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具?”武子對曰:“君冠,必以祼享之禮行之,以金石之樂節之,以先君之祧處之。
今寡君在行,未可具也。
請及兄弟之國而假備焉。
”晉侯曰:“諾。
”公還,及衛,冠于成公之廟,假鐘磬焉,禮也。
楚子伐鄭,子驷将及楚平。
子孔、子蟜曰:“與大國盟,口血未幹而背之,可乎?”子驷、子展曰:“吾盟固雲:‘唯強是從。
’今楚師至,晉不我救,則楚強矣。
盟誓之言,豈敢背之?且要盟無質,神弗臨也,所臨唯信。
信者,言之瑞也,善之主也,是故臨之。
明神不蠲要盟,背之可也。
”乃及楚平。
公子罷戎入盟,同盟于中分。
楚莊夫人卒,王未能定鄭而歸。
晉侯歸,謀所以息民。
魏绛請施舍,輸積聚以貸。
自公以下,苟有積者,盡出之。
國無滞積,亦無困人。
公無禁利,亦無貪民。
祈以币更,賓以特性,器用不作,車服從給。
行之期年,國乃有節。
三駕而楚不能與争。
譯文
九年春季,宋國發生火災。
樂喜正做司城執掌政權,派伯氏管理街巷。
火沒有到達的地方,拆除小屋,用泥土塗在大屋上,擺列盛土和運土的器具;具備汲水的繩索和瓦罐,準備盛水的器具,估量人力的大小、任務的輕重,儲滿水塘,堆積泥土,巡查城郭,修繕守衛工具,标明火的趨向。
樂喜派華臣調集常備兵,華臣又命令隧正調集遠郊城堡的士兵,奔赴火災發生的地點。
派華閱主管右師,作為長官督促他的官屬。
向戌主管左師,也如同華閱一樣。
派樂遄準備刑具,也如同華閱一樣。
派皇鄖命令管馬的人牽出馬匹,工正推出戰車,裝備武器,守衛武器庫,派西鉏吾保護國庫。
西鉏吾命令司宮,巷伯在宮内警戒。
左師、右師命令四個鄉正祭祀四鄉的神靈,祝宗殺馬來祭祀四城的神靈,在宋都西門外邊祭祀盤庚。
晉悼公向士弱詢問說:“我聽說,宋國遭了火災,從這裡就知道了天道,為什麼?”士弱回答說:“古代的火正,祭祀火星的時候或者用心宿陪祭,或者用柳宿陪祭,由于火星運行在這兩個星宿中間。
所以柳宿就是鹑火星,心宿就是大火星。
陶唐氏的火正阏伯住在商丘,祭祀大火星,而用火星來确定時節。
相土沿襲這個方法,所以商朝以大火星為祭祀的主星。
商朝人觀察他們禍亂失敗的預兆,一定從火災開始,因此在過去自以為掌握了天道。
”晉悼公說:“靠得住嗎?”士弱回答說:“在于有道或者無道。
國家動亂而上天不給預兆,這就不能預知了。
”
夏季,季武子去到晉國,這是由于回報範宣子的聘問。
穆姜死在東宮裡。
開始住進去的時候,占筮,得到《艮》變為八■,太史說:“這叫做《艮》變為《随》■。
《随》,是出走的意思。
您一定要趕緊出去。
”穆姜說:“不用出去!這卦象在《周易》裡說‘《随》,元、亨、利、貞,沒有災禍。
’元,是軀體最高的地方;亨,是嘉禮中的主賓相會;利,是道義的總和;貞,是事情的本體。
體現了仁就足以領導别人,美好的德行足以協調禮儀,有利于萬物足以總括道義,本體堅強足以辦好事情。
這樣,所以是不能欺騙的。
因此雖然得到《随》卦而沒有災禍。
現在我作為女人而參與了動亂。
本來地位低下而又沒有仁德,不能說是元。
使國家不安定,不能說是亨。
做了事情而害自身,不能說是利。
丢棄寡婦的地位而修飾愛美,不能說是貞。
具有上面四種德行的,得到《随》卦才可以沒有災禍。
而我都沒有,難道合于《随》卦卦辭嗎?我挑取邪惡,能夠沒有災禍嗎?一定死在這裡,不能出去了。
”
秦景公派遣士雃向楚國請求出兵,準備進攻晉國,楚共王答應了。
子囊說:“不行。
目前我們不能和晉國争奪。
晉國國君按人的能力之大小而使用他們,舉拔人才不失去能勝任的人,任命官員不改變原則。
他的卿把職位讓給善人,他的大夫不失職守,他的士努力于教育百姓,他的庶人緻力于農事,商賈技工和賤役不想改變職業。
韓厥告老退休,知罃繼承他而執政。
範匄比中行偃年輕而在中行偃之上,讓他輔佐中軍。
韓起比栾黡年輕,而栾黡、士鲂使他在自己之上,讓他輔佐上軍。
魏绛的功勞很多,卻認為趙武賢能而甘願做他的輔佐。
國君明察,臣下忠誠,上面謙讓,下面盡力。
在這個時候,晉國不能抵擋,事奉他們才行。
君王還是考慮一下!”楚共王說:“我已經答應他們了,雖然比不上晉國,一定要出兵。
”
秋季,楚共王駐軍在武城,以作為秦國的後援。
秦國人侵襲晉國。
晉國正遭受饑荒,不能反擊。
冬季,十月,諸侯進攻鄭國。
十月十一日,季武子、齊國的崔杼、宋國的