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僖公 僖公二十八年

首頁
    辭謝三次,然後接受命令,說:“重耳謹再拜叩頭,接受和宣揚天子的重大賞賜和命令。

    ”接受了策書就離開成周。

    從進入成周到離開,三次朝見周王。

     衛成公聽說楚軍失敗,害怕,逃亡到楚國,又到了陳國,派遣元咺奉事叔武去接受盟約。

    二十六日,王子虎和諸侯在天子的庭院裡盟誓,約定說:“全部輔助王室,不要互相傷害!誰要違背盟約,就要受到神的誅殺,使他軍隊颠覆,不能享有國家,直到你的玄孫,不論老小。

    ”君子認為這次結盟是守信用的,認為晉國在這次戰役中能夠用道德來進攻。

     當初,楚國的子玉自己制作了鑲玉的馬冠馬鞅,還沒有使用。

    作戰之前,夢見黃河河神對他說:“送給我,我賜給你孟諸的水草地。

    ”子玉沒有送去。

    他兒子大心和子西派榮黃勸谏,子玉不聽。

    榮黃說:“死而有利于國家,尚且還要去做,何況是美玉呢?和國家比起來這不過是糞土罷了。

    如果可以使軍隊成功,有什麼可惜的?”子玉仍然不肯。

    榮黃出來告訴兩個人說:“不是神明讓令尹失敗,令尹不以百姓的事情為重,實在是自取失敗啊。

    ”子玉失敗之後,楚成王派使臣對子玉說:“申、息的子弟大多傷亡了,大夫如果回來,怎麼向申、息兩地的父老交代呢?”子西、大心對使臣說:“子玉本來要自殺的,我們兩個阻攔他說:‘不要自殺,國君還準備殺你呢。

    ’”到達連穀,子玉就自殺了。

     晉文公聽說子玉自殺的消息以後,喜形于色,說:“沒有人再來為害于我了。

    蔿呂臣做令尹,不過是維護自己罷了,并不是為了百姓。

    ” 有人在衛成公面前毀謗元咺說:“他已立了叔武做國君了。

    ”元咺的兒子角跟随衛成公,衛成公派人殺了他。

    元咺并沒有因此而廢棄衛成公的命令,還是奉事叔武回國攝政。

    六月,晉國人聽任衛侯回國。

    甯武子和衛國官吏、大族等在宛濮結盟,說:“上天降禍衛國,君臣不和諧,所以才遭到這樣的憂患。

    現在天意保佑我國,讓大家放棄成見而互相聽從。

    沒有留下的人,誰來守衛國家?沒有跟随君王的人,誰去保衛那些牧牛養馬的人?由于不和協,因此乞求在大神面前明白宣誓,以求天意保佑。

    從今天訂立盟約之後,在外的人不要仗恃自己的功勞,留下的人不要害怕有罪。

    誰要違背盟約,禍害就降臨到他頭上。

    神明和先君在上,加以懲罰誅殺。

    ”國内的人們知道了這盟約,才沒有二心。

     衛成公比約定的日期先進入衛國,甯武子在衛成公之前,長牂把守城門,以為他是國君的使者,和他同乘一輛車進入。

    公子歂犬、華仲作為前驅,叔武正要洗發,聽說國君來到,很高興,用手抓着頭發跑出來,前驅卻把他射死了。

    衛成公知道他沒有罪,把頭枕在屍體的大腿上而哭他。

    歂犬逃跑,衛成公派人把他殺死了。

    元咺逃亡到晉國。

     在城濮的戰役中,晉軍的中軍在沼澤地遇到大風,丢掉了前軍左邊的大旗。

    祁瞞犯了軍令,司馬把他殺了,并通報諸侯,派茅茷代替他。

    軍隊回來,六月十六日,渡過黃河,舟之僑擅自先行回國,士會代理車右。

    秋季,七月某一天,勝利歸來,高唱凱歌進入晉國,在太廟報告俘獲和殺死敵人的數字,飲酒犒賞,召集諸侯會盟和攻打有二心的國家。

    殺舟之僑并通報全國,百姓因此而大為順服。

    君子認為:“晉文公能夠嚴明刑罰,殺了颠颉、祁瞞、舟之僑三個罪人而百姓順服。

    《詩》說:‘施惠于中原國家,安定四方的諸侯’,說的就是沒有失去公正的賞賜和刑罰。

    ” 冬季,僖公和晉文公、齊昭公、宋成公、蔡莊公、鄭文公、陳子、莒子、邾子、秦同人在溫地會見,商量出兵攻打不順服的國家。

     衛成公和元咺争訟,甯武子作為衛成公的訴訟人,鍼莊子作為衛成公的代理人,士榮作為衛成公的答辯人。

    衛成公沒有勝訴。

    作為諸侯領袖的晉國殺了士榮,砍了鍼莊子的腳,認為甯武子忠誠而赦免了他。

    逮捕衛成公,把他送到京師,關在牢房裡。

    甯武子負責給衛成公送衣食。

    元咺回到衛國,立公子瑕為國君。

     這次溫地的會盟,晉文公召請周襄王前來,并且帶領諸侯朝見他,又讓周襄王打獵。

    孔子說:“以臣下而召請君主,是不能作為榜樣的。

    ”所以《春秋》記載說“天王狩于河陽”,天下本都是周王朝的地方,而這裡卻不是周襄王的地方了,而且是為了表明晉國的功德而避諱的說法。

     十月初七日,僖公到周襄王的住處朝觐。

     十一月十二日,諸侯包圍許國。

     晉文公有重病,曹共公的侍從侯獳賄賂晉文公的筮史,讓他把得病的原因說成是由于滅了曹國。

    他就對晉文公說:“齊桓公主持會盟而封異姓的國家,現在君王主持會盟而滅同姓的國家。

    曹國的叔振铎,是文王的兒子;先君唐叔,是武王的兒子。

    而且會合諸侯而滅掉兄弟之國,這是不符合禮儀的;曹國和衛國一樣得到君王的諾言,但是不能一同複國,這是不講信用的;罪過相同而懲罰不同,這是不符合刑律的。

    禮儀用來推動道義,信用用來保護禮儀,刑律用來糾正邪惡。

    丢開了這三項,君王準備怎麼辦?”晉文公很高興,恢複了曹共公的君位,曹共公就在許國和諸侯會盟。

     晉文公建立三個步兵師來抵抗狄人,荀林父将領中行,屠擊将領右行,先蔑将領左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