的成得臣領兵進攻陳國,讨伐陳國傾向宋國。
于是占領了焦、夷兩地,在頓地築城後回國。
子文把這些作為他的功勞,讓他做令尹。
叔伯說:“您打算把國家怎麼辦?”子文回答說:“我是用這個來安定國家的。
有了大功而不居高位,這樣的人能夠安定國家的有幾個?”
九月,晉惠公死了。
懷公即位,命令臣民不準跟随逃亡在外的人。
規定了期限,不回來的不赦免。
狐突的兒子毛和偃跟随重耳在秦國,不肯召他們回國。
懷公抓住狐突,說:“兒子回來就赦免。
”狐突回答說:“當兒子能夠做官,父親教他懂得忠誠的道理,這是古代的制度。
名字寫在簡策上,給主子送了進見的禮物,如果三心二意就是罪過。
現在下臣的兒子,名字在重耳那裡已經有年頭了,如果又召他回來,這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